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略历,就是三国时魏国的景初历

 风声之家 2020-07-16

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今天

来自专辑

西方伪史

一、有关儒略历的历史均系伪造

据说,欧洲历史上的第一部历法----儒略历,是由希腊天文学家索西戈奈斯于公元前150年前编制并带到埃及的。凯撒大帝进入埃及后,因为与埃及艳后的一段艳遇,被引进到了罗马。这部历法,一直使用到了1582年,才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格里历取代。

据说,格里历是意大利医生利里奥于1576年提出的方案。一个没有正规的天文台、没有丰富的天文历算资料、没有强大的合作团队的医生,是如何搞出先进的历法改革方案的?这姑且不问。

格里历取代儒略历的原因,说出来都丢人:欧洲人跑到时间前面太远了。例如,牛顿出生于格里历1643 日,按儒略历为1642 12 25 日。英国使用儒略历直到1752年,也就是说,牛顿一辈子生活在儒略历中。这位大天文学家,可知道他一直走在时间前面?

格里高利十三世宣布历法改革方案是:1582104日的下一天,直接进入1015日,欧洲历史上,就此空白了10天时间。

      所谓的俄历,就是儒略历。据俄罗斯历史学家维克多·V·瑞布里克《世界古代文明史》:

“(儒略历)这种历法在欧洲一直沿用到公元16世纪末期,在俄罗斯则直至1918年。”

     我们知道,著名的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历19171025(公历117),这就是说,误差累计至13天。

     现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算。

     儒略历,一年365.25天,每4年闰1天。

     今日公历,一年365.242198天,我们取365.2422计算。

     那么,实行儒略历,

          1、每年会透支0.0078天:

0.25– 0. 24220.0078

           2、透支1天时间,需128.205年:

1 ÷ 0.0078= 128.205

           3、透支13天历时:

128.205× 13  1666.67

           4、以1917年计算,那么,儒略历的元年应该是:

1917 1666.67年﹦ 250年左右

如果以儒略历元年为创制时间,应该是在中国三国末的 250年前后,比所谓古希腊天文家索西戈奈斯晚出生约400年,比凯撒大帝晚出生约300年。

总之,无论如何,也与凯撒大帝无关,因此,儒略历云云,纯属附会出来的无稽之谈。

二、有关儒略历、格里历的几个问题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早就说过,凡是与“古埃及”沾边的欧洲古代史,均为伪史。2000年前,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一带,尚为茫茫大海。因此,托勒密王国、埃及艳后、亚历山大学派、亚历山大天文台等等,均为子虚乌有。毫无疑问的是,有关儒略历的历史均系伪造。

无天文台、无天文历算资料、无专业天文团队的凯撒历,到底从何而来?

格里历,同样是来路不明:无天文台、无天文历算资料、无专业天文团队的格里历,到底从何而来?参阅点击《利玛窦,一尊建立在沙漠上的洋牌坊

儒略历也好,格里历也罢,都仅仅只是阳历,即根据太阳运行规律编制的历法。

中国传统的历法之中,也有阳历,也是基于太阳运行规律计量一年的时间。中国历法中的阳历,其主要内容,便是中国几千年来人尽皆知的二十四节气。稍有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对编制、校对历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中国的天文学家编订历法时,所确定的岁首便是:冬至。从冬至这一天开始,二十四节气完成一个循环,便是一年。

那么,谁能给我一个答案:为什么儒略历、格里历为什么选择这一天作为11日,即岁首、元旦呢?

谁能告诉我,这一天是一个什么神秘日子?

如果说不出这一天的来历,儒略历、格里历便成了北非沙漠的楼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三、儒略历与中国的景初历

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丕废黜汉献帝,自己当了皇帝。

几年后,曹丕病故,他的儿子曹叡即位,这就是魏明帝。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新的王朝建立后,必须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应人。

曹丕在位时间太短,许多事情没来得及做,只能由他的儿子来做。《三国志·明帝纪》:

“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改太和历曰景初历。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虽与正岁不同,至于郊祀、迎气、礿祠、蒸尝、巡狩、田、分至启闭、班宣时令、中气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

《宋书·礼志》:

“青龙五年,山茌县言黄龙见。帝乃诏三公曰:……今推三统之次,魏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考之群艺,厥义彰矣。改青龙五年春三月为景初元年孟夏四月。”

《资治通鉴》卷七十四:

“景初三年己未(公元二三九年)……十二月,诏复以建寅之月为正。”

根据五行,魏为土德;根据三统,魏为地统;又根据“夏以十三月为正,法物之始,其色尚黑;殷以十二月为正,法物之牙,其色尚白;周以十一月为正,法物之萌,其色尚赤”,曹魏颁行了新历。

上述内容,简而言之:

1.自景初元年即237年起,施行新历。

2. 将景初元年的三月改称为四月,即:以建丑之月十二月,作为正月。

3. 一切生产生活秩序,均以二十四节气为准;对专业的历法编制没有任何影响。

这部历法使用的时间很短。二十八年后的265年,曹魏亡国,晋武帝司马炎登基的当年,便“改景初历为太始历”;而“以建丑之月十二月”则仅仅实行了三年,便因魏明帝驾崩而告终结。

在魏明帝景初年间的十二月,实际为今历的十一月。《三国志·明帝纪》:

“(景初元年)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己未,有司奏文昭皇后立庙京都。”

值得注意的是,十一月的冬至为壬子,且己未仍在该月。那么,新的一年即景初二年的正月初一,便与格里历(儒略历)11日一致了。

我们再做简单推算。

景初历以365.25天为一年。

237年为起始年,我们做一下简单推算。

1. 到公历1582年时,运行了1345年,因每年透支0.0078天,则累积透支:

0.0078 ×  1345  10.491

1582年实施格里历时,欧洲历史上,正好空白了10天时间。

2. 1752年,运行了1515年,则累积透支:

0.0078 ×  1515  10.605

这一年,英国实施格里历;这一年,英国历史上,正好空白了93日至13日,共11天时间。

3. 1917年,运行了1680年,则累积透支:

0.0078 ×  1680  13.104

这一年,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那一年。

四、曹魏遗民与历法西传

这部短命的历法,为何得以西传?

可能性很多,但是,最大的可能,应该与是曹魏的遗民西逃有关。

《资治通鉴》卷七十四:

“景初三年己未春,正月,懿至,入见,帝执其手曰:吾以后事属君,君与曹爽辅少子……是日,立齐王为皇太子。帝寻殂。”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将朝政托付给司马懿、曹爽的当天,驾崩。

自此,政归司马氏。自此,朝廷腥风血雨。

曹氏、夏侯氏等等人人自危,纷纷逃亡。其中的一支曹魏遗民逃至西亚某地建立政权,仍行曹魏正朔。

由于西亚地区无二十四节气,遗民中亦缺乏专业的天文人员和相关条件,无法理清景初历中的日、月、星历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无法继续按传统精确授时,索性舍去月历、星历,简化为僵尸一般的日历,即儒略历和后来的格里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