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扼杀还是加强,源自亲子关系是否“协调”_【快资讯】

 momo666 2020-07-16

Q:怎么培养出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

A: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父母与孩子的早期关系决定了是扼杀其同理心,还是加强其同理心,尤其是在2岁半(30个月龄)以前。

同理心的生理基础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新生儿都会有同理心。

在探讨如何加强孩子的同理心之前,我们需要排除一些特殊状况--生理上的特殊情况,因为当下的部分育儿理念中,过分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乃至“父母即祸害”的理论盛行,导致了一部分家长在育儿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就成了祸害孩子的始作俑者。

我们需要理解同理心的来龙去脉,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加强孩子的同理心发展。

什么是同理心?

提起同理心,我们会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那么清晰但用语言却很难解释。

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百科

总结起来:

同理心就是共情能力,通过模仿或者模拟对方的行为、处境,识别他人的情绪的能力。同理心是情商的一部分,是基础的人事智能,决定着一个人的协调性强弱的智能。

可为什么这种智能不能如语言智能、数学及逻辑智能等可以有所依据的清晰展现出来?(例如1+1=2)

不得不说这是我们目前的限制,同理心并非是虚无缥缈的,它同样可以如同1+1=2般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只是当下的知识、技术还未能完全探索出其缘由。

广告口述:如何满足她?教你一招解决床上问题,加好友咨询同理心并非“无中生有”,有着事实存在的大脑作用机制(未完全解析)

同理心有着其清晰的大脑作用机制,只是我们尚未能完全解开其神秘面纱,以下引用部分科研成果来认知这一点。

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精神病学家莱斯利·布拉泽斯在他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同理心神经病学的发现以及对动物进行的比较研究,他指出杏仁核及其与视觉皮层的联结区域是形成同理心的关键大脑回路的一部分。

另一个方面去证实的,则是有关前额叶的事情,前额叶区域涉及规划复杂的认知行为,个性表达,决策和调节社会行为等复杂的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学家研究部分前额叶受伤病人的情绪后发现,左前额叶的一个功能是控制不愉快的情绪,相当于神经恒温器。

右前额叶是恐惧、攻击等负面感觉产生的地方,而左前额叶则通过压抑右前额叶来抑制这些原始情绪。

右前额叶受损的人,会患上“述情障碍”,这种病症的特点就是无法感受到情绪,无论是自己的情绪还是他人的情绪。也就是完全没有同理心的存在。

同理心有着其生理基础--发育完整地、功能未受损的大脑,因此我们不能去谴责一个有先天大脑疾病的孩子没有同理心,父母也不能盲目地自责。

幸运的是,这始终是特殊情况,那么那些正常的孩子,又应该如何加强他们的同理心呢?

2岁半前,在关键时期,用关键方式,加强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大脑的一部分功能体现,也是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与生俱来的能力,那么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出这项能力的呢?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儿童同理心的发展过程

从出生开始,婴儿就已经有同理心的表现,因为同理心的本质是行为动作的模仿,通过做或者模拟和对方一样的事情,以获得和对方一样的感受。

如果我们细心点就会发现,当孩子出生后送进聚集着新生儿的育婴房时,当婴儿听到其他婴儿哭,他们也会感到不安。

出生几个月至一岁前,他们会对身边的人的不安做出反应,就好像自己遇到不安一样,例如看到别的孩子哭,明明前一秒很高兴的他也会跟着哭起来。

而1岁~2岁半期间,孩子会很明显地模仿对方的动作,但他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那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他所做的模仿是为了获取对这个动作的认知,感受这个动作所带来的感受。

例如一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模仿大人讲粗口,以获得和大人同样的感受。

而大约到了2岁半~3岁的时候,动作模仿的现象从孩子身上消失了,此时他们已经完全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意识到他人的痛苦与自己的痛苦是不同的。

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开始出现分野:有的孩子很冷漠,有的孩子则极具共情能力。

广告它是公认的天然 雄性激素 ,男人早晚换着吃,肾脏或能更健康!影响孩子同理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亲子互动时协调一致

回忆一下我们是否与孩子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我们有意地模仿孩子的某一个动作,而孩子则会展露出兴奋、开心的状态,并反复做这个动作,从行动中亲子之间达到协调一致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最关键的是,孩子知道他们的情绪会被待之以同理心,会被他人所接受并得到回应。

这种状态就被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家丹尼尔·斯特恩称为“协调”。协调与简单的模仿有很大的差异。斯特恩描述说:

“如果你只模仿宝宝,仅仅说明你知道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感觉。要让宝宝知道你能够体会他的感受,你必须用另一种方式回应宝宝的内在感受,这时宝宝就会知道他得到了理解。”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因为在我们成人世界里面与母婴之间亲密的协调有着类似的行为:夫妻间的性行为。

“性行为包含了感受对方主观状态的体验:共同的欲望,一致的意图,同步转变唤起的相互状态”。

爱侣之间反应同步一致,心领神会,和谐融洽。而性行为的至高境界是同理心的一种相互行为,而最糟糕的性行为则缺少情绪的相互性。

扼杀同理心的关键:过度关注或者忽视

婴儿从与父母的反复的协调开始发展出一种感觉:他人可以并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最终他也会向外投射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给予婴儿、幼儿协调一致的机会,让他们的同理心得到保护乃至增强的。

在一些家庭里面,父母因为种种原因拒绝孩子,不与孩子互动,那么孩子自然体会不到这种感受,而体会到的是冷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是冷漠的人,养不出一个热心的孩子一般。

另一种家庭,则是对孩子过度关注,例如溺爱孩子,让孩子过分强调孩子自身的感受,从而体会不到他人的感受。

以上这两种状况我们可以称之为亲子间的不协调,在一个实验中,斯特恩要求妈妈们故意对宝宝要么过度反应要么毫无反应,而不是与他们协调一致,结果宝宝们立刻变得绝望和困扰。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特定情绪,比如欢乐、泪水、拥抱的需要等,一直没有表现出同理心,孩子就会开始回避表达,甚至可能不愿意再感受相同的情绪。

由此可以推测,孩子将会慢慢停止把这些情绪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如果孩子在童年期感受一直被忽略的话尤其如此。

关于加强孩子同理心的一个小游戏

在了解了“同理心是大脑功能的一部分”,以及“孩子天生具有同理心”的前因后果之后,加强孩子同理心这一个问题就变得非常清晰:

培养时期:2岁半以前

培养方式:通过动作模仿与孩子达到情感上的协调一致

错误的方式:过度关注孩子(溺爱)或者忽视孩子的感受(忽视)

而如果孩子已经过了这个年龄段,那么我们最好的修复方式是情景模拟游戏,即我们常说的“过家家”游戏。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事件中,得到不同的感受---同理心的本质就是模仿,通过模仿或者想象对方的动作、处境,而获得与对方相同的感受。

育儿寄语:孩子并不缺同理心,他所缺的,是一个懂得如何保护他们同理心的家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