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婆家的康家垴(外两篇)

 魔弹文化 2020-07-15

用思想和修辞来博弈

用故事和真情来驰骋


      我们

      是由我们

      他们

      是由于他们

      当我们变成他们

      一切都是我们

 

美,一场阅读和思考的旅行,孤单但绝对不孤独。

关键词:他们,我们,温情

│they, we,warm

文/任伟峰

耳熟能详的《外婆家的澎湖湾》曾传唱了大江南北,一曲台湾童谣将一派椰林沙滩,夕阳海浪编织的美丽故事描绘得如栩如生。伴随着清明的到来,在歌声里,我常常梦回童年,重拾记忆深处最为难忘的片段时光。

外婆家所在的康家垴,是关中渭北一块贫瘠的旱塬,那里没有椰林,也没有海浪,只有无穷的黄土和绵延的沟壑。我的儿时有许多快乐的时光都留在了那充满了记忆的康家垴。

康家垴离我的家只有六七里路,说它是垴,主要是在康家坡的半截窝里,那里柿树成林,山药众多,是小麦、玉米、红薯还有棉花、黄花菜的优生区。外婆育有四女一儿,母亲排行老二,舅舅最小,是一家的主心骨,也是外婆、外公的心肝。家里因为姊妹多,母亲是最可怜的一个,她小时候由于个头比较高,在那个缺劳力的年代,母亲从小就做了家里的主劳力,没有上过一天的学堂,从小就和大姨跟随外公从外县拉煤,摘苞米,种棉花,但这也养成了她一生不认输,肯吃苦的农家性情。后来还在我们村里当过三十来年的妇女干部,干过两届的村支书。

母亲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多地来自外婆的遗传。小时候,也不记得外婆给我讲过故事没,就是讲过,也不怎么记得。只是记得外婆很会做好吃的。由于外婆女儿多,外孙外孙女也就多,每到寒暑假,不用人约,外婆家总是会聚集起许多兄弟姐妹来。每次在外婆家,外婆总是压饸饹,蒸凉皮,摊煎饼,做鱼鱼。记忆中外婆最拿手的要数油泼辣子扯面了,一做就是一大锅,面要採好多,分锅下,兄弟姐妹们从小到大,轮流来吃。那场景,跟上庙会似的,至今让人记忆忧新。

在吃食上,外婆有个绝活,至今母亲还经常做给我吃,那就是焖菜面(按表弟李栋周的记忆,又名琼锅面),把面粉掺水採好,擀薄,切细,在锅里下了油,放上切好的白菜丝、蒜苔、豆角等配菜,炒得七八分熟了,再把面条铺上,放上少量水,在灶台上加火在锅里往熟得焖。那味道既有面条的小麦香味,又有蔬菜的美味,还有清油的清香,很是让人大快朵颐,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堪称民间美食。

当然,童年最温暖的还是外婆在做好了饭,在暮霭中喊我回家那悠长呼唤声——“嗷——峰娃(我的小名),回来吃饭喽!”“嗷——小艳,嗷——东东,回来吃饭喽!”我们兄弟姐妹们聚到一起,贪玩是孩童的本性,常常会忘了回家吃饭,外婆就会在院前的硷畔,用那特有的曲调叫唤我回家吃饭,她从来都不用管在哪里,只要一呼唤,我们总能听到。

外婆家门边是一条沟壑,那里是我们挖草药,玩捉迷藏的好去处。每到夏天,这里这成了我们一帮兄弟姐妹玩耍的乐园,我们或穿梭于沟畔的柿林里,在柿子林里上窜下跳,或赤条条地躺在光洁的大石头上,仰望蓝天白云悠悠从头顶飘过。大家一起想象白云像什么?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下雨后,玩泥巴更是童年的一件趣事,把那软硬合适的泥土做成一个凹状的块,用力将凹口对着门口的石板砸去,听谁做的泥炮响声最大,其实屁大的奖励都没有,一个个却玩得不亦乐乎,那乐趣只有小屁孩才懂,并乐得不归家。

而现在,外婆离开我们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每年清明在她的坟茔前点燃一卷纸钱,看着寒风中跳动的火苗和翻飞的纸灰,让我仿佛又看到了外婆家灶膛温暖的炉火,两行清泪轻轻地滑落双颊。回转身,透过扑簌的泪眼,可以俯瞰整个康家垴。可以看到半山坡寻曾经用石块垒砌过的小院,看到我爬过的柿树,戏过的井台,还有走出外婆视线,走出康家垴的那条公路。我的记忆一点点窜成回想的线,那迈着小脚,挎着篮子,颤颤巍巍领着我到处捡拾柴草的外婆却再也回不来了,在暮色中呼唤我回家吃饭的熟悉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清明时节,我们惟留两行浊泪在脸颊,思念却如断了线的风筝,在远方飘曳。而我们一个个里孙外孙却正像外婆放飞的风筝,只是我们在远方,而外婆却在里头。

出于对生命摇篮的尊重,我永远记住了康家垴,记住了康家垴曾经住过的外婆。

一杯国窖1573,芬芳了饮者的世界,温暖了不负韶华的人生

 

 梅花兀自醉了春色,一池的春水浪漾了妩媚的春风

穿过还迷雾着露珠的菜畦和田垄,我在巷头期待着发小的归来

在杯光交错与烟雾缭绕中我们把酒言欢

诉说着生活的烦恼和奋斗的欢愉

少时的调皮连着田垄里暴起的土豆堆,还有葡萄架旁的花前月下

一起随着衣着中山装,手拿粉笔头的老师,在时光的留声机中

任时光荏苒了岁月,华发爬上了额头

还没有饮尽岁月的蹉跎和愁怅,成功与期冀还在未来的路上

前行的朋友已在奔走的列车上,随着轨迹向人生的巅峰飞驰

我独饮了岁月的无情,而你领略了分别的痛寂

春色惊艳了时光,你我温暖了遇见

人生,有酒,便好。一杯国窖1573,便芬芳了饮者的世界

雷雨在电闪雷鸣中渲染了夏的酷热,清凉更衬托出夏夜的捂闷

炊烟袅袅,连着暮归的牛羊,喘气的梧桐,被血色的残阳在晚霞中吞噬

一声夏蝉的鸣叫,蜿蜒着田野里夏虫的窸窣

三三两两的友人,或菜馆,或夜市,或村头的老槐树下

吆三喝六中,厘不清谁是谁,或谁是客,谁是主

行酒令是少不了的,你魁五,他压大小,或老虎杠子

哄笑声中,打骂声中,爷孙俩也喊起了哥俩好

可以诉说心事,可以埋怨不快,可以互诉衷肠,也可以天花乱坠

也有的酒壮怂人胆,喝俩小口国窖1573

把爱慕心上人的暖心话在窗外吐露给年轻的姑娘

可爱的酒友啊,在人生的夏天,我们整装待发

只是要趁着年轻,豪情地敢创敢拼,让青春不负韶华

菊花染黄了秋天的山水一色,绵绵的秋雨点缀了青山黛水

谷子在布谷鸟的叫声中收进了粮仓,玉米棒子鼓着笑脸窜上了农家的屋檐

丰收的喜悦,喑淡了妇人的小声叮咛和啰嗦

一瓶瓶白酒,红酒,啤酒,洋酒充斥着饭桌

人们不用小脚杯,只是大碗地喝着

高脚杯在舞池里惊动了美丽的天鹅

纵是癞蛤蟆,也想舔舔它的骨头,只是高贵的国窖1573借给了它这个熊胆

朋友到了人生的秋天,酒桌上总会少那么一个两个

而活着的,只有饮尽淡淡的乡愁,用一杯酒斟满一生的情意

在满是收获的季节里忆起少年的闰土和冲发冲冠的林冲

英雄雅士自古便与美酒结缘,用品牌塑造了几百年白酒辉煌的国窖1573,自开发酿造以来便是饮者的绝世首选

而战争、瘟疫与爱情总是文人墨客在午后用清高买醉后千年永恒的话题

沧桑岁月用晶莹剔透棱角分明的雪精灵掩埋了历史的尘埃

凛冽刺骨的寒风中勇士在时光老人的清铄中慢慢地淡忘了曾经的荣耀和光环

奔腾的骏马已在廊槽里遗忘了铁戈金马的豪迈,在青草的咀嚼中退隐了纷争

一个马夫,用生锈的斧头,在农舍前劈柴喂马

一个时辰前,他才用长久的积蓄沽了一壶国窖1573,在微醺的快意里

嘴角的微笑满是他对人生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对于烈酒,他有与生俱来驾驭和把握的能力和分寸

他依稀还记得,在领袖穿着华服于万人簇拥中精彩演讲时

他才用一杆猎枪放倒了帝国最英勇的士兵,那枚闪闪发光的徽章曾是他引以为荣的命根子

北风在茅草屋的门窗外使劲地往里拱着,芦花在枯萎中凝结着自然的气节

火炉里的炭火还炽热地燃烧着,丝丝地向上冒着火星,像是在陈述着英雄曾经的战斗故事

一群志同道合的陌生朋友,正在千里之外向这里聚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

这个冬天,是属于酒和他的冬天,蓝天白云衔着橄榄枝在祈祷着和平的快快到来

三代人手表的海欧情缘

1

炊烟袅袅,曾经是乡村的一种符号。

连着暮归的牛羊,喘气的梧桐,血色的残阳,被无数的乡村诗人在诗词间滑落。

关中古道上悠扬的车轮声,抽马背的马鞭声,还有马夫不停的吆喝声,是故乡从远古时代留给后人的无垠瑕想。

古道旁爆长的豆荚,鼓包的红薯,带着调皮的土豆,一起和着父亲的锄头,在田间地头写入了童年的诗行。

倦着身子,在胶皮椅上不断穿针引线的西头婶,总是说着农村特有的花花,用说不完的农谚和谜语考量着梳着小辫,挽着裤脚的小孩。

而微鼾,总在从墙角的李大爷那里传出,伴随着微弱的烟锅火星,在傍晚的村巷里轻轻地拉动着风箱。

时不时从街头巷尾传来季节的叫卖声,夏天的凉甜水和冰棍,冬季里的冰糖葫芦和爆米花,还有四季的普洱茶香,在儿童的涎水四溢间从县城传响到农村的那座老宅前。

父亲用半年的积蓄买来一枚海欧牌手表,那银光折射出光圈如同美丽的海市蜃楼般,让父亲在村庄里成为耀眼的星星之火。每到吃饭的时间,父亲总会象征性地看看手机,然后才和我们一起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海欧手表与永久自行车还有海燕牌电视,野马牌摩托成为一个是时代的标配。

2

一条蜿蜒曲折的乡间水泥路,农耕时代的耕夫和外界有了连通的枢纽。

一辆辆满载着农产品的小型货车将村庄的收成输入了城市的血管之中。

一条条新修的道路打开了为农民走向富裕的幸福之门,一筐筐红堤葡萄在星辉与日月的交替间走出了村庄,满载着星辉和希冀的老农将架子车锁进了时光的结点里,岁月在村庄的树荫下剪裁了三寸阳光。

路边在秋风中残喘的梧桐也将心事写进了美丽乡村的日记之中。

曾经的农村,农人们以种植粮食为主,稻谷加高梁的种植模式延续了千年,田野里地垄头的土豆和香菜成了多少农家人饭桌上的美肴。

田地里爆胀的豆荚曾装得多少少年的心事。爷爷在低矮的土坯房屋口,弯腰用石块垒起了一堵堵象征着满是农家情调的墙头。

奶奶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用老纺车纺出了一代代男女老少的粗布衣裳。

我用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枚时兴的海欧手机,那走出国门,给世界烙上中国痕迹的海欧手表,不是一部手机可以取代的,它更多地融入了生命中对时间的诠释。

而我只是把当作一种身份的象征,更多地它只是一枚手表,一枚可以顺着光阴翻转,随着斗转星移让人跟着时间流逝的岁月见证。

和海欧手表一起翻转时代的还有商业化住宅和一起奔跑的各款汽车。海欧牌手表作为一种怀旧的情缘流淌在我的血脉之中,也为成我与父亲一个亲切的话题。

3

目光停留在柴垛间,几只黄雀在啄着谷穗。那《朝花夕拾》里的闰土的形象便在我的脑海里丰盈着。憨厚、纯朴所有关于闰土的词汇在乡村的词典里搜寻着。

云隔着大山与村庄,而母亲便是我对乡村最大的思念了。路在脚下绵延着,延伸着,可是在记忆的那头,却总是母亲的唠叨和不尽的叮咛。还有父亲那一边咳着嗓子,一边端着泡着普洱,品着茶香的悠闲。

儿时的趣事在记忆中活跃起来,那耕牛的犄角总是和牛虻做着交锋,而圈里的奶羊却把青草留给了长者,鸡鸭在追逐间忘记了时间,儿童却在嬉戏中成长。

不知不觉中,邮票成了我与村庄的联系。手机在悦耳的铃声中漫过了乡关,成了新时代我与母亲的纽带。常常电话还未挂断,那边便会传来锁呐与二胡的声音。

女儿手腕上的海欧手表,只是我们不想让年轻一代把青葱岁月浪费在手机里的信物。她于时光的追寻和对学习的韧性跟一枚海欧手机划上2次平方根。海欧手表在岁月缝隙中伴随着女儿的成长,也成为她与时代接轨的光辉合拍。

数字货币和物联网的建立,还有共享单车,飞驰的磁悬浮列车成为新时代人们的首选。而海欧手机依然是人们手腕上不老的饰品和见证时光流逝的永恒宝贝。

海欧牌手表和为一个从一无所有发展的现在的中华老字呈品牌依然是女儿买手机的首选。

乡间的豌豆和稻香,总是那么地绵长和缱绻。母亲做的饭菜和稻草的清香,父亲茶缸里不断喷涌着的普洱茶香,还有农舍上空傍晚腾起的袅袅炊烟是乡间最好闻也是最让人留恋的味道。

回想间,夕阳在西方燃烬了最后的一抹残红。神龛前静立的长者,挽着长须,将最后一根香草掐灭。

海欧手机已跟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开始了新的起点!

- 作者 -


任伟峰,笔名古莘阁主,用笔头记下生活的星星点点,用感情哦吟平凡朴实而又不可逆的人生。

编后语│审美

人生总是在短暂和漫长之间徘徊,短暂是由于当下,漫长是由于对过往地回忆。当下是由于在一起,过往是由于分离。

人们是从一个当下走到另一个当下,是从一个分离走向另一个分离。

由于当下,人们没意识到珍惜,就是意识到了也不能完全学会珍惜,所以好多遗憾就在当下种下了根,一旦成为过往,多年后忆起,或欢愉,或双眼泪涟涟。

过往的漫长,是由于常常忆起。这忆起,亦是人间正道和暖情。

所以在当下积累暖情,就给过往留下漫长的欢娱。

鸣谢本刊特约评论嘉宾:

潘鸣  玉树临风  米粒儿  侯秀坤  郭建荣  周核桃

李强  清秋致远  王丽丽  吴北京  张振之  文如风

季节  三月闰竹  黄小峰  林之眉  星满池  李珍桥

雨萧  叶晓华  绒刺  王世辉  马士红  孙文平  

陈星  许文志  伊欣  苗月坤  咸大龙  刘明礼 

孙华  月牙儿  靳玲  沈青出  曹国平  靳相柱

程红  张继梅  董续光  宋雪梅  陈济身

闵然  戴建霞  倪以军  文远竹  朱秀娣  雨中丁香

主编:陈露晓

责编:沿小路

总监:石雷  尹龙龙

市场策划:郑玉龙  张龙飞       

审稿编辑:韦海燕  

编委:

马新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德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桂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裴纯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付德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传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法制│道德│民主│公正

科技强国  文化兴邦

征稿启事

           写出生活的痛点尴尬

           写出独有的思想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