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失眠,三位老中医的处方很有代表性

 温暖南方 2020-07-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眠。人一生中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一旦失眠,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治疗失眠,我们来看看赵德喜、王中男、金曦几位名中医是如何做的吧。

赵德喜医案

【一诊】

王某,女,61岁,退休。2010年11月11日,因“入睡困难20年,加重5天”就诊。该患于20年前因工作压力大,逐渐出现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难再入睡等症状,严重时彻夜不睡,未予系统诊治。曾间断应用佐匹克隆片,每次7.5mg;地西泮片,每次2.5mg,夜间不能入睡时服用。服药后上述症状时轻时重。5天前,患者因情志不遂上述症状加重。现症: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有时整夜不睡,多梦,胸闷胁痛,心烦,口干渴喜饮,眼干,不思饮食,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数。既往史:糖尿病7年,现应用诺和灵30R,早20U,晚12U,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尚可;风湿病病史1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7分。

中医诊断:不寐(肝郁气滞)。

西医诊断:失眠。

治则治法:清肝泻火,理气安神。

方药:自拟开郁安神汤加味。

柴胡25g,黄芩10g,清半夏10g,夏枯草20g,党参15g,生龙骨50g(先煎),生牡蛎25g(先煎),炙甘草10g,三棱10g,莪术10g,栀子5g,白术10g,生姜10g,大枣8个。11剂,水煎服。

【二诊】

患者自述夜间有困意,能较快入睡,睡眠中易醒,每天睡眠约4.5小时,口渴喜饮,眼干,胸闷减轻,食欲好转,小便色淡黄,大便秘结。舌质红,有瘀斑,苔黄厚腻,脉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14分。在原方的基础上去白术。7剂,水煎服。

【三诊】

患者睡眠情况明显好转,心烦,手足热,偶有夜间醒,醒后能再入睡,多梦,胸闷心烦,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白,脉滑。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10分。现患者仍以心烦、手足热为主,余症减轻,故在上方基础上去三棱、莪术、栀子,加入养血除烦清热之品,白芍20g、当归20g、枳壳10g、炒枣仁40g、川芎10g。7剂,水煎服。

【四诊】

患者每夜睡眠约6小时,手足热消失,偶有夜间醒,每夜1~2次,多梦,胸闷、心烦明显减轻,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脉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分。在上方基础上减白芍、当归、枳壳、川芎,加入健脾安神、活血通络之品,生白术20g、桃仁10g、红花10g。10剂,水煎服。

【治疗效果】

患者可以正常入睡,每夜睡眠6~7小时,偶有睡眠中断,但醒后能够随即入睡,晨起精力充沛,无疲劳感,手足热消失,饮食、二便正常。舌质红润,苔白,脉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2分。

【按语】

方中柴胡,主疏解少阳之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使少阳胆腑邪热内消,使心经浮越之邪借少阳枢转出于太阳。柴芩合用,外透内泄,可以疏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清半夏启少阳三焦之枢机,温中化痰,降逆止呕,镇静安神;夏枯草引阳入阴,可清肝明目。夏、草合用,散结之效益彰,且以夏枯草之苦寒制半夏之温燥,寒温并用,相辅相成,此外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调和肝胆,平衡阴阳,交通心肾。龙骨、牡蛎入阴摄魂,重镇安神;党参、炙甘草、大枣配伍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使中土健旺,不受木乘之害。炙甘草又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健运中焦。诸药合用,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而宁心安神的疗效。本案首诊在该方化裁的基础上加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增加疏肝理气之功效;加栀子清肝泻火;加炒白术补气健脾。

王中男医案

【一诊】

李某,女,43岁。2002年4月18日,因“失眠2年,加重6天”就诊。该患2年前与亲属发生争执后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当时未予重视及处置,次日于当地门诊就诊,诊断为“失眠”,并予相关药物(具体用药及用量不详)治疗后,效果不理想。6天前患者生气后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且自觉夜间睡眠不足2小时,醒后疲劳。现患者入睡困难,醒后难以入睡,急躁易怒,伴有头胀,时有耳鸣,口苦,两胁疼痛,纳差,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各系统检查未见妨碍睡眠质量的阳性体征及相关器质性病变。各项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不寐(肝郁化火)。

西医诊断:失眠。

治则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5g,香附9g,郁金15g,栀子10g,黄芩15g,柴胡10g,生地10g,白芍10g,茯神15g,当归15g,甘草10g,夜交藤20g。7剂,水煎服。

【二诊】

患者入睡困难稍有减轻,仍睡后易醒,食纳好转,头胀略有好转,仍易怒及时有耳鸣,口苦、两胁疼痛,二便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主证未变,续用前方,去茯神、甘草,加川楝子10g、生龙骨30g,10剂,水煎服。

【三诊】

患者入睡困难及睡后易醒明显好转,醒后无疲乏感,食纳好转,头胀好转,易怒较初诊时明显好转,偶有耳鸣,无口苦及两胁疼痛,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前方基础上减少苦寒之品,加炒酸枣仁。龙胆草10g,香附9g,郁金15g,当归15g,柴胡10g,生地15g,白芍10g,夜交藤20g,生龙骨15g(先煎),炒酸枣仁15g。10剂,水煎服。

【治疗效果】

患者无入睡困难,偶有睡后易醒,醒后无疲乏感,食纳好转,头胀好转,情绪平稳,偶有耳鸣,无口苦及两胁疼痛,二便调。

【按语】

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之品,可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黄芩、栀子燥湿清热,使肝热从下而行;佐以香附、郁金疏肝解郁;柴胡升散,疏畅肝胆之气;因肝藏血,肝之邪火易伤阴血,加之诸药均为苦燥伤阴之品,故配以当归、生地、白芍养血和肝,以固肝血;茯神、夜交藤宁心安神助眠;甘草可缓苦寒之品,亦调和药性。此方泻中有补,祛邪兼有扶正,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镇心安神之效。

金曦医案

【一诊】

王某,男,45岁。2010年4月9日,因“入睡困难10余天”就诊。患者10天前因惊吓后出现入睡困难,自服地西泮片,效果不佳。现症:入睡困难,心烦、心悸,易惊醒,时有耳鸣,五心烦热,神疲乏力,舌质红,苔少,脉细。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心电图:窦性心律,QRS额面心电轴不偏,大致正常心电图。

中医诊断:不寐(阴虚火旺)。

西医诊断:失眠。

治则治法:滋阴降火,养心除烦。

方药:交泰丸加减。

黄连15g,肉桂3g,黄芩10g,栀子10g,当归25g,生地25g,莲子心30g,淡竹叶20g,夜交藤50g,酸枣仁30g。5剂,水煎服。

【二诊】

患者入睡困难略改善,无多梦、心悸,时有惊醒,五心烦热,耳鸣,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神经系统检查较前无变化,主证未变,续用原方加生龙骨、生牡蛎各25g,丹皮15g。

【治疗效果】

患者夜眠基本恢复正常,夜间睡眠时间5~6小时,无心悸,睡眠过程中无惊醒,已恢复正常工作,饮食尚可,二便正常。

【按语】

交泰丸中黄连、肉桂寒热并用,“交通心肾于顷刻”,黄连上清心以泻上亢之火,肉桂温肾以引火归原,使心肾相交,自能安睡,用黄芩、栀子清心降火除烦,当归、生地滋阴养血,以制亢阳,莲子心、淡竹叶清心泻火,夜交藤、酸枣仁养血安神而疗不寐。诸药合用以奏滋阴降火、养心除烦、交通心肾之功。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