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看这一点就知道了

 进入丛林我是王 2020-07-15
哈佛大学经过75年研究发现,幸福的人生依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众多影响人际关系的要素中,沟通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

但你会说话吗?你遭受过语言暴力吗?有效的沟通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今天,熊为大家推荐的这篇文章,来自公众号「读者大学」,相信大家能从中找到答案。

长按下方二维码
识别关注读者大学
领取更多读书好礼

文 / 读者大学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估计很多人都认为这里的“恶语”,指的是那些说话人怀揣恶意,故意说出来伤害别人的话。

▲图片:电影《朱诺》

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大部分能伤害到我们的“恶语”,往往来自亲近之人,大概就是“爱我的人伤我更深”。

相信不少人对此深有体会:

走在街上一个路人对你口出恶言时,你会心情不好,但回过神来,你会觉得那个人是“神经病”。

但同样的话,如果出自朋友、爱人、亲人时,你会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好,会内疚,会自责。

这就是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

我们可能不觉得自己的说话方式存在“暴力”,或许还会委屈,我明明是为你好啊,但不可否认我们不经意间说出的话确实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在《非暴力沟通》中,马歇尔博士认为常见的语言暴力有四种:

1.道德评判。

父母责备子女:“你是姐姐,为什么不让着弟弟,他还小。”

老师批评班长:“你是班干部,不能光一个人成绩好,也得帮助其他同学,做人不能太自私了。”

这类语言暴力往往是披着道德高尚的外衣,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来达到自己主观的目的。

2.进行比较。

这种语言暴力应该是所有人的童年噩梦。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说:“一辈子都要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深以为然。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也说:

父母经常这样表达,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的价值就是被认可,会有深深的自卑感,长大以后也可能一直活在寻求“被人认可”当中。

3.回避责任

每个人都负有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责任,但为了逃避这种责任,有些人选择了“不得不”的说话方式。

“身体亚健康是因为老板强令加班,我不得不……”

事实是:

“我选择了加班,因为不想失去工作,于是身体亚健康。”

但人们不乐意这样说,一旦这样说了就意味自己对身体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种语言暴力往往阻碍说话人自己的幸福,他会把自己的不幸福归结于外部因素,然后继续不改变。

4.强人所难。

到了一定年龄,父母上阵催婚,说:今年必须找到对象,不然就别回家了。

明明是一片拳拳爱心,但落到儿女耳朵里,就是强人所难,沟通自然进行不下去了,常见的就是升级为吵架、冷战。

▲图片:电影《朱诺》

在书里,马歇尔博士称以上这四类语言暴力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异化”的沟通方式,直白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会好好说话,明明想表达自己的一片好心,但说出口就变成了恶意。

而马歇尔博士所倡导的“非暴力沟通”,带给人的完全是另一种感受。

首先,马歇尔博士认为“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

因此长期以来,大家都信奉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以致于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蒙蔽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而“非暴力沟通”则主张人向内探求,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进行更良好的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谈话方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首先是“观察”。

在沟通过程中,忽略个人喜好,真诚地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的结果,不要作“好”或“坏”、“糟糕”或“愚蠢”之类主观性判断。

一方面,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沦为一谈,听者会更倾向于听到批评,然后反驳。

举一个很日常的案例,父母常会说:“你怎么又没有刷牙”。

孩子如果听到了,不会想到父母这是关心自己,而是责备自己懒惰,接着就会辩解。

但换成“观察”的说法,应该是“儿子,你本周有两次没刷牙就上床睡觉了。”

另一方面,在没搞清楚事情之前,你就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那么在接下来的沟通中,肯定会不自觉代入这样的情绪。

比方说领导找你谈话,这本来是一件中性的事情,但一部分人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想:

啊,我是哪儿没做好吗?

如果带有这样的主观感觉,那么在与领导的沟通中,你会不自觉地去反驳,而不是关注对话本身。

领导的本意可能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但心理预期却让你进入到了防御状态。

接着是表达“感受”。比如说害怕、喜悦、开心、气氛等等。

人们常常期待旁人能与自己心意相通,但事实是没有人能与另一个人感同身受,因此清晰地向别人表达你的感受,是沟通中很重要的一件事。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妻子抱怨自己的丈夫就像一堵墙,不管她说啥,丈夫都是无动于衷。

然后咨询师就告诉她:

你跟你丈夫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或者是用其他模糊不清的表达,那么你的丈夫永远无法明白你想要什么。

所以如果你觉得难过、孤单了,那就直接告诉他,你感到很孤单。

其次说出是怎样的“需要”,导致了这样的感受。

就像第一要素当中提到的,人们往往是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类似“你怎么这么懒”,其实暗含的渴望是希望对方勤快点。

但听到这种话,听者往往会很抵触。

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比如“你怎么这么懒”可以换成“你没把衣服放衣柜里,我有些不开心,因为我希望环境整洁”。

最后是“提出请求”。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们在谈话中,讲究内敛含蓄,点到即止,一般很少主动请求别人去做什么,往往是说半句留半句,剩下的自行领会。

但马歇尔博士认为,在谈话中,我们必须提出请求,而且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那别人就很难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罗列第一要素当中的案例:

父母对孩子说:“你怎么又不刷牙?”

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谈话方式应该是:

 “你这周有两次没刷牙就上床睡觉了(观察),我很担忧(感受),因为我害怕你会长龋齿(需求),妈妈希望你以后每天上床睡觉前都能刷牙(请求)。”

▲图片:电影《朱诺》

之前看一个博主说,自己看过《非暴力沟通》后,开始尝试和丈夫这样的谈话。

一开始觉得好假,好做作,但是沟通效果却很理想,和丈夫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况且坚持做的时间长了,一切就显得很自然了。

当然好的沟通不光需要自我表达,也需要认真倾听。

自我表达是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倾听也是如此。

而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每当亲近之人向我们倾诉的时候,就下意识想怎么去安慰,怎么去开导,有什么好的建议,而忘了去体会说话人的感受和需求。

有时候说话的人,需要的不是解决办法,不是道理,而是你能体会到他的情绪。

书中,有个老太太患了病后,一直不好好吃饭,闹着要自尽。

护士们就尽责地开导她,病不重按时吃药就好了,可老太太不听。

而另一位护士并没有这样做。

她认真地听老太太说自己有多么痛苦,并不时插话问她,自己这样理解对不对。在和她的聊天中,老太太情绪逐渐稳定,当晚就开始吃药,配合治疗。

在这个故事中,患病老太太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需要有人能理解她患病后对于生活的绝望。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试着用疑问句确认我们的理解是否到位。

诸如妻子跟丈夫说:“领导真是太强迫症了,我明天要去辞职。”

如果丈夫跟妻子说:“领导这么做也是为你好,现在行情不好,不好找工作”,相信听到丈夫这么说,妻子肯定会炸毛。

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丈夫可以先问问妻子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询问妻子是不是感觉特别委屈之类。

记住很多倾诉者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理解。

▲图片:电影《朱诺》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

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言不在多,希言则贵。好话就是让人听了感觉舒服的话,别人受用的话。

即便你的话在批评别人,在说别人的不是,也要让人欣然接受,觉得“唉,就是这样子,你说的对”,而不是让人添堵。

沟通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但学校教语文数学英语,却从不教怎么说话,因此大多数人的说话方式跟自己的父母大致相同。

若父母情商高,孩子自然也能学个几成,倘若父母情商不高,不出意外孩子很可能也不大懂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但也不必忧心,“学说话”这件事是可以后天修炼的。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不会沟通,或者自己的沟通总是事与愿违,那你可以关注「读者大学」,里面有大量优质的干货内容,可以帮助你提升认知,快速进阶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