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门武术简介

 yuanyi 2020-07-16

杜修嗣

自然门武术的一代宗师万籁声大师与世长辞了。万师生前以科学知识的见解,将自然门武术口传心授,并记载在其大著《武术汇宗》一书之中,传于后代。使武林这一奇花异草不致于默默无闻,实属功德无量。
自然门武术自徐矮师于清末在四川开山教,首传于杜心五,及后由杜公再传于万籁声、李丽久、郭歧凤、胡亚夫、彭玉林等。因为有它独特的基本功法,不容易被人所理解,万籁声曾说:“自然门这两下子十天学会,但光学会了没有用,学好了则无敌。”
如何才能学好,实在一言难尽。
自然门拳法,只有鬼头手、内圈手、三点步等几个基本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包括了直线、曲线、三角形以及圆形的几种运动的轨迹。这些动作不象一招一式的拳术,但其实质都是打法。如能将这些运动的轨迹灵活运用在散打之中,则如同自然门拳法口诀所说“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尽可应付裕如。
自然门拳法着重在“不着相,不着讲”。通过这些基本动作的锻炼,将身手练活,而保持体态的自然,没有赳赳武夫的形相。
杜心五当年在北京政府任职之时,家人和亲友都不知道他会武术,直到他离开官场在北京起教万籁声等人自然门武术时,人们才知道他是造诣高深的武术家。由此可见自然门所谓“不着相”的一斑。
自然门武术渊源久远,早在战国时代就有“齐人擅技击”之记载。自然门武术就是技击,它不以观摩表演见长,而以打法上的“妙化神为上乘”。看拳术功夫高低要在“手上见”,它不在外表形象上去追求,而以“气穴寻原根”要在炼气上下功夫锻炼,也可以说自然门这些动作的锻炼中达到炼气的目的,这与道家的精神是一致的,所谓“道法自然”是也。
自然门拳术将道家炼丹的静功一变使之成为拳法的动功,达到气质的变化。运用在武术技击方面,讲求气到力到,即所谓功夫上了身,一举手,一投足,无一不是拳法,如此方能进入“妙化神”的境界。
1951年杜心五由慈利县饭甑山下来,来到长沙。与当时的一些武术名家相会后,人们都称他的武术入于化境。年高八十,精力不衰,在作示范的散手动作时,依然身手轻灵,体态飘然,不硬拼而运用巧打。


其打法可分为:

一、        曰
不但动作快,方向与距离变化多端,使对方捉摸不定,挨不上身,一闪身就找不到人,此种动作名之曰遁。

二、        曰
用目光直视对方,似乎以高度集中的眼神干扰了对方大脑发出的信息,或用方向距离的变化,而与对方挨近贴身,使对方难以发出打击的空间距离,而打不出手,此种动作即为闭法。

三、        曰
身体轻如一张纸,又似一个氢气球,对方手脚一动,空气流动的冲击波,即可促使他的身体移动。尽管对方发出的拳脚力达千钧,但接触不到身体的受力面,纵然对方拳脚挨了身,却不能落实,引致对方的发力落空。此一动作名为轻功。

这些功法已超越了一招一式的打法,达到中国拳术的高级境界,实为中国武术的精华。
其功法独特之处,不是一般人所能领会,任其消失,实堪惋惜!1989年春季在长沙成立了《杜心五自然门研究会》,以期继承发扬自然门武术,并运用当今,处于电子信息科学时代的优越条件,切实改变,前代旷日持久,不合时宜难以见功的练习方法。为此,经与自然门同道研究切磋,拟将自然门功法予以简化,务求深入浅出,并称之为《自然门气功》。希望在短期内使人们能够领会此功的技击术和养生术并普及于大众,对人民体育和民族健康有所贡献。


                                  ————《武林》1993年第8期————



【评】(纯作理论上的分析)
遁、闭、轻,这是武学理论的一大突破!
遁、闭、轻都是指身法。“遁”如八卦掌的“忽丢”,“闭”如八卦掌的“忽顶”,“轻”则是身法上的“不丢不顶”。一遁一闭,胜负即分,生死即判。小成大打,即遁闭分明。大成小打,即遁闭微妙。杜心五和刘百川比武时,任刘百川攻击,只随其拳脚飘移,不即不离,轻如空气击不得,重似泰山压当头,这是“轻”的最高境界。如果是生死之博,无需表演“轻”,只需微微的一遁一闭就足够了。“轻”只是种境界,孤独的境界。到了“轻”的境界,如果不是有意保留,技击时将“几无为、神变化”,变化之神都非自己所能预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