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367【半坡摆谈】晴空鹤∥川东那些形象的民间语言(下)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7-16

川东那些形象的民间语言(下)

(接上一期)

7.婚恋嫁娶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互一瞥,低眉顺眼,就开始了。“桌上大碗重小碗,桌下大脚压小脚”,就真可戏了。及至“心心相印”,婚礼上一句爱到“一个老白了胡子,一个老掉了牙齿”,那就是爱的誓言了。

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没有隔夜仇”。当然,男人作为一家之主,凡事要有主见,莫当“耙耳朵”成为“妻管严”。见异思迁的,总认为“家花没有野花香”,可千万要记住:“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喜新厌旧只适合于它物,对于婚姻,“千好万好,还是原配的好”。

偶尔会听到句俏皮话:一个男人,年轻时没人叫你“尖脑壳”,老年没当“烧火炉儿”,你就真完了。在川东,这两个词分别指婆娘(媳妇)偷汉子、儿媳与公公拉扯不清,那前提是年轻时有了媳妇生了儿子,并且儿子长大成人又结婚快生子了。要不,香火就断在自己手中,“不孝在三,无后为大”,谁愿意呀!

8. 人际关系

“他们两老表,亲嫡嫡儿的。”一听这话,大家就清楚:两老表可有二分之一的血亲关系,并且目前相处得胜似兄弟。看看,一个“亲嫡嫡儿”,说了多少内容!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那关系,还用说吗?

“那俩啊,好得穿一条裤子。”很明显,他们只是刘关张的铁哥们,与血缘不靠边儿。这种关系能持久最好,可一旦翻脸,“蜂糖罐儿打烂了”,那就真的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谁都知道对方的根根底底,那杀伤力啊……

9.事态发展

事情还没开始,有人就叫苦连天了。于是,旁人一句“黄瓜还没起蒂蒂儿”,你定会明白苦还在后面呢。

行事过程中,有经验的人会分清主次抓重点突难点“打蛇打七寸”,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事后诸葛,人人都会。可在当时,谁都难明真相难采取十拿九稳的措施。你还想夸耀你的英明吗?真是的,“蛇过了打一棒”“水都过了几秋了”“黄花菜都亮了”,有什么用呢?

老人们常会说,做人要知道轻重做事要量力而为,“是啥子虫虫儿就钻啥子木”“没得五山斧莫砍六山柴”,更莫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天鹅肉”;可事情发展,也要令人惊讶的:明明世代贫困是“墙上的团鱼(鳖)——四脚无靠”,经过努力竟中了大奖上了大学,真是哪辈子“埋了歪屁股坟”“祖坟冒烟”了。

10.人物勾勒

小时候捉过泥鳅,其滑无比:很难露面;即使露面,水里一潜、泥里一钻,你便头痛了;你把搅泥浑水可摸到鱼,但绝对摸不到泥鳅;掘泥现出了泥鳅,你捉它头它尾退了,捉它尾它前溜了,捉它身它一挣扎就掉了。因此,要是谁说你“滑得像泥鳅”,你就大可骄傲一番了:为人圆滑、左右缝源,做事机警、绝不吃亏,高人啦!不经历世间磨练,哪能达到如此境界?至此,你还会去计较它多带贬义常含恨意吗?

有人表面老实骨子里却奸滑得很,“憨鸡公戳米头子”,简直是一针见血。

蓬头垢面、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一直是叫花子的定位。他们除了可怜,更多的是可恶:形象猥琐、好吃懒做、毫无自尊!于是,风餐雨宿、衣食无保的女人、孩童,人们称之为“叫花婆儿”“叫花儿”。这称呼,女人间吵架使用,就是对对方十二分的诅咒了;要是再配上“烂娼妇”,那恶毒就远远超过男子掘人祖坟;男人称呼自家人,则表达了一个男人为自己无法为妻儿创造美好生活而深入骨髓的痛。

“心里乐开了花”,多大的喜啊;可心里“毛焦火辣”“像猫抓一样”“像热锅上的蚂蚂儿”,那逐渐加深的焦急,那由内而外、由莫名其妙到目标明确的心忧,就活灵活现在你眼前了。

11.描述生活

“白盛盛儿”表明白的无以复加,远远胜过“施粉则太白”,还白得令人舒服;“胖礅礅儿”多用于男孩儿,他那肉嘟嘟的脸不但不令人讨厌,大家还从心底里感到可亲呢,就像一个人长得“肥头大耳”给人憨厚、可靠,恰如“傻乎乎”,傻却令人舒心又揪心!一旦换成“傻兮兮”“傻得透顶”,就只有傻得可怜了。

如果夜间赶路,不管是明月高挂还是火把在手,你千万看清路,“天上明晃晃,地上水坑凼”嘛。

看看这些叠词,其中情感,何其深矣!

12.丧葬殡仪

与其它地方相比,川东农村的丧葬语言没有多大差别,如人过世了称为“走了”“解脱了”,随后有“守灵”“哭魂”“入棺”,殡葬程序是抬棺出门前面有法师“开路”,亲友好友“送他最后一程”“上山”,接下来是“守孝” 。

在“守灵”的那段时间,“孝子是狗头,见到狗都要磕头”,身心累极,可想而知;在“守孝”的三年里,“孝子三年不上席”,可见古人对“孝”文化的推崇备至。

13.伦理道德

民间的辈份讲究,比官场的排序更有趣:“父母在,不远行”,古之孝,可见一斑。“摇篮里的爷,拐杖上的孙”,辈份与年龄不一定同正步;“为老不尊,遗祸子孙”,后辈“以样学样”只是一个方面,那恶劣的影响,可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14.饮食养生

农村人的饮食,自有讲究,其间的养生,颇值玩味:“青菜萝卜豆腐汤,样样都吃身体壮”“看饭下菜,量体裁衣”“莫喝卯时酒,莫骂酉时妻”“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5.工作学习

工作不会?“依葫芦画瓢”嘛;不知道路?“嘴是江湖脚是路”,凡事多问问,经验很重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人劝,得一半”;同时,还必须多思考,“师傅请进门,修行靠各人。”当然了,古时交能不便,工作学习找近处,“远走不如近爬”。当然,创新也很重要,“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窍门”。

三、发展趋势

川东这些农村俗语,绝大多数没有文人典故那般曲折,也没有哲人理论那样高深。它只求浅显、形象,往往几个字一组合,就形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其中的理儿,还需细说吗?其发展,呈现几种趋势:

1.“孝子三年走霉运”等缺乏科学依据,只在口头流传但没实际意义了。

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时代环境、社会保障等已经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改变,其理儿正淡出人们的视野。

3.岁月漫漫,“脚封边”等词正逐渐消失;随着普通话的全面推广,“哈戳戳”等词又被其它词取代。

4.近年来,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好多甚至是再下一代都在外生活,家乡语言能记能传的甚少,有些小孩子十几岁了连家乡话都不会讲不会听了。长此以往,川东语言在这部分“新川东人”心中消失的可能性就来了。这虽是少部分,却令人担忧。

使用这些俗语时,我们要认真研读,分清真伪摒弃糟粕,让农村俗语传承下去又与时俱进,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