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掉1260万学区房:一位母亲的舍与得

 坚持最后5分钟 2020-07-16

本周公司内最令人惊诧的消息莫过于同事芳菲实现了财富自由,她卖掉了北京西城区60多平的学区房,一次性入账1260万,然后她决定逃离北京,去老家附近的厦门定居,芳菲说计划了这么多年,筹备了这么多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了。

卖掉1260万学区房:一位母亲的舍与得

芳菲是怎么如愿以偿的呢?

她和学区房的前世今生

2004年芳菲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北京一家知名医药公司,毕业的第二年有同事为了能住得距离公司近,拉着芳菲去最市中心的西城区看房。

房价一平8000元,对当时的芳菲来说并不便宜,她寻求父母支援付了首付,贷款买了房子,只想着住市中心去哪里上班都方便,从没考虑过房子的增值问题。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芳菲结婚生子,孩子三岁,由于能力出众和足够努力,她连续三年拿下公司销售冠军,年薪50万,过上了标准的北京白领生活。

但是所有的高薪背后也意味着高强度的付出,她几乎每天都忙于工作,平时出差、加班、开会都是家常便饭,压根没有时间陪女儿,在福州县城生活的爸妈也不愿意来北京,他们习惯了南方温和的气候和新鲜的空气。所以她一直有离开北京的念头。

所有人都羡慕她早早给孩子买了学区房,坐拥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但是大概一直住在市中心,她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而且多年忙碌的工作让她意识到再好的学区房也没有陪伴重要

妈妈和孩子在海边玩耍

眼看着她当年80万买的房子可以卖到1200多万了,她和老公一商量就挂到了地产中介,没想到1200万的房子不到一周就卖掉了,芳菲和老公都惊讶坏了,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太疯狂了

而他们则计划好了未来新的生活,回厦门买一套大房子,给孩子好的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陪伴,她和老公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平时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和老人,人生苦短,何必非要困于一线城市的“老破小”呢?

没想到她的选择引来了很多羡慕,也带来不少质疑,大部分的争议声都围绕学区房展开。

卖掉学区房的争议声:

第一种声音

我的老板一位在北京拼杀多年的前辈认为我同事会后悔的,卖掉北京的学区房等于放弃了北京良好的教育资源,放弃北京户口的优势,以后孩子想来北京还要重头开始,孩子会埋怨她的。

而且对年轻人来说努力拼搏才是最准确的选择,如果年纪轻轻就选择安逸以后也会后悔的。

因和名校挂钩,多地学区房遭哄抢

第二种声音

人生苦短,何不及时享受生活?

北京生活、工作压力大,离开北京去厦门是一种智慧的活法,厦门风景秀丽,气候温和,还有全国最美丽的厦门大学和很多人来了就不想走的鼓浪屿景区,选择厦门定居是很多人羡慕的生活方式。

现在随着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逃离北上广的人越来越多,南方城市成了不少人理想的选择。

第三种声音

国内的家长对教育空前焦虑,为了买一处学区房很多家庭不惜倾家荡产,但是学区房未必就能带给孩子美好灿烂的未来。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买学区房才对孩子最好

北京市内两套单价19万的学区房,显示已成交

在大家的争议声中我才发现不光是北京,全中国的学区房房价都居高不下。北京西城区1000万左右一套的老破小,最近每天都能成交8-10套,天津市中心的学区房价格8-15万不等,厦门的房价也涨到了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步。

即使像我同事这样,手握1200多万现金也未必能买得起厦门好地段的大房子和最好的学区房。

学区房的价格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同事芳菲的心声:

芳菲从小就喜欢厦门,她在手头有钱有选择权的情况下选择厦门,因为喜欢厦门新鲜的空气,温和的气候,漂亮的风景,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想慢下来,好好陪伴孩子和父母

很多人对她卖掉学区房表示惋惜,她却表示一开始买房就只为居住,没想着赚钱,也不觉得好学区一定能赋予孩子更多成功的机会

她能理解很多家长拼命买学区房的心情,毕竟好的学区对应的学校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学习氛围,但是她和老公比较佛系,觉得孩子健康快乐最重要。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一套学区房并不能替代所有,卖掉一套老破小的学区房,换到美丽的厦门,对孩子不一定是坏事

她北漂多年,晚婚晚育,一直为工作忙碌,虽然收入不低,但是时常会迷茫,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不一定非要逗留在一线城市,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乐趣,她想活得轻松一点,洒脱一点。

卖掉1260万学区房:一位母亲的舍与得

美丽的厦门海边

写在最后

作为同事我非常认同芳菲的理性,也很羡慕她能离开北京定居美丽的厦门。可惜,在北京的我既没有高薪的工作也买不起几百上千万的学区房,更没有离开北京的勇气和底气,只能祝福芳菲,相信定居厦门后,她的孩子也会慢慢爱上妈妈选择的城市。

身在北京,见证过太多因买房倾家荡产或因卖房一夜暴富的故事,对于学区房我有一些自己的观点

1、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是否购置学区房,学区房确实有学区的优势,如果真的家财万贯可以考虑。

比如我一位同事买了北京实验二小的学区房,看她的女儿开运动会都去鸟巢体育场,平时孩子的课程也很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感觉见识确实不一样。

不过学区房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购买前需谨慎。最好是兼顾大人上班和孩子上学才实用,像我一位同事斥巨资买了北京东城区的老房子,十万左右一平,房子就在她媳妇单位附近,两个孩子也可以就近读比较好的学校,这样就实现了一举两得,而不是纯粹为了孩子的教育。

父母为孩子的进步而鼓掌

2、不必因买不起学区房而焦虑,对于孩子的教育量力而行。

现实生活中买不起或者不屑于买学区房的家庭大有人在,家长要有平和的心态。毕竟即使买了学区房也不过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起点,教育之路还很长很长,而不买学区房,我们也可以坚持对孩子的陪伴和持之以恒的教育。

同样的学区房,有同样的老师教,学生们还是千差万别,学区房并不是成才的唯一决定因素,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绝不仅仅考一所好学校那么简单,家庭教育远胜于学校教育。

3、再好的学区房都不如家里的书房。

作为一名佛系妈妈,我一直认为再好的学区房都不如家里的书房。从小坚持亲子阅读,陪伴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卖掉1260万学区房:一位母亲的舍与得

妈妈带孩子领略阅读的乐趣

除了阅读习惯、父母为人处世的原则、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与其拼命追求很难够得到的学区房,不如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飞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频繁,我们的孩子面临的社会环境也比较复杂,常看到有的孩子因学习压力大做出极端行为,尤其是名校,学习压力大、攀比严重,未必适合所有的家庭和孩子。

作为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孩子的身心健康更要重视,家长一定要留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多陪伴孩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卖掉1260万学区房:一位母亲的舍与得

一对母女在厦门的海边玩耍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个家庭也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方法,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卖掉北京的天价学区房去厦门定居,换一个城市换一种节奏去生活,芳菲的选择是一个母亲的舍与得,祝福她,我相信她做出的也是对她和孩子最好的选择。

互动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