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步隐字联探秘》序

 潇湘妃子liandu 2021-03-03

《城步隐字联探秘》序

文/张亦贤

    城步是个神奇的地方!到处洋溢着神奇的气氛,到处充满神奇的色彩,到处流传着神秘的故事!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武侯南征九溪十八峒,路经此地,筑土城巫江边,名曰南城,又称诸葛城,为城步筑城之始,其遗址在今城步县治南隅巫水之滨。当时,这里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南蛮之地。从三国时起,为武冈(武强、武攸)县地,县治在今城步。县南境为“西原蛮地”和“桂林蛮地”。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在《武冈铭》中称为“黔巫东鄙”、“蛮獠”。宋初,移武冈县治于都梁,而于原治置城步寨,首次使用城步之名,大部分地方为“飞山蛮地”。“蛮”字之中,自是包含着神秘的味道。

    城步自古有“山国”之称,千峰竞秀,万壑峥嵘。南宋诗人陈与义在此间有“幻出人间锦绣乡”之美句。《宝庆府志》记载:“城步山峭多石,故历代名将出也”。宋代抗金名将杨再兴,元朝苗军元帅杨完者,明朝名将蓝玉、沐英、杨洪都是城步人。地域钟灵,山水自然毓秀。八十里大南山,人称“南方的呼伦贝尔”,平均海拔1760米,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山上四十八坪星罗棋布,四十八溪纵横交错,草甸如绵,绿如翡翠。若夫大雾笼罩,对面但闻人语,不见人踪,天地交融,云海茫茫,宛如仙境,隐奇匿怪,神秘兮兮;至若风和日丽,草天一色,好一片神奇的绿源!蓝天白云之下,牛羊成群,一眼望去,壮丽无比,令人心旷神怡也。红军长征经过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剑茅丛生的高寒荒草地,现在已是一座奶业、避暑小城了。沧桑变化,流传着多少神奇的故事啊!“高山红哨”、“南山共青城”就是两处充满神秘色彩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山的西北面,又是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长安营。这里由于八十里大南山的阻隔和雪峰山脉号称“横岭”的乌鸡山的切割,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中间形成沟谷盆地。东西南北各方只一个隘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清政府为镇压少数民族,于乾隆五年在此设立军事重地,称“长安营”。翌年又移宝庆理瑶同知府驻此,故称“宝庆二府”。在如此洪荒之地,当时的长安营城,大小街巷八条,庙宇十多座,居民数百户,八旗军千余人,连同军属商户达四千余众。宣统二年,长安营驻军被裁撤,许多官兵就地定居,各种方言在此融合,形成一种南腔北调的独特语言,仿佛在诠释着这段神秘的历史。

    在县东南境,有一块高山平原,海拔1200—1800米,相传古代有神仙在此开田十万亩,故名十万古田。据汉许慎注辑本《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曾在这一带屯兵数十万,防止岭南诸“蛮”北上,其中“塞镡城之岭”一军驻于十万古田。于今的十万古田自然生态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是一个宝贵的天然动植物基因库,保持着大自然的神秘。

    神秘的历史、神秘的风物、神秘的自然蕴育了神秘的文化。城步的瑶族先民在汉字的影响下,创造了暗含示意性语句的原始文字符号,只能在过山瑶群体内部,主要是妇女中传承使用。大多用于通风报信,以防匪盗和官兵入侵,保护自己的民族。《酒歌》是城步苗家儿女婚嫁时对唱的一种歌曲,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分为九个部分,三千三百余行,二万三千多字,一般要唱一天一晚。这在其他地方是少有的。城步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打禾鸡”、“打泥脚”、苗拳、庆堂鼓、苗家药浴、苗家秘绣、苗乡乌饭、油茶等等都是城步独特的地域文化。可以说,城步是一片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土壤。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也在这里写下了两首著名的七绝,其一是《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另一首是《送程六》: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虀。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诗中的“武冈”就是城步。咏城步的古典诗词十分丰富,在洞窟的摩崖石刻、寺庙民居时有新的发现。城步的古民居很多,古民居上保存下来的石刻楹联不少。上世纪末在儒林镇岩底菜园冲发现了一副古隐字联,曾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1995年,当时的邵阳市委副书记肖尊国在城步县儒林镇岩底菜园冲考察水产养殖试点工作时,偶然发现一户人家门口立了一个大门楼(当地人称槽门),两旁用大青石刻了一副对联:

门垂碧柳□□;

宅近青山□□。

    一百多年来,看到对联的人何止千千万万,却没有一人续出空缺的四个字。这副奇妙的对联立即引起肖书记的极大兴趣。翌年,在城步县成立四十周年大庆时,他将这副隐字联推荐给北京来的几位教授,教授们看了后也连连摇头:“这副对联真不好对啊!”1997年的一天,肖尊国与邵阳市文联副主席杨光辉同志谈起这副对联。杨光辉听了也很感兴趣,于是在《邵阳广播电视报》开展“百年楹联”有奖征对活动,并聘请当时的市楹联学会会长萧玉苍和常务副会长邹宗德为评委,评选出了10副基本符合对联平仄、对仗要求,但仍非最理想的续对为优胜者。为吸引楹联高手关注此联,邹宗德在9月13日的《中国楹联报》撰文阐述其“隐隐”、“空空”的观点,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的稿件如雪片般飞来,《中国楹联报》为此专门开辟了“百家争鸣”专栏,各种观点“百花齐放”。后来,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任志扬先生针对这一楹联界焦点事件特撰一篇综合性大特写,发表于《文汇报》、《羊城晚报·新闻周刊》、《质量时报》等各大报刊,全国各地的文摘类报刊铺天盖地地予以转载。2月25日的《文萃周报》就以近一个版的篇幅综合转载了《文汇报》和《羊城晚报》上的文章。

    一时之间,一副小小的民宅楹联闹得国内联坛上上下下一片沸沸扬扬。全国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也参与到了这次争鸣活动之中。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马萧萧先生听说邵阳发掘了一个隐字联,他感到很兴奋,他说“楹联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这次活动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普及对联文化知识大有推动作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邵阳文化。”他倾向于赞同邹宗德的观点。1925年曾陪同毛泽东同志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原邵阳市政协副主席陈新宪老人也支持邹宗德的观点。当时的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后来的会长顾平旦先生也高度赞赏这一活动,称这是他印象中第二次引起全国轰动的征联活动。前几年澳门楹联学会曾举办过一次“单联征偶”活动,轰动全国乃至海外。

    这次邵阳发掘出的隐字联,不仅说明楹联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已广泛地被社会关注,对楹联的形成、作法更有启示作用。顾先生则倾向北京何洁蘅“含烟“、“染翠”的观点。中国楹联报社主编夏茹冰先生则认为安徽戴振中的“隐凤,栖凰”和湖北胡承鸿的“集凤,朝阳”的观点比较合理,并表示,从文化档次上分析,这副隐字联比起澳门那个单联更有意义些,从楹联的整体图案来看,颇有意境美,从中也可看出当地人的文化素质较高,文化氛围不错。湖南省楹联学会会长、中国第一位对联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所长余德泉教授则亲临城步考察,他对这副隐字联的内容、书法和雕刻艺术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争鸣活动是中国楹联界的一大盛事。

    这副隐字联惊动了全国这么多的名家,还引来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华人的加盟,闹得可谓轰轰烈烈。那么,这副对联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开始传说是当地一位官员所作,后据邹宗德先生考证,隐联系现在宅主萧敦旺高祖之父、清太学生萧子秀所作,萧子秀“性情豁达,幼读书聪敏,生平喜观史鉴,修身自省,道德文章,为长厚典型。”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隐士,刘长佑任两广总督时,邀萧出仕,萧以读史为娱,修身为务,婉拒之。

    后来,又有人考证出此联出自李白《题东溪公幽居》一诗中的“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隐潛”两句,据此,邹宗德先生又发表了“似陶”、“同谢”的观点,并且在第二场有奖破译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为空缺,这副隐字联的四个空字仍为百年之谜,如果找不到史料的记载,恐怕会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但是,这次历时几年的活动却成了邵阳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文艺活动。也是中国楹联史上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一次研讨活动。值此城步苗族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大庆之际,当时这次活动的焦点人物邹宗德,参与活动的运作者、时任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的李德文同志收集到了部分媒体的有关资料,编辑成书,以飨广大读者,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们为城步县保存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阅读这本书,仍然可以感受到当时海内外对这副隐字联的关注程度,可以感受到城步、儒林镇备受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关注的可喜态势,可以感受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实在是值得我们城步人民乃至邵阳人民珍藏之。十多年过去了,这副隐字联仍是百年之谜,《城步隐字联探秘》一书作为一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的论文集,为后来人继续探讨这副隐字联保存了一分弥足珍贵的资料,值得艺术界特别是楹联界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收藏之。

是为之序。

二0 一一年十月

    作者张亦贤为湖南省人大常委、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分党组书记;原邵阳市委副书记。

近期热门文章回顾:

【近五年回顾】全国楹联赛事龙虎榜(2016年1月——2020年6月)

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文化奖有奖竞猜专贴

《戏对〈百家姓〉》(上、下两册)一书邮购信息

《邵阳历代名联鉴赏》序、跋

快速入门以臻高境——评邹宗德《对联快速入门》
《邵阳现当代楹联集》序【作者:邹宗德】

【名家联集】《中国楹联报》总编卢晓联集

【名家联集】鲁晓川楹联选

【名家联集】温本理最新联作20副

【名家联集】张兴贵对联20副

【名家联集】汤洁对联作品集

【名家联话】联生涯小悟录【作者:刘新才】

【名家联话】林南评刘新才楹联特点

【名家联话】眼处心生句始神——余小伟之短联作品简析【作者:杨晓雁】

【名家联话】闫长安对联作品浅析【作者:汤洁】

【名家联话】说说不等长排比式自对【作者:卜用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