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语法表现看副词“已经”“曾经”的差异

 杏坛归客 2020-07-16

“已经”和“曾经”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的副词,因为二者在句子中都表示时间意义,所以通常都将它们归入时间副词小类。这两个副词的意义和用法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在有些句子中,二者可以互换,句子的意义差别似乎不大,但是很多时候是绝对不能互换的,或者互换后意义很不相同。例如:

上面二例,“已经”和“曾经”互换,如果脱离大的语境,意义差别不大;但是,下面四例则根本不能互换:

以上四例中“已经”和“曾经”不能互换,这说明二者的意义和用法有差别。但是二者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呢?先看工具书的解释。

《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已经:[副]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曾经:[副]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在“已经”“曾经”的释义后面,还对二者进行了比较:“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以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释义与《八百词》完全一样,只是例子不同。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也对二者做了“辨异”:“曾经:(副词)表示某种行为、状态是以前存在过或发生过的事实,它所修饰的动词后边往往有'过’。”“已经:(副词)一、表示行为、动作、情况在说话之前或另一行为、动作、情况发生之前就发生或完成了。二、用在数量词前边,表示在说话人看来,事物的数量多,或时间长、时间晚等。”二者差异主要在于:“'曾经’着重表示经历过某事,也就是说某种动作、行为在过去某一时间里发生过,但已结束。'已经’着重表示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了。”

上述工具书的解释,似乎并不能帮助我们完全辨别出二者的差异,所以不少学者对此提出商榷意见,并对这两个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辨析,特别是马真(2003),运用比较法并考察语义背景,揭示了“已经”和“曾经”二者在语法意义上的主要差异:“已经”强调句子所说的事情、情况在说话之前,或者在某个行为动作之前,或者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事实了,其影响与效应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曾经”强调句中所说的事情或情况是以往的一种经历,其影响与效应具有非延续性和非有效性。所谓“比较”,主要是“将含有虚词的句子跟抽掉这个虚词后的句子进行比较”;关于“语义背景”,马文指出:“'曾经’和'已经’使用时的语义背景是不一样的,用'曾经’往往含有'过去一度如此,现在不如此了’,或者说'那是以前的事了,现在又当别论’这样的意思,换句话说'曾经’主要强调句中所说的事情或情况是以往的一种经历;而用'已经’,往往含有'所说的事情或情况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事实,其效应与影响一直作用于那个特定时间之后’的意思。”

马真(2003)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很有借鉴意义,得出的结论我们也深表赞同。不过,通过“比较”和“语义背景”分析来认识“已经”和“曾经”的语法意义,基本上都是依赖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如果能够从语法表现上论证二者的差异,找出形式上的标准,这将更有利于全面认识“已经”和“曾经”的差异。我们拟在马文的基础上,对“已经”和“曾经”的差异做进一步辨析。

一、“已经”和“曾经”所表示的时间意义

“已经”和“曾经”都是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究竟表示什么样的时间意义,却有不同的看法。陆俭明、马真(1985)将“曾经”归入“定时时间副词”的“表示过去时”小类,“已经”归入“不定时时间副词”的“表示已然”小类。定时时间副词“只能用来说某一特定时间里完成或发生的事”,不定时时间副词“可以用来说不同时间里完成或发生的事情”。马庆株(2000)将二者都归入时间副词的“先时”小类。张谊生(2005)采用多层次划分时间副词小类的方法,将“曾经”归入“表时副词”中“时体副词”的“有定副词”小类,将“已经”归入“表时副词”中“时体副词”的“无定副词”小类。学者们将“已经”和“曾经”归入不同的小类,说明已经认识到二者的差异;归类、命名不同,又说明对二者的意义认识不同。而认识不同,主要是因为确定的分类标准不同。

杨荣祥、李少华(2014)强调,给时间副词划分小类,一定要从“时间意义”出发,要把时间副词表示的时间意义与汉语时间表达系统结合起来,联系汉语里其他表示时间意义的成分如时态助词(“了”“着”“过”)、动词的内在时间过程,看各个时间副词所表达的时间意义的特点。据此,杨、李文将时间副词分为四个基本类十一个小类,“曾经”和“已经”分别属于“先时”基本类的“绝对先时”和“相对先时”两个小类。绝对先时副词的时间意义特征是[+时位](标明动作行为或事件的时间位置)、[+参照时间前]、[+说话时间前](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参照时间前,同时也是说话时间前);相对先时副词的时间意义特征是[+时位]、[+参照时间前]、[±说话时间前](表示参照时间不仅可以是说话时间,还可以是说话时间之前的某个标明的特定时间,还可以是说话时间之后的某个标明的特定时间)。据此,“曾经”和“已经”的时间意义差别就在于:“曾经”只能表示说话时间之前的动作行为或事情,“已经”既可以表示说话时间之前的动作行为或事情,也可以表示说话时间之前的某个特定时间之前的动作行为或事情,还可以表示说话时间之后、某个特定时间之前的动作行为或事情。可见,陆俭明、马真(1985)和张谊生(2000)提出的二者存在“定时”与“不定时”或“有定”与“无定”的差别,都是很有见地的。

那么,“已经”和“曾经”的时间意义差异能不能从语法表现上得到验证呢?

二、“曾经”“已经”与“了”“过”“着”共现的差别

时间副词在汉语的时间表达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汉语的时间表达系统,以往学者有许多很好的论述,大家都公认,时间副词和时态助词(“了、着、过”)是现代汉语时间表达系统的最重要内容,如杨荣祥、李少华(2014)就认为:“任何语言都有时间意义的表达,但不同语言运用的手段是不同的。汉语的时间意义表达与印欧语不同,在汉语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时间表达手段是运用体助词和时间副词。”而且,我们注意到,时间副词与时态助词往往共同作用于句子的时间意义表达。但是,作为时间副词的重要成员,“已经”和“曾经”对时态助词“了”“着”“过”的选择有明显的差别,表现在:

2.1“已经”“曾经”与“了”共现的差异

“已经”可以与“了1”“了2”共现,“曾经”只能与“了1”共现。例如:

据李少华(2004),在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以下简称“语料库”)中,“已经”共出现9724次,与“了”(包括“了1”“了2”)共现多达5622次。“已经”与“了”共现有四种格式:(一)“已经+V了+NP”,2562例;(二)“已经+V+NP+了”,1053例;(三)“已经+V了+NP+了”(只算与“了”共现一次),118例;(四)结句的“已经+V了”,1889例。格式(一)中的“了”肯定是“了1”,格式(二)中的“了”肯定是“了2”,格式(三)中的前后两个“了”分别是“了1”“了2”,格式(四)中的“了”,有些能够判断是“了1”,大部分是“了1+2”。例(7)—(10)分别为格式(一)—(四)。

“曾经”不能与“了2”共现,只能与“了1”共现。例如:

在上述语料库中,“曾经”共使用1025次,与“了1”共现只有53例,不能与“了2”共现。“已经”与“了”(包括“了1”“了2”)共现的比例为1.7∶1,“曾经”与“了”(只有“了1”)共现的比例为20∶1。可见,相比于“已经”,“曾经”与时态助词“了”共现是不自由的。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共现”,是指“已经”“曾经”分别和“了”在同一个谓词性句法结构中同时出现,共同表示整个谓词性句法结构的时间意义,并且和“了”都作用于同一个动词。例如:

例(12a)“已经”和“了1”在同一个句法结构“已经绽开了芽苞”中同时出现,并且共同表示该句法结构的时间意义,“已经”和“了”都作用于句法结构中的动词“绽开”;例(12b)“已经”和“了2”在同一个句法结构“已经拦住他了”中同时出现,并且共同表示句法结构的时间意义,“已经”和“了2”都作用于句法结构中的动词“拦住”;例(12c)“曾经”和“了1”在同一个句法结构“曾经忍受了……”中同时出现,并且共同表示句法结构的时间意义,“曾经”和“了1”都作用于句法结构中的动词“忍受”。而例(13)不是共现:例(13a)“已经”作用于“洗得露了白色的经纬”,“了”作用于动词“露”;例(13b)“曾经”作用于“使龚大平产生了一秒钟的感动或震动”,“了”作用于动词“产生”。下文所说的“已经”“曾经”与“过”“着”共现与此同。

2.2“已经”“曾经”与“过”共现的差异

据《八百词》:“过:〔助〕表示动态的助词。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毕……后面可以带语气助词'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动词前可以加副词'曾经’。3.形容词带'过’,一般需要说明时间,有同现在相比较的意思。”其实,第3项与第2项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形容词前同样可以加副词“曾经”。据此,孔令达(1986)将动态助词“过”分为“过1”“过2”,分别大致相当于《八百词》的第1项和第2项。根据我们对语料库的调査,“已经”只能与“过1”共现,共现时,句尾多带“了”,不带“了”的句子可以补上“了”而基本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这个“了”是“了2”,因为如果“V过”后面带宾语的话,“了”都在宾语后。也就是说,“已经”在与“过1”共现的同时,还可以与“了2”共现。“曾经”只能与“过2”共现,句尾不能带“了”。例如:

2.3“已经”“曾经”与“着”共现的差异

“已经”“曾经”都很少与“着”共现。在语料库中,“已经”与“着”共现只有73例,“曾经”与“着”共现只有14例。二者与“着”共现虽然都不多,但是差别明显。《八百词》列了助词“着”的六种用法:“〔助〕表示动态的助词,紧接动词、形容词后。动词、形容词和'着’的中间不能加入任何成分。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用在动词后,动词前可以加'正、在、正在’,句末常有'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动词、形容词前不能加'正、在、正在’。3.用于存在句,表示某种姿态存在……4.动1+着+动2构成连动式……5.形+着+数量。6.动/形+着+点。用于命令、提醒等。”“已经”可以与前四种用法的“着”共现。例如:

而“曾经”只有5例与“着”的第二种用法共现,9例与第四种用法共现。例如:

“已经”“曾经”用在“动1+着+动2”前,不能算是与“着”共现,因为“已经”“曾经”是作用整个连动式“动1+着+动2”,而“着”只是作用于“动1”。“曾经”与“着”的第二种用法共现,是很受限制的,一般要求句子中有表示过去时间段的成分出现,“着”所表示的“状态的持续”一定是在这个过去时间段内。如例(20a)有明确的表示过去时间段的词语“在她丈夫活着的时候”,例(20b)用状语“长久地”表示时间段,例(20c)中“在考场里”是以前的事情。而“已经”与“着”的第二种用法共现没有这样的限制。可见,“曾经”与时态助词“着”共现虽然不是绝对不可以,但只能与一种用法共现,而且很受限制。

三、“曾经”“已经”其他的分布差别

除了与“了”“过”“着”共现存在明显的差异,“曾经”“已经”还有一些句法分布上的差别。

3.1与否定形式共现差别

在我们调查的语料库中,没有见到“曾经”与否定形式共现的用法,而“已经”可以。例如:

例(22)是“已经”修饰带“不”的否定形式,例(23)是修饰带“没(有)”的否定形式,其中“没(有)”有时候是动词,有时候是副词。根据我们的语感,“曾经”不是绝对不能跟否定形式共现,但很不自由,所以语料库中没有见到。下面这样的句子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这类句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这些句子中必须出现表时段的词语;其次,这样的句子通常只能作为背景句,往往是用来和“现在”对比的。

3.2与“在VP”共现差异

“已经”可以修饰“在VP”,但“曾经”不能。其中“在”是表进行意义的副词。例如:

3.3“已经”修饰“形容词+了”,“曾经”修饰“形容词+过”

“已经”“曾经”都可以出现在形容词前,但不自由:形容词都不能是光杆的,这跟它们出现在动词前是一样的。出现在形容词前的条件主要有两项:一是形容词前还必须有程度副词,这一点是二者相同的,只是“已经+程度副词+形容词”更为常见,“曾经+程度副词+形容词”比较少见。例如:

二是“已经+形容词”后面一般要带“了”(即使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也往往要加“了”),而“曾经+形容词”后面通常要加“过”(以及别的附加成分),否则不成句。例如:

四、“已经”“曾经”语法表现差异的语义解释

以上两节所述“已经”和“曾经”与“了”“过”“着”共现的差异以及其他句法分布差异可以归纳如下表:

表一“已经”和“曾经”的语法表现差异

“已经”“曾经”的语法表现差异,可以印证马真(2003)对这两个时间副词的意义解释,即“已经”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曾经”具有非延续性和非有效性。下面我们对二者的语法表现差异进行语义解释。

4.1关于“已经”“曾经”与“了1”“了2”“过”“着”共现

“已经”“曾经”与“了1”“了2”的共现情况不同,从语义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受到了“意义相容”规律的限制。“了1”“了2”表示的时间意义是不一样的。关于“了1”“了2”的差异,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此不赘述。我们认为,作为时态助词,“了1”蕴涵的时间意义是:参照时间之前某一起点到参照时间为止的时间段,“V了1”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在该时间段实现并完成;“了2”蕴涵的时间意义是:参照时间之前某一起点开始一直延续到参照时间的时间段,没有明确的终点,“S了2”表示事件在参照时间之前已经实现,但到参照时间仍在延续。也就是说,“了1”蕴涵的时间意义是截止到参照时间为止的,过了参照时间,就不具有有效性和延续性了;而“了2”蕴涵的时间意义则具有延续性,当然也就具有有效性。“已经”“往往含有'所说的事情或情况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事实,其效应与影响一直作用于那个特定时间之后’的意思”。因为“事情或情况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事实”,所以“已经”能够与“了1”共现,“其效应与影响一直作用于那个特定时间之后”,所以能够与“了2”共现。“曾经”只表示过去的经历,其时间意义是“过去一度如此,现在不如此了”,所以只能与“了1”共现,不能与“了2”共现。

根据孔令达(1986),“'过1’表示动作完毕,不受任何时间的限制,既可以用于过去,也可以用于现在和将来”。这种意义正好与“已经”表示的时间意义相匹配,“已经”表示的时间意义既可以是过去已经完成实现的,也可以是延续到现在甚至是将来的。而“'过2’表示曾经有某事,它总是同过去时间相联系”,这正好与“曾经”表示的时间意义相匹配。这就是“已经”只能与“过1”共现、“曾经”只能与“过2”共现的原因。

“着”的语法意义已见前引《八百词》,其表示持续、进行的意义,“曾经”难以与之匹配,而“已经”因为具有延续意义,所以能够与之匹配。

4.2关于“已经”“曾经”与否定式、“在VP”等共现

我们知道,否定式表示的意义具有恒常性和延续性,比如说“他不学习”,那一定是从说话时间之前开始到现在都处于“不学习”的状态;“他没去北京”,那一定是到现在仍然处于“没去北京”的状态。“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跟“现在”是相对立的,所以在无特定条件情况下它不能与否定式共现,而“已经”表示的时间意义具有延续性和现实性,所以能够与否定式共现。

“在VP”表示动作行为持续和进行,总是和“现在”相联系,所以“已经”能与它共现,“曾经”则不能。

至于“曾经”总是与“形容词+过”共现,那是因为单独的形容词总是表示恒常的延续的性质状态,如果要表示状态变化,必须通过外在的时间性标记才能实现。而“曾经”只与过去时间相联系,所以在与表示状态变化的形容词共现时,必须在形容词后面加标记过去时间意义的“过”。“已经”表示的时间意义具有延续性和现实性,所以修饰形容词时,一般需要在句尾加“了”,这个“了”只能看作“了2”或“了1+2”。

五、结语

如何把握汉语虚词的意义,这是学界一直在努力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虚词的意义必须通过语法分析获得。确认虚词的意义,一定要能够得到语法表现方面的印证,反过来,不同虚词的语法表现差异,一定与其意义的不同有关,只有通过语法意义和语法表现的相互印证,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各个虚词的特征。

(原文刊于《汉语学报》2019年第3期,作者:杨荣祥,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