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城冠豸山机场建设者61年前老照片的故事(刘增荣 摄影)

 峥嵘岁月84 2020-07-15
2017回乡故事02

01 _副本_副本.jpg (168.67 KB, 下载次数: 63)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连城冠豸山机场建设者青年突击队61年前的合影

02.jpg (137.54 KB, 下载次数: 49)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龙岩连城冠豸山机场网络资料图片

03.jpg (124.54 KB, 下载次数: 60)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龙岩连城冠豸山机场网络资料图片

        2017年春节前夕,我又回到了故乡闽西上杭县中都镇田背村,我想起几年前曾经给老爸修复过一张将近60年前的老合影,老照片上写的是“七九六二工程留影”我当时看不明白,老爸说“那就是1956年照的我们在连城修建军用机场完工以后的合影,上面的几十个人都是当年罗田乡的人。”(罗田乡指的是当年中都的罗溪村和田背村)这次我决定在春节前采访一下当年在老照片上的建设者,即老爸和几位健在的田背村的连城机场建设者。根据百度百科资料(附后)推算,他们参与的应该是连城机场前期的土方工程。

04 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174.64 KB, 下载次数: 52)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61年前连城冠豸山机场建设青年突击队田背村村民姓名标示图
       1月25日春节前2天,我在老家中都镇田背村先后采访了84岁的家父刘以周、86岁的刘承兴、76岁的刘炳生的妻子邱细妹和83岁的刘托初。首先我拿着那张老照片请老爸刘以周指出了照片上34个人中的田背村的村民,如图所示,田背村民共有14人,春节前仍然健在的有5位,其中80岁的刘炳生先生在春节后的2017年2月1日离世。现在图片上姓名标为红色的4位村民是健在者,其余10位姓名标为黑色的为已故者。

05IMG_5234_副本.jpg (148.53 KB, 下载次数: 52)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2017年春节的刘以周(84岁)

06.jpg (63.89 KB, 下载次数: 62)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1956年4月的刘以周(23岁)

07IMG_5244_副本.jpg (151.83 KB, 下载次数: 57)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作者与家父刘以周合影

       老爸刘以周在那天温暖的阳光下回顾了他们60多年前参加连城军用机场建设的情况——
       “记得我们是在1955年8月中旬走路去的连城,当时用了5天才走到连城机场工地。几十个人每天走50华里的路,第一天走了50华里住在了上杭县县城,第二天也走了50里路到了旧县乡也住了一夜,第3天就到了连城县的新泉镇,第4天到了连城的朋口乡,第5天才到达连城军用机场工地(就是今天的冠豸山风景区一带),在8个月的工期里,我们一共搬掉了几个山头成为了机场跑道,一共搬迁了1000多户人家共五、六千人,记得那些搬迁的村民全都是姓罗的,不过一直到我们离开机场回家也没有见过一架飞机。”
       “当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项重要的军用机场工程,为了保密工程用七九六二作为代号,工地上的民工共有6万人,包括一般民工和开压土机的技术员等,当时我们的民工按军事化编队,我们属于一中队共有700人,下属14个分队,我们罗田乡的50个民工为第一分队,每个分队配一个炊事员,每个人每月交9块钱的伙食费每顿饭一毛钱,每人每月认购一块钱国债。那时候我们的劳动施工完全是锄头刨挖和肩挑的人工搬运方法,每天每个人通过小组或者小队评工分按劳取酬,个人每天最低报酬为0.90元,未达到的由工程指挥部补足,最高的强劳力能够达到每天一块钱以上,比如饶坊的几个退伍军人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收入。”
      “我们每天都是天没有亮就吃早饭,然后出工劳动,挖山挑土,平整跑道等等。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接着干,一直到天黑才收工,回到工棚休息然后吃晚饭,晚上大家一般都是很快就入睡啦。不过我记得有一次因为赶工期加了一次夜班,大家把跑道上的土往很远的地方挑,一个晚上挑到天亮每个人一共挑了八担土,这次把大家都累坏啦!”
       “1958年建成的连城机场原来是军用机场,后来就变成军事和民用两用的机场。这些年连城机场成为国内外游客游览冠豸山风景区的交通枢纽。这些年来我们这些参加机场建设的人一般都没有再去过连城机场,再说现在我们都是80多岁的老人啦!有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连城机场的新闻我还是很高兴的!”

08IMG_1474_副本.jpg (116.32 KB, 下载次数: 49)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2017年春节的刘承兴(86岁 居住田背村赤岭下)

09.jpg (85.91 KB, 下载次数: 60)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1956年的刘承兴(25岁)

10IMG_1470_副本.jpg (165.84 KB, 下载次数: 53)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11IMG_1498_副本.jpg (119.54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作者与刘承兴合影

12IMG_1628_副本.jpg (200.92 KB, 下载次数: 60)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当我来到田背村中寨时,83岁的刘托初还在铲沙干活呢!

13IMG_1634_副本.jpg (173.57 KB, 下载次数: 52)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14IMG_1637_副本.jpg (194.45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2017年春节的刘托初(83岁  居住田背村中寨)

15.jpg (62.25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1956年的刘托初(22岁)

16IMG_1643_副本.jpg (172.59 KB, 下载次数: 50)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刘托初的身体非常硬朗

17IMG_1645_副本.jpg (176.42 KB, 下载次数: 51)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作者与刘托初老乡合影

18IMG_1569_副本.jpg (182.29 KB, 下载次数: 59)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当我来到田背村程树组刘炳生(80岁)家时,他的妻子邱细妹(76岁)拿出他们收藏的老照片。

19IMG_1574_副本.jpg (258.51 KB, 下载次数: 64)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如此布满了岁月的斑驳!

20IMG_1603_副本.jpg (188.83 KB, 下载次数: 55)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当时刘炳生已经被送到县医院治病,于是我翻拍了刘炳生二三十年前的黑白照片。

21.jpg (99.83 KB, 下载次数: 59)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这是1956年的刘炳生(19岁)

23IMG_1581_副本.jpg (204.39 KB, 下载次数: 53)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24IMG_1593_副本.jpg (172.11 KB, 下载次数: 56)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作者与刘炳生的妻子邱细妹合影

25.jpg (193.72 KB, 下载次数: 45)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82岁的曾金汉目前定居上杭县城(其外孙刘干良供图)

26.jpg (36.04 KB, 下载次数: 50)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图为1956年21岁的曾金汉,生于下都三益村后居土楼组,又名刘传凤。

27.jpg (26.3 KB, 下载次数: 50)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图为1956年40岁的刘初善老乡(已故)。刘初善的女婿刘德胜(中寨组)提供了下列照片——

28.jpg (178.73 KB, 下载次数: 49)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29.jpg (290.95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2017-3-6 17:41 上传

刘初善的立功纪念证
     百度百科资料:连城冠豸山机场专线原为空军连城机场。机场北距龙岩市连城县城区3.9公里,南距龙岩市区106公里,东距福建内陆经济最发达的县级永安市101公里。 1956年12月动工兴建,1958年7月投入使用。2000年6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同意空军连城机场实行军民合用,由地方政府按4C级标准建立民用航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