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悦读】格尔木胡杨(文\张宇航;诵\一叶知秋)

 丁香文苑 2020-07-16


【本期朗读者:一叶知秋】

【朗读者简介】一叶知秋,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朗读爱好者。

格尔木胡杨

□张宇航

胡杨,一直是我心目中非常敬慕的植物。它的坚毅、它的不屈,成为我人生遭遇磨难时坦然面对和奋发进取的动力。

读孟晓云写的《胡杨泪》,我知道生长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胡杨有三千年的命: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第一次见胡杨是春季到新疆喀什,自治区的朋友带着我在沙漠边缘游走的时候。春风吹拂下,胡杨树叶子翠绿茂盛。便感觉出胡杨年轻时也生机勃勃,吸收日月精华雨露阳光,为日后与命运抗争打下扎实基础。第二次是在内蒙古额济纳的巴丹吉林,看胡杨在浩瀚沙海中沐浴着夏阳,半青半黄的树冠上,散发着茁壮、顽强的气息,身处酷热却仍保持树荫下些许清凉境界,给人以沉稳踏实、宠辱不惊的启迪。这次走一趟唐古拉途经青海格尔木,恰逢深秋时节,在昆仑山下的荒原又见胡杨,心里那份感动更是难以言表了。

“我建议你上青藏线前,先到昆仑山下看看格尔木的胡杨,它代表着高原军人的军魂!”青藏兵站部政委贾新华对我说。贾政委是摄影发烧友,早就和兵站部政治部干事邹小庆到胡杨林拍过不少好照片。

好!正中我下怀。我虽然不是摄影发烧友,却是胡杨的发烧友;虽然不是高原军人,却是高原军人的崇拜者。应该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到胡杨林去,进一步加深对胡杨精神的领悟,对高原军人灵魂的认知。

胡杨树错落分布在一道道沙坡、沙梁上,形态各异,树龄也不尽相同。有的高大威武,有的纤细坚韧;有的茂盛婆娑,有的独树一帜……金黄色树叶伴着漫漫黄沙,湛蓝天空万里无云,背景是远处隐约而雄伟的昆仑山。举起照相机随意拍,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图。同来的邹小庆干事、贾政委的爱人张勤以及黄铁兵等发烧友,已迫不及待地选取角度和景物,“咔、咔、咔”地拍了起来。

我没有急于拍照,而是从走进胡杨林开始,就不断地寻觅、不断地思考着,希望找到一棵能象征胡杨三千年命运的树。三千年!人们看不完胡杨生命的变迁,但可以在荒漠中找到它生命的缩影。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棵树终于被我找到了:历尽沧桑的大树头,连着一荣一枯两根粗壮的树干,活着的那根枝繁叶茂,在阳光下尽情地展现生命的豁达与辉煌,令我激动不已,精神振奋;干枯的那根苍朴坚挺,高昂着不屈头颅默默无语,似乎仍在顽强地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令我感慨万分、肃然起敬;树底下还躺着几截树干,虽然反复遭遇夏日酷热、冬夜严寒,却依旧木质致密,沉实坚硬,令我心灵战栗、潸然泪下。三千年的形象浓缩于一树之中,这是我见过的最具代表性的胡杨。我用照相机把它定格, 这也是我拍下的最有震撼力的胡杨照!

胡杨在生,则无日不受磨难、无时不在搏斗,尽管伤痕累累,仍展露着坚劲的风骨。胡杨不死,不仅精神不死,连躯干也是不曾死去的。在胡杨的字典里,找不到恐惧、死亡的词汇。过去我知道,胡杨是敢于向最恶劣自然环境挑战的植物界勇士,只要命运安排,它就永远扎根在荒漠中,没有埋怨,也不动摇。现在我懂得,胡杨还是高原军人的象征,一旦选择从军,就坚守在世界屋脊这片冻土上,没有退缩,也不后悔。青藏兵站部一代代官兵,像一棵棵格尔木胡杨那样,在青藏高原运输线、输油管线、通信线上,练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本领和精神。还没到线上去与他们见面,我就已经听说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关于某汽车营运送物资进藏,在唐古拉山口突遇暴风雪,营长张洪声带领官兵们与极度寒冷和饥饿搏斗整整25昼夜,终于走出雪原和死神阴影的。有关于输油管线总工程师章恩佑强忍肝病折磨,拄着一根拐杖坚守在施工现场,倒下后遗体埋在家乡、拐杖埋在高原的。有关于汽车班长宋刚、驾驶员成元生用背包带紧扎头部,抵御高原反应剧烈头痛坚持驾车,最后伏在方向盘上停止呼吸的。有关于兵站部副政委张四望顽强与晚期脑胶质瘤病魔搏斗,在生命最后时刻选择从内陆医院回到高原,活着立在高原,死也要倒在高原的……在我眼前,这些英雄与胡杨林重叠在一起,他们与它们的灵魂也融为一体。

生与死对于高原军人和胡杨来说,已不再困惑了。

告别胡杨林,我一步一回头地渐行渐远,心中对沙漠、对胡杨的依恋之情越来越浓。在额济纳看胡杨的时候,我曾捡拾一支干枯而坚硬、形状如藏羚羊角的胡杨木,带回家中珍藏,通过它常常深沉地回忆在沙海流连忘返的情景。今天我在格尔木,却不能把胡杨哪怕是一枝一叶带离,因为格尔木胡杨是属于青藏高原的,是代表高原军人的,是象征高原军魂的!

作者简介:张宇航,笔名田桑,1954年生于广州,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文学创作二级。散文诗集《六十岁,走阿里》是作者的第九本文学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