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美,因写作】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指导老师:涂惜君)

 丁香文苑 2020-07-16

【丁香文苑】不仅是大文友的交流园地,

还是小作家们的成长摇篮。

心智美,因写作。

在这里,大小朋友们一起问墨于道,梦想启航!

本期主题:我们的节日之中秋专题

写作指导\点评:涂惜君

1.中秋佳节话月

文\刘知林(六年级)

指导老师:涂惜君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们家乡,中秋节有祭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猜谜,烧塔的习俗。对于一枚吃货来说,吃月饼当然是最感兴趣的啦! 

传统月饼圆又圆,象征着团圆和睦,是中秋节的必食之品。传统月饼光是按地区分类就有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潮式月饼,滇式月饼,徽式月饼……各有各的风味。广式月饼皮薄松软又香甜,苏式月饼重油而不腻,京式月饼外形精美内心诱人,滇式月饼皮酥馅美,徽式月饼皮酥馅饱,衢(qú)式月饼酥香可口。其中我最最喜欢的是潮式月饼,金黄色的圆饼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令人忍不住食欲大增,轻咬一口,皮酥馅细,多油而不肥,甜而不腻,不论是豆沙馅,椰蓉馅,五仁馅或蛋黄馅都会让你的舌头沦陷在浓浓的甜蜜蜜之中,会让你满身心的充满了幸福感……不行了不行了,我得去擦下口水……

有传统的,当然就有现代的!现代的月饼种类有果蔬月饼,海味月饼,茶叶月饼,冰皮月饼,甚至有人参月饼、燕窝月饼!在这些现代月饼当中,冰皮月饼是我的最爱。冰皮月饼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皮儿有点呈半透明,而且不加热,冷冻着吃。咬一口,甜甜的,皮有点粘,就像那一直粘在你身上的幸福一样让人倍感温馨   

就说这么多吧,我得去“安慰”一下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口水啦!月饼,我来啦!

点评:本文以诙谐的笔调给我们介绍各种各样的月饼,传统的,现代的,按地区分的,按不同的品种分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体现出物质的丰富以及人们对中秋美食的讲究,表达了小作者对中秋佳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行文流畅,用词准确,语言幽默,字里行间洋溢着俏皮之态幸福之情,让人读着读着不禁嘴角上扬。

(点评老师:涂惜君)

2.中秋之夜

谢馨瑶(五年级)

指导老师:涂惜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美好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是思念的节日。

     传说嫦娥和后羿是一对感情极深的爱人。后羿一天看到嫦娥满脸憔悴,就到生活在人间的老婆婆取了两颗仙丹,吃了一颗就会长生不老,而吃了两颗则升为神仙飞上天。嫦娥听完,把两颗都吃了下去,她慢慢地升上天,嫦娥不舍地离开后羿。后来,她升到月宫了,一生只有一只玉兔相伴。所以,中秋节就是这么来的。

     中秋节当天晚上,我们一起围着桌子在吃团圆饭,各式各样,有芋头、鸡肉、鱼……

吃过晚饭,妈妈就为“拜月娘”而忙碌起来。阳台上,圆圆的桌子摆上月饼、水果、芋头、香烛等供品,我们坐在圆桌边,一边赏月,一边在妈妈的指挥下拜月,祈求平安吉祥。中秋的月又圆又大!圆月像一个玉盘嵌在深蓝的夜空中,宁静、幽美。一会儿,月儿似乎害羞了,躲进云层。

慢慢地,云儿飘走了,月亮姑娘轻轻地撩开银光色的白纱,露出玉盘似的笑脸,星星也跟着舞动,忽然,月亮闪出皎洁的光芒。

不会是嫦娥姑娘来下凡吧?我心想,嫦娥在月宫里是不是感到很寂寞孤单呢?她看着人间和和美美的生活应该很羡慕吧?

     “发什么愣?快来吃月饼啦!”哥哥吆喝着。哈哈,令我最开心的时候到了——吃月饼。大家围坐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月饼——香甜的绿豆饼入口即化的白莲月饼还有甜而不腻的水果月饼……各取所需,感觉就是一个字: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就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点评:谢馨瑶同学引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句,直奔主题,从嫦娥奔月的故事说到中秋晚上的赏月、吃月饼,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全篇洋溢着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氛,给人留下一个字:美!(点评老师:涂惜君)

3.烧塔

文\刘欣苗(四年级)

指导老师:涂惜君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节终于到了!

    中秋节是我期待的传统节日,晚上会有各种活动:全家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烧塔……我最喜欢看烧塔了。

    烧塔,是我们家乡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烧塔活动需要在中秋节前几天开始准备。先是抱砖围成一个圆形,圆形的大小决定堆成的塔的高度,两块砖之间各架上一块砖,层叠堆积,一直堆到塔顶。望着那高高的塔,我满心期待中秋晚上的到来。

    中秋节晚上,烧塔活动开始了,人们往塔底留的“火门”里放柴,点燃柴火,烈火腾空,像极了火龙升空,场面极为壮观。不一会儿,整个塔身被烧得通红,火苗时不时地蹿过塔身,人们就会抓把盐巴往塔身丢去。当火与盐巴碰撞时,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火花四溅,美极了!

     家乡的人们通过烧塔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像塔里的火焰一样红红火火,越烧越旺!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的家乡成了欢乐的海洋……

点评:刘欣苗同学通过描写家乡习俗——烧塔来表现中秋节的热闹和喜庆。烧塔前的期待,烧塔时的兴奋,以及参与烧塔这一活动之后的感想和祝愿,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娓娓道来,让读者跟着作者的叙述感受到人们的欢乐以及人情的美好。(点评老师:涂惜君)

涂惜君(丁香),青少年阅读写作点灯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副高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讲师。广东省《学生校园幸福感研究》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官,广东省小语会青年教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小学生文学社常务委员、广东省小学生文学社优秀主持人。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心中有爱,腹中有诗,指上有金,诗意地栖居于杏坛"。著有《只因有你》(散文集)和《名师高效作文金牌辅导》《阅读与作文阶梯训练》《全易通》等多个阅读写作指导系列丛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