分享

长年手脚凉、肩颈酸痛。试试“冬病夏治”的三伏灸!

 晨晓光 2020-07-15

说起三伏天

大家第一个印象就是酷暑难耐

但是你知道吗?

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来说

却是难得的调养机会

冬病夏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范畴,是依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特色疗法。在中医看来,夏属阳,是一年之中阳盛阴衰之季,而“三伏天”又是当季阳气最旺之时,此时人体与自然界的阳气最为盛旺,利用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以阳克寒,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何为“伏”?

《汉书·郊祀志注》:“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即,阴气刚刚开始生发,还比较弱小,受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之意,这时候由于阳气比较旺盛,阴气比较弱小,是温煦阳气及驱散内伏寒邪的最好时期。


何为“三伏”

怎么叫入伏?如何计算?中国的节气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历来息息相关,古人是以干支来计算、定义时间的。古人将入伏定义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第四个庚日,而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合起来称为三伏。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一般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民谚:“热在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三伏天”一般可以做什么针对性的治疗?

最常见的就是“三伏贴”、“三伏灸”了,一般在每伏进行艾灸,将辛温发散的中药艾条艾灸于相应穴位,穴位局部有温热感。



为什么要在“三伏天”做“三伏灸”?

古人云“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认为人之生、长、壮、老都由阳气主导;阳气旺盛,则身体健壮,阳气虚衰,则百病丛生。因此,想方设法顾护阳气对人们健康长寿至关重要。三伏天在一年中气温最高,“天之阳”最盛,“天人合一”,此时也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而艾草为“纯阳之品”,艾火为纯阳之火,又称“地之阳”,艾灸时再配合温阳散寒之中药,温热之中药药力借助艾火之“地之阳”以及“天之阳”,使温热之力更容易渗透到阳气最旺盛的人体内,更容易将体内沉寒疴疾排除体内,从而达到纠正阴阳失衡的目的。



三伏灸保健穴位组方

1.命门+神阙穴,温肾壮阳,元气充足

命门穴、神阙穴,艾灸会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

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穴位示图一)

2.关元穴,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关元穴在道家称为“丹田”,艾灸此穴可以治一切寒冷,阳虚,赢弱之症。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可以改善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女子艾灸此穴可以暖宫驱寒调理经期,有辅助治疗不孕的效果。男子艾灸关元穴有扶阳补肾的作用。

3.三阴交,三脏同补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的交汇点。

女子经常艾灸三阴交有利于保养子宫和卵巢。除此之外,还可以达到祛斑,祛痘,调理月经的作用。

男子艾灸三阴交保肝养肾补虚损,对阳痿早泄有辅助作用,日常艾灸可达到缓解疲劳、保健的目的。

(穴位示图二)

常见寒症三伏灸组穴

1.宫寒——艾灸温宫法

宫寒是女性衰老的最大凶手,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都是宫寒的表现,严重的将导致不孕、性冷淡、小肚子突出等。

艾灸4个关键穴位:关元穴、神阙穴(即肚脐)、气海穴、命门穴,温补肾阳,温宫散寒。(见穴位示图一)

2.针对空调病——艾灸温阳法

膝盖、肩膀等关节部位直接暴露在空调底下,寒气直接入侵,关节更易老化,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运动量少的人,将导致肩颈酸痛等亚健康症状加重。

艾灸2个关键穴位:风池穴、大椎穴,温阳散寒,活络经脉。

3.湿气重——艾灸祛湿法

湿气不除百病生。湿气侵体,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情况,如湿气不除还将导致关节风湿、酸痛,水肿肥胖,面色暗沉……

艾灸5个关键穴位: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解溪穴、丰隆穴

三伏艾灸操作方法:

一般需要根据具体体质及病情。阳气虚衰明显,又无虚火上炎症状(咽喉疼痛、口舌生疮、手足心人、头晕目眩等),三伏期间可以调理10-14次

情况较轻,或虚火上炎明显,或以养生保健为目的,可以7-10次

1.伏天准备期可以先单独艾灸神阙穴一次

2.每期伏天,第一天务必艾灸一次(效果最好)

3.身体耐受力范围内,保持每伏最低艾灸3次

4.每次每穴艾灸15—30分钟

5.三伏结束后保证每周1次继续巩固

6.艾灸关闭空调避免受寒

7.艾灸后12小时内不要洗澡

备注:注意不应离皮肤太近,以免造成烫伤。幼儿、孕妇、剖腹产未康复、醉酒均不可艾灸。



什么时候做三伏灸为好?

通常而言,上午11点到下午3点,自然界和人体阳气都较为旺盛,此时做三伏灸,效果比较好。

但是很多人说:我白天要上班,晚上才有时间艾灸怎么办?当然,晚上也是可以艾灸的,但一定要做好滋阴的工作,以免造成阴虚。

在艾灸前,先用温水泡一下脚,泡10分钟后擦干,然后双手搓热,用左手搓整个右脚底,再用右手搓整个左脚底,两边各50下以上。



我们的手心里有个穴,叫劳宫穴,它是心包经上的穴位,而脚心的涌泉穴为肾经穴,这样搓搓脚可通畅气血,交通心肾,有助于阴阳平衡。

经常在晚上艾灸的人,建议每次艾灸结束前再灸一灸滋阴的穴位,如三阴交、涌泉、太溪等穴,同样对维持阴阳平衡有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