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李芝桂:上品山上的最后老者

 妙趣横生 2020-07-16


李芝桂:上品山上的最后老者


 上品山上的最后老者

  海珠,苦命人呀!熟悉他的人都这么说。

  海珠,老实人呀!熟悉他的人和不熟悉他的人都这么说。而我更多的却是阵阵酸楚、份份沉甸,欲语无言,欲哭无泪。毕竟,这是我的亲人,我的姨父。

  这是一位深山里的老者,一座偏远山村的最后坚守者。他的离去,固然会让一些人叹惋,而我则分明感觉到,最伤感的应该莫过于木讷寂寞的小山村,因为这位老人的离去,意味着这座村庄的消逝。

  上品山,名字好听,路不好走。记忆里,去一趟姨父家,得走走停停息息,翻山越岭,来回好几个小时。说是村庄,却并不集中,这个山梁上几栋房子,那个山坳里几栋房子,虽然彼此看得见,也叫得应,但真要走过去,却还得费上一顿功夫。

  山里的生活比较清贫,也十分不便。在村里读小学时,我班上就有几位同学来自上品山。他们一般都是周一清早从山里出来,带好一周吃的米、菜(炒萝卜干、炒黄豆等不易变质的干菜),五天里就借住在山下的亲戚朋友家,待周五下午再赶回山里。如此,周而复始,十分辛苦。记得,姨父领养的小表妹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就一直住在我家。

  终于有一天,国家深山移民政策的春风爬山过坳吹进了上品山。山民们东一家西一家,陆陆续续都搬下了山。整个偌大的上品山就剩姨父姨妈两位老人了。


  人少了,人气淡了,上山的路就更难走了。其实,姨父是非常渴望搬到山下住的。而且,在其家族几位老者的热心帮助下,他也曾经搬下来住过几个月。无奈,我的姨妈死活不肯下来,逼得我的姨父又搬回了上品山。姨妈死活不肯下山,劝也无效,众皆不解。其中缘由,我估摸表面上是在山上住了几十年,确实有非常深的感情,故土难离。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她长年累月生活在山里,早已丧失了与人群居的基本技能,下山根本无法适应,如其口无遮拦的习性就曾惹得村里很多人不舒服。

  姨父是个极其心善的人,也是个对姨妈百依百顺的人。如此,他们便依然住在山上,成了上品山的最后坚守者。同时,也成了我和家人时刻牵挂的对象。

  姨父大约是不识字的,也是不识数的。发现这个秘密大约是在我读小学四年级之后,小学四年级开始开设了书法课,学描红。那年春节,父亲要我尝试着写春联,我自是不肯的,怕村里人笑话,父亲也就没再坚持。而我姨父却抱来了一叠裁好的红纸,笑着说:“帮姨爹写,我家里没什么人去拜年,没人看笑话,只要红纸上有点墨就可以了。”我想想也是,于是手忙脚乱郑重其事地忙开了。姨父则兴致勃勃地站在旁边,一边瞧着一边指点着,嘴里还不忘一会儿说声“好!”如此这般,我以为姨父应该是识字的。几天后去他家里拜年,我一进门就急着去欣赏自己的“作品”。不曾想,姨父竟将本该贴在猪栏牛栏门上的“六畜兴旺”给贴到了房门上,让人忍俊不禁。


  由此,我忽然醒悟到,姨父应该也是不识数的。难怪他原来每次从矿上领回工资,就兴冲冲地来到我家,将一堆块票、毛票,甚至分票,全倒在饭桌上。然后笑眯眯地对我说:“来,来,考考你,告诉姨爹哪张是10块的,哪张是5块的,哪张是2块的?再告诉姨爹,这里一共有多少钱?答对了,奖你一块钱买糖。”如此简单而实惠的考试,我自是乐此不疲。记得,我每次一报完答案,他都是立马兑奖,从不迟疑。原来,他不识数呀,考我就是为了核对工资数目。

  姨父没干过什么大事,似乎也没什么本事。唯一的一幢老屋据说也是他父亲手里建的。虽说在村办小煤窑当过师傅,但钱没赚到几个,有次居然把下巴打穿了,送到县医院抢救,把全家人吓个半死。但姨父却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他个子矮小,满脸堆笑,和谁都开得起玩笑,聊得来。即使别人嘲笑,甚至带点欺负的味道,他也从不生气,结果反而弄得嘲人者自己都不好意思。他生活简单,平常也就抽几口自种的山烟,喝几碗自酿的米酒。有时喝高了,也唱几句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懂的山歌。


  山里更冷清了,姨父也更老了。终于,2007年的一天,80多岁的姨父倒在我二弟的怀里走了。姨妈也就不得不搬下山和我娘住在了一起。

  姨父走了,意味着上品山上最后一名老者走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最后一名老者不应该是你姨妈吗?在此,我要说明的是,如将老者名号安在我姨妈头上,村里很多人是不服气的,说不准我的母亲就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老者,在我们村里是尊称,一般指的是高寿、有点修养且受人尊重的人。我认为,我的姨父就是这样的人。


作者简介:

  李芝桂,1972年出生,曾用笔名阿贵,江西莲花人。曾在《散文百家》、《创作评谭》、《涉世之初》、《光华时报》、《当代社会保障》、《江西青年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百余篇(首)。出版散文集《行走微生活》。二十余岁时曾挂名江西省企业文联文学创研会理事、吉安地区作协理事。有作品入选《吉安地区文学作品选》、《散文百家十年精选》等多种选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