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的房间》:有些东西一直到在,只不过有时候会被忽略

 影视资讯梦工厂 2020-07-16

生命有多么的重?比任何事物都重。生命有多么的轻?比一片羽毛还轻。有些伤痛是无法抹平消失的,只是会被覆盖。当有一天,你不经意间触碰一下,你会发现那依旧疼痛。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关于心理学的电影,影片中对生活,生命等做出了很深刻的描述,让人看了之后总会产生一些感悟,这部作品叫做《儿子的房间》。

这是一部意大利的作品,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次看的时候或许会感觉到无法代入自己的情感,甚至会犯困,就像本人第一次看的时候,当时并没有仔细看,但是后来无意中回想起来,发现自己似乎忽略了很多,忽然来了兴趣,反复的认真的看了几遍。

故事讲述这样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乔万尼是一位心理医生,每天给各种人看病,了解到不同人的生活和痛苦,妻子在报社工作,温柔体贴。姐姐艾琳活泼开朗有着自己的男友,弟弟安德烈是一位优秀的孩子。

一家人十分的幸福,他们似乎没有生活上的困苦,但是有一天弟弟安德烈因为潜水而溺亡,一个年轻的生命的消逝,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三人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愧疚,痛苦与思念之中。

这部剧对于生命这个问题提出了很深刻的思考,就像是丈夫的那些病人,他们似乎总是面对着生命带来的责难,身为心理医生,他同情他们,却不会因此感觉到哀伤或者恐慌。因为这与他无关。

但是当自己的儿子死亡,还是因为自己没有陪他去晨跑而间接造成的,这让丈夫充满了自责,恐慌与愧疚。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如同病人们的经历对于他来说很轻,但是自己儿子的生命对于他来说很重。

整部作品的色调以及环境渲染都始终处于一种让人感觉有些压抑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开始无法看下去的原因。整部影片十分简洁,没有什么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因此显得更加的真诚而深沉。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压抑的近乎窒息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在面对生命的流逝的过程中感觉的更加的真切,而最后因为那一丝希望,使得整部作品画风一转,如同黑夜突然散发出一丝光亮,希望的光亮。

影片通过安德烈的死亡作为分界线,使得事情发生前后的家庭生活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妻子终日以泪洗面,丈夫也压抑着心中的自责。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一开始妻子对丈夫是有怨气的,但是妻子知道丈夫同样悲伤,因此没有过多的言语,却依旧无法掩盖自己怨气的流露。

丈夫依旧工作着,但是对待工作,对待病人的态度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因为他生活美满所以能够耐心的倾听病患们的话,但是后来他却无法听下去,因为每每听下去就会更加的悲痛。

整部作品的风格就是平淡,不管是欢乐还是悲痛,表现的手法依旧是那么平淡,没有大声的挣扎,只有眼神中那无声的交流。然而看似平静的平淡下却暗藏汹涌,只不过每个人都在压抑自己。

影片最后,一个女孩的到来让一家三口重现获得了快乐,这个女孩是安德烈的女友,她的到来似乎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光明,他们在这个女孩的身上看到了安德烈,或者说看到了光明与希望。

女孩和这个家庭度过了一段充满美好的时光,最后三人送女孩坐上了回去的大巴。他们送别了女孩的同时也送别了伤痛,一家三口走在海边,不时的回头望向女孩乘坐的大巴渐渐远去。

此时音乐缓缓响起,色调也从那种压抑开始变的欢快,变的充满了光亮。表现出一家人已经从失去儿子,失去弟弟的悲伤中走了出来。所有的自责,逃避,都渐渐的变淡了。

逝者永远的沉在人们的心底,但是希望总是会从心中升起。就像伤痕永远不会消失,每每抚摸到它依旧回想起曾经的悲伤,只是不会再那样浓烈,但永远不会消失。

整部作品质朴平淡,表演细腻,将绝望哀伤与希望欢乐两种相对立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张弛有度,最大限度的将观众的情感带入其中,细致的刻画了人物在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所表现出的不一样的情感。

其实这是对于主人公们一段心路的描写,也是带我们体验一番心路历程。自我救赎的方法永远不是放弃,而是敞开心扉的去接受,拥抱爱与希望。最新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