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limaowa 2020-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饲料用质量份数表示,由以下成分组分:生麦胚100~200份,大豆粉100~200份,奶粉25~35份,酵母粉80~90份,白糖70~80份,复合维生素7~8份,琼脂20~30份,尼泊金甲酯4~6份,山梨酸4~6份,抗坏血酸6~8份,30~40%甲醛水溶液2~3份,水1500~20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该饲料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该饲料进行饲养玉米螟的方法。玉米螟人工饲料材料易得,营养成分全面、操作过程简单、时间成本低、幼虫存活率高、化蛹率高、蛹个头大、羽化率高、产卵量大、饲养效果稳定,有利于大规模饲养玉米螟幼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螟饲养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分布于我国各地,是玉米上的重大害虫。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的心叶,雌穗,花丝,茎秆等部位。玉米螟在幼虫时期危害玉米的心叶,被啃食后的玉米叶会有许多不规则排列的半透明薄膜状的孔,会导致心叶无法生长。等到玉米开始孕穗,玉米螟会取食穗部,严重影响玉米穗的生长发育。在玉米抽丝灌浆时期,玉米螟会取食花丝,造成玉米无法灌浆,玉米抽穗后,玉米螟会在玉米穗内部和外部取食玉米穗组织和果实颗粒,严重影响玉米作物的产量。近年来,玉米螟的发生程度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产,每年至少造成有10%的玉米减产,严重时甚至减产高达30%。室内人工饲养玉米螟可以为科学试验研究提供大量虫龄和营养状况相一致的标准试虫,为开展生物学特性、杀虫剂和Bt蛋白筛选、寄生蜂的繁殖等方面研究的基础提供保障。目前,亚洲玉米螟人工饲料的配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琼脂为凝结成冻的物质做为载体,做出来的饲料能满足钻蛀性害虫取食的生理需求,最常用的配方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大荣等研究员开发的新7号人工饲料(周大荣等,1980),但是随着饲养世代的增多,其饲养的玉米螟种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最为突出的是蛹重的降低和成虫的产卵量降低。在此基础上,中国专利文献CN103110020A公开了一种玉米螟人工饲料,该配方的主要特征是在上述配方中添加了中草药成分,该配方虽然使得玉米螟的蛹重和产卵量都有所提高,然而该中草药成分昂贵,造价高昂,且制备工艺精细复杂,难以推广。另外一类配方是寻找琼脂的替代品,在新7号人工饲料的基础上,中国专利文献CN1160494A公开了用JSMD的物质(锯末)取代琼脂,但云南农业大学用此配方及制作方法配制的饲料饲养采自昆明、寻甸、武定等地的亚洲玉米螟时,效果并不理想,认为可能是所用锯末的成分不适合用于该饲料,随后,其在新7号配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以玉米秆粉为主要原料的饲料配方(参考中国专利文献CN102669472A)。然而,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配方存在着取材不易的问题;此外,一旦转基因抗虫玉米在中国商业化种植后,安全的玉米秆粉来源可能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所需材料在市场上简单易购、标准化程度高、制作过程简单、节约时间成本,同时能饲养出成活率高、化蛹率高、蛹个头大、羽化率高、产卵量多等各项生理指标都相当好且饲养效果稳定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配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解决当前的人工玉米螟饲料配方原料不易得、制作过程复杂,费时费力,以及所导致的继代饲养不稳定、化蛹率及羽化率低、成虫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用质量份数表示,由以下成分组分:生麦胚100~200份,大豆粉100~200份,奶粉25~35份,酵母粉80~90份,白糖70~80份,复合维生素7~8份,琼脂20~30份,尼泊金甲酯4~6份,山梨酸4~6份,抗坏血酸6~8份,30~40%(体积百分比)甲醛水溶液2~3份,水1500~2000份。优选的,所述复合维生素为鳞翅目复合维生素。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所述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大豆粉、酵母粉灭菌;(2)将水加热,加入所述生麦胚、大豆粉、奶粉、酵母粉、白糖,搅拌均匀,得组分A;(3)向所述琼脂中加入所述尼泊金甲酯和山梨酸,边加入水边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边搅拌边加热至组分全部溶解,得组分B;(4)待步骤(3)温度冷却,将组分A加入到组分B中搅拌均匀,加入所述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和甲醛继续搅拌均匀,即成。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控制为40~50℃。优选的,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冷却的温度控制为50~6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进行饲养玉米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当饲养初孵幼虫时,将刚孵出的玉米螟幼虫接入装有所述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的养虫板内,置于温度为25~27℃、光周期为(14~16)L:(8~10)D、相对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待其化蛹;当饲养幼虫时,每3~4天给幼虫饲喂所述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置于温度为25~27℃、光周期为16L:8D、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待其化蛹;(2)将表皮变深褐色的蛹挑出,置于温度为25~27℃、光周期为16L:8D、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待其羽化;(3)成虫羽化后,记录羽化成虫的性别,按照雌雄1:1的比例配对,置于温度为25~27℃,光周期为16L:8D,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待其产卵;(4)收集卵块置于保湿的自封袋里,待卵孵化;(5)幼虫孵出后,重复所述步骤(1)~(4),循环下去,完成继代饲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玉米螟人工饲料不需要添加中草药成分,省去了漂洗,煮沸,过滤,灭菌等过程,减少了操作步骤,使制备方法更加简单,省时省力。2.本专利技术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包含了生麦胚和奶粉,生麦胚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粗纤维,多种矿物质,还有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奶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亚油酸等多种营养物质,使得饲料的成分更加全面,满足了玉米螟低龄幼虫需要大量蛋白质的要求,更有利于幼虫均衡生长,提高了化蛹率,饲养的5龄幼虫肥大,蛹重提高,成虫产卵量大。3.本专利技术原材料易得,均为市场上购置,标准化程度高,即使没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后,就能掌握制作方法。4.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因JMSD(锯末)饲养效果不具有普遍性以及玉米秆粉等成分的准备制作过程繁琐等问题,也为将来转基因玉米的商品化后,无法保证以玉米秆粉为基础的人工饲料饲养玉米螟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风险规避技术。5.本专利技术饲养的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整齐,一致性好,继代饲养效果稳定,为科学研究、生物防治(如杀虫剂和Bt蛋白筛选)和生产(如寄生蜂的繁殖)需要等提供了物质保障。6.本专利技术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材料易得,营养全面,所饲养的玉米螟幼虫化蛹率高,蛹个头大,羽化率高,单雌产卵量高,可实现室内用人工饲料的继代饲养,进而降低引种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取食本专利技术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的幼虫照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所化蛹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试剂;所涉及的试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一:一种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1.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用质量份数表示,饲料配方中含有下述组分:生麦胚150份,大豆粉150份,奶粉30份,酵母粉85份,白糖75份,复合维生素7.5份,琼脂25份,尼泊金甲酯5份,山梨酸5份,抗坏血酸7份,30~40%甲醛水溶液2.17份,水1700份。其中,复合维生素为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用质量份数表示,由以下成分组分:生麦胚100~200份,大豆粉100~200份,奶粉25~35份,酵母粉80~90份,白糖70~80份,复合维生素7~8份,琼脂20~30份,尼泊金甲酯4~6份,山梨酸4~6份,抗坏血酸6~8份,30~40%甲醛水溶液2~3份,水1500~20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用质量份数表示,由以下成分组分:生麦胚100~200份,大豆粉100~200份,奶粉25~35份,酵母粉80~90份,白糖70~80份,复合维生素7~8份,琼脂20~30份,尼泊金甲酯4~6份,山梨酸4~6份,抗坏血酸6~8份,30~40%甲醛水溶液2~3份,水1500~20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维生素为鳞翅目复合维生素。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大豆粉、酵母粉灭菌;(2)将水加热,加入所述生麦胚、大豆粉、奶粉、酵母粉、白糖,搅拌均匀,得组分A;(3)向所述琼脂中加入所述尼泊金甲酯和山梨酸,边加入水边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边搅拌边加热至组分全部溶解,得组分B;(4)待步骤(3)温度冷却,将组分A加入到组分B中搅拌均匀,加入所述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和甲醛继续搅拌均匀,即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控制为40~5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平黄建荣姬婷婕田彩红钟景封洪云封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