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咯咚鸟2020年07月15日 星期三B03 繁星·美文拔萃

 杏林前浪4868 2020-07-15

  村东牛桥,昔年为榆木大板铺就,缝隙稀疏。桥下之水,自南大泊而来,水势浩淼,波涛湍急,时簇逾尺白浪,令髫年的我暗自惊悚。

  一俟小暑节气,秧稞起身,立于桥脊高拱处弥望。大河南一带田畴,墨绿一片,塍径尽隐。此时,咯咚鸟沉厚之鸣便响彻几十节垄亩,成天撞击着人的耳鼓。立于桥上,视野开阔,辨析分明,鹊形燕姿,一目了然。即便隐逸如咯咚鸟,亦可时常窥见其于田塍河畔,纵奔而去的身影。

  咯咚鸟学名董鸡,里人如此称谓,当从其鸣。望文生义,形声得名,尤其习见于村野。咯咚鸟乃夏候鸟,小满而来,寒露则去,迁徙极其规律。此鸟性尤机警,独处或觅对食宿,鲜见成群结趟、嘈杂喧哗者。咯咚鸟昼伏夜出,偶或青天白日,晴光寂寂,迈着粗壮长腿,悠然徘徊于芦塘圩脚,水渠草滩。稍有风吹草动,旋撒腿飞奔,就近匿藏于苇草丰茂之所在,或茫茫青秧深处。

  几乎难得一见咯咚鸟拍翅起飞,是双翅难以承载笨重的体型,还是预感在空中更易成为狩猎的目标。我曾经极具人性化地臆想:或许,足爪厚实的咯咚鸟,腾空于青天之上,有一种遥茫无依的虚空感,不

  如脚踏大地更为妥帖安逸。其实,哪里有一席安全之地,陷阱无处不在。拟声模形,挖洞设卡,笼捕网粘,拍翅挣扎的咯咚鸟,眼眸里的最后一抹夕照,即是它的宿命。

  熹微初露抑或夕暮向晚,最是咯咚鸟欢鸣之时。若是雾幔笼盖之晨,其声湿重敦然,虽是一河数垄之隔,犹觉遥不可及。倘于黄昏时分,暮云尽敛,晚饭花渐次开放,三三两两人家,携了板凳,坐于牛桥,手捧斗碗,吸溜着薄粥,苋菜榾浓浓的卤香在四围弥散。邻人们闲话家长里短,插科打诨,嬉闹声起,浑忘一天劳顿之艰辛。忽然,远处的秧田里传来咯咚鸟一声紧比一声的奏鸣。侧耳细听,其声双音节,急呛促迫,颇类“端碗——端碗”几个粗指扣着碗沿的劳力,相视莞尔,各自会心。是的,民生多艰,经年累月东作西成,辛苦稼穑,能端稳一只果腹之碗,何其不易。

  青秧醒稞,咯咚蛋愈发多了起来。其与野鸽蛋仿佛,褐斑尤多,几乎密密麻麻覆盖。于秧行里薅草的农妇,每有望外之喜。一般能够捡得两三枚,运气佳者,可得半草帽。后邻银锁曾遇此好运,于九顷三秧亩处寻得多处咯咚鸟窝,数十枚椭圆形鸟蛋,几乎铺满竹篮底部。笑意如朝霞般绽放于银锁的脸颊,庶几给这个清贫之家平添一抹柔暖。

  鸟蛋虽好,但女儿家不宜啖之,尤其面皮白净者,不然,多生雀斑,难以嫁人。大人们言之凿凿,小女子自然不敢越雷池一步。但西邻小丫春兰,一次,饥腹难耐,终于忍熬不住,趁家人不备,囫囵吞枣般偷食煮熟的咯咚蛋一枚。尽管后来暗自担忧,唯恐雀斑布面,东窗事发,于脸上挂相。但无非是虚惊一场,直到现在,业已儿孙满堂的春兰,依旧肤如凝脂,面如满月。细忖,当是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善意的谎言。璋瓦之别,由来既久,于驽钝村人,何必苛责。

  [泰州]李明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