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智否

 四地闲夫 2020-07-15

近来随着一些翻案风的兴起,对诸葛亮的探讨有很多,不禁提出诸葛亮真的聪明吗?

第一,《三国演义》中对诸葛过于神化,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等,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第二,《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些可以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并没有演义中说的那么强。

第三,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错用马谡守街亭,导致功败垂成。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都没有获胜。还有人引用薛珝报吴主之言“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说明蜀国因为北伐而导致民有菜色。

因此很多人不禁提出诸葛亮真的聪明吗?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应该有独立的思考,让我们更深入地去看看正史《三国志》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181-243),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散文家。在世时以丞相封武乡侯,谥为忠武侯,故多以诸葛武侯称之。

诸葛亮智否

2009年三国演义动画中的诸葛亮

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可以想见少年时武侯也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帅气青年。

诸葛亮智否

唐国强版诸葛亮

后刘备三顾茅庐,武侯出山,今有人言三顾茅庐为虚构,而三国志中记载

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出师表中亦有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可见,三顾茅庐确有其事。二十七岁出山,至五十四岁星落秋风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侯为刘备谋划隆中对,三分天下有其一,被称为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今亦有人言鲁肃于200年曾为孙权提出榻上策,而隆中对于207年提出,故认为武侯抄袭榻上策,然细看两策,可知此言大谬,榻上策并未全局分析仅仅提出曹操不可除,汉室不可兴,为孙权之谋划也仅仅只有立足江东,夺取荆州,进而夺取长江以南进而称帝,然而鲁肃生前并未实现此策,连夺取荆州也是在吕蒙时期夺取的,更没有夺取天下的谋划,而隆中对的横跨荆益,鼎足三分得以实现。同时隆中对时刘备无尺寸之地最终实现天下三分,榻上策时孙权拒守江东已历三世。故二者之谋划对比显而易见。

赤壁之战时,虽无借东风,然武侯亦亲赴东吴,进谏孙权,促成孙刘联盟,从而实现赤壁之战的胜利。在刘备攻占荆益之时,诸葛亮虽未掌军,却守好后勤,正如高祖刘邦评价萧何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大封功臣之时,以萧何功劳为第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此务之重要。

至夷陵之战后,刘备去世,数万精兵葬身火海,无数忠臣良将都已去世,蜀汉政权真可谓危如累卵,当是时,武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夙兴夜寐,励精图治,至七年后,三国志称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亦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武侯作出师表,被称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诸葛亮智否

岳飞手书《出师表》

随后从建兴六年春第一次北伐到建兴十二年五丈原逝世,又是七载时光。很多人以北伐无功而归罪于武侯,认为其军事才能不行,而且劳民伤财。

然武侯《后出师表》有言

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当时天下九州魏独占六州,蜀汉仅有益州,至于人口魏国大约有443万人,而蜀国大约有108万人。可见两国实力差距之大,而武侯五次北伐,一伐三郡叛魏,关中响震,因马谡失街亭而退。二伐为响应东吴牵制曹魏,围陈仓,粮尽而退,退斩王双。三伐攻取二郡,击破郭淮。后曹真三路伐蜀,派魏延大破郭淮费曜。四伐割麦上邽,击破司马懿甲首三千,粮尽而退,退军射杀张郃。五伐与司马懿对战百余日,病终五丈原。

诸葛亮智否

星落秋风五丈原

细思之,魏蜀两国实力相差悬殊,魏强蜀弱,然蜀国频频进攻,而魏国只能防守,惟一一次曹真进攻也无果而终,司马懿用兵被称为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千里奔袭擒孟达,平辽东,但是在与武侯对战中,在魏国境内,兵马将领皆多于蜀国,却只有防守,相持不下,武侯去世后,赞其“天下奇才”。如此再问“诸葛智否?”,不言自明。

三国志记载三国之臣中,唯有诸葛亮和陆逊独立成传。千年以来,武侯之名永存。武侯去世数十年后,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在人们心中。

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蜀汉百姓因为思念武侯,爱屋及乌,每当朝廷有善政,都将功劳算在诸葛亮儿子诸葛瞻身上。之所以百姓有这样的评价,就是因为诸葛亮治蜀之功绩,

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如此之治民,千载以来不知几人可做到。

诸葛亮智否

成都武侯祠

至今日,四川成都因武侯祠而设武侯区,武侯祠本为武侯和刘备合祭庙,本称为汉昭烈庙,然而世人却多称之为武侯祠。人说因为《三国演义》而造就了武侯的名气,然而三国演义问世前,如上三国志的记载已存在。李白读诸葛亮传,写下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苏轼写下

武侯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陆游写下

我昔驻车筹笔驿,孔明千载尚如生。

朱熹说

论三代而下,以义为之,只有一个诸葛孔明。

王安石说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如长庚,孤出照一方。

诸葛亮智否

陆毅版诸葛亮

杜甫更是写下多篇赞扬武侯的诗词: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世人对武侯之称赞,不可胜数,千年以后,1934年,英军从缅甸侵略佤族班洪地带,佤族同胞祭拜阿祖阿公,誓死遵守祖先与阿祖的盟约,班洪王发表《告祖国同胞书》,其中写道:

自昔远祖,世受中国抚绥。固定边疆,迄今数百年,世及弗替,不但载诸史册,即现存历朝颁给印信,可资凭证。'自昔远祖,世受中国抚绥,固守边疆……我佧佤山数十万户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银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愿断头颅,不愿为英帝国牛马,此志此情坚持到底。

今观之亦令人感动振奋。此阿祖阿公即诸葛亮。

千载过矣,却有一些人以一些莫须有理由抹黑武侯,请诸葛亮走下神坛。武侯视之,想必不以为意,对这些人也唯有一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最后以武侯的《诫子书》与大家共勉。

诸葛亮智否

诫子书“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