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又名《命自我立》, 是明朝思想家袁黄的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的教育书籍。书成于公元1602年,全文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分来讲解“命自我立 积善得福”改变命运。 立命之学篇‘立命’,就是说命运通过行善积德是可以改变的,本篇立命之学就是袁了凡先生将自己如何改变命运的事告诉他的儿子以及后世子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则可以趋吉避凶,改变命运。
袁了凡先生母亲在小时告诉他去学医不要读书,说学医可以救命赚钱是父亲的遗愿,但后来袁了凡遇到了一位孔先生的高人会算命,把袁了凡一生能考到多少功名,没有儿子,活到多少岁这些大事算得很准,袁了凡就认为人一生的命运皆在定数当中不可改变,因此就别无他求。
后来袁了凡遇到一位真正的高人云谷禅师说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三观,云谷禅师说”只有平常之人会被定数所拘,有两种人不会被命数所拘,一种是极善之人,一种是极恶之人。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佛经里说:一个人要求富贵就得富贵,要求儿女就得儿女,要求长寿就得长寿。富贵儿女等命里没有的通过积善也是可以改变的求得到的。 改过之法篇改过就是要发诚心忏悔过去的罪业,向古人学习,精进改过
云谷禅师说春秋的诸大夫见人的言行举止,已经知道其吉凶祸福,所以改过者要发三种心:一为耻心,二为畏心,三为勇心,具足以上三心有过就改,一心忏悔,七日,十四日,一月,二月,三月坚持不懈地诚心忏悔,则肯定会有很大的功效。 积善之方篇 忏悔完业障以后还要积累福德资粮,那就是积善,具体行动起来,就是积善之方。
易经上说:积善的家庭,一定会有很多福份喜庆的事。“中国积德第一人,就数山东孔圣人,世代子孙七十三代都兴盛,因为孔圣人有德行,福荫利子孙“并列举了古人的十种善事,行此十善事就可以余德长久,福报绵长。 谦德之效篇 积善是让福报增上之方法,这里说了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易经谦卦上说:天之道,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这样看来,天、地、鬼、神、人、都看重谦虚的一面。易经上六十四卦,所讲的都是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教人做人的方法。每一卦爻中,有凶有吉,凶卦是警戒人去恶从善,吉卦是勉励人要日新又新,唯有这个谦卦,每一爻都吉祥。书经上也讲:自满,就会遭到损害,自谦,就会受到益处。我好几次和许多人去参加考试,每次都看到贫寒的读书人,快要发达考中的时候,脸上一定有一片谦和,而且安详的光采发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样子。造命的权在天,立命的权在我,只要肯努力,多做善事积阴德什么福报求不得呀? 袁了凡听了云谷禅师的话恍然大悟,发愿要行三千件善件用功薄格记录下来,后来终于圆满了善行,改变了命运,做官做得很大,命里无子也有了儿子,用亲身经验证明了通过行善积德命自我立,命运可以改变的道理。 |
|
来自: 昵称32353910 > 《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