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岁少女一天写诗2000首?孩子不是神了,是毁了!

 刘飞宏33 2020-07-16

昨天,一个陌生的名字“岑某诺”空降微博热搜。

点开后,首先能看到的,就是一张个人简介:

14岁的女孩小诺,“全球华人青少年领袖学习创始人”。

小小年纪已经出版了两本诗集、一本小说。

听起来很厉害,像是“别人家的孩子”对不对?

别急,接着往下看,你会发现这个简介的不对劲:

小诺的成就不仅是出了三本书,还有超强的创作力。

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

不仅在四次演讲比赛获奖,还是“宇宙超能力品牌创始人”!

每天能写诗2000首,这个“成就”真的惊到网友了。

2000首诗什么概念?

要知道古代写诗写得最多的乾隆,一辈子也只是写了4万首,陆游也只是写了9000多首。

按照这个小女孩的速度,一周就能赶超陆游、不到一个月就能超过乾隆!

这还是正常人类的速度吗?

这样写出来的诗会是什么样的?

好奇的网友翻出了她出版的诗集,一眼看过去,真的像诗。

但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她的“诗”似乎并没有什么内容,大多都是辞藻的堆砌。

非要说这样的作品是诗的话,是不是对诗歌有什么误解?

随着这个小女孩的简历曝光,网友们的评论超过十多万条。

“如果是曹植的话,那一天也要走14000步。”

嘲讽、调侃、质疑之声,铺天盖地。

因为这份简历实在让人太好奇了,有新闻媒体进行了调查。

发现除了“每天能写诗2000首”之外,小女孩还有一系列听起来很厉害的名头。

比如“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的记者:

绍兴运营中心副主任。

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籍的作者:

另外,她还是“演说家”姬剑晶的青少年弟子,办过多场观众超过千人的演讲。

网上搜一下,能够找到不少她演讲的片段。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来看一下。

看完视频不难发现,小诺确实如同很多能说会道的孩子一样,从声调、语速、神态、姿势等方面,完全不怯场。

熟练稳重得像一个30岁的大人,而不是一个14岁的少女。

甚至隐隐约约,透露出一种传销现场演讲的气质。

让人不禁质疑,她怎么会小小年纪就变成这个样子?

她才14岁。

她身上如果真的有传销的气质,问题的根源也是在家长身上。

就在网友讨论的时候,有记者联系到了小诺的父亲,岑某。

他的回应,比简历还要让人困惑。

岑某坚称,女儿的相关宣传绝无夸大的成分,女儿写作的能力是真实的:

“她如果静心写诗,2000首没有问题。但我们也没有去突破,我想好好写一天,写2500首、3000首也不一定。我在家看她写作的,情况我都清楚。”

同时,岑某表示女儿已经进行公开演讲两年多了。2019年的暑假还开设课程,教其他青少年写诗、演讲,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

而女儿出版的书,都不是通过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是我们自己印出来送给朋友的”。

至于多个品牌的创始人,其实这个“如清丽琅”就是岑某自己的公司...

岑某自己坚信女儿一天2000首诗是正常的,并不能消除大家对这件事的质疑。

所以,仅仅过了半天,岑某就再次回应所谓的“日能作诗2000首”,其实拼的是打字速度:

“学习组织过一次挑战赛,完成8小时写100首诗的任务。

此后,在一次大考中,又完成了24小时2000首的挑战。

从晚上8点开始,24小时计时结束。

所谓创作,实际上比的是打字速度。”

这个回应,总算是让大家看明白这件事了。

家长把打字速度等同于作诗,这不仅是对诗有误解,也是对孩子所谓的“优秀”有误解。

夸大程度,已经到了反常识的地步了。

所以,在岑某回应过后,对女孩的嘲讽少了,更多网友是在为她的未来感到担忧。

其实小诺的妈妈也非常不认可这样的教育,和孩子父亲离婚后曾经多次反对。

但岑某觉得:“我给孩子的引导是差异化的,可以不走平常路线。”

看完岑某的回应,我开始为小女孩感到难过。

明明小姑娘的聪明、反应速度、外形条件,都是非常优秀的,家庭的经济条件看起来也很好。

如果在学校里专心读书、成长,一定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说不定也会更加快乐。

但现在,因为父亲的“差异化教育”,小诺开始在社会上像个大人一样生活。

给公司的产品做宣传、顶着各种虚假的名头到处演讲、贩卖“青少年成功学”。

这不是差异化,这是走岔了。

而这样的方式培养起来的孩子,不是神了,而是毁了。

就像网友们给她的标签“传销接班人”,或许会影响她一辈子!

可惜的是,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小姑娘自己还是她的爸爸,都没有觉得这样的成长模式有什么问题。

据说这次网上讨论爆发后,小姑娘还反过来安慰她的爸爸,说不用理会这些事。

这样的“懂事”,真的看得人五味杂陈。

无独有偶,最近包装孩子包装过头了的案例,还有一个:

两名小学生,研究喝茶抗癌的报告,获得了全国大奖。

听起来好像是少年天才,让人羡慕。

不过在消息传出后,有专业的人士仔细看了看发现,两个孩子发表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硕士甚至博士的水准。

但在网上的部分实验记录中,小学生自己写到“老师给了那么一个基因,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不太了解基因。”

无论怎么看,这个研究都不像是这两个小学生能做出来的样子。

顺着这种反常深挖下去,有人发现这两个孩子是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的子女。

所以这个大奖,水分有多大,不得不让人怀疑。

很快,大赛的举办方针对这两个小学生的报告展开了调查。

经过复核,决定撤销这两名小学生的奖项。

因为违反了“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规定。

言外之意,这两份报告,根本就不是这两个孩子写的...

那到底是谁写的呢?看看他们的研究员父母,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所以,并没有什么神童。

有的,只是培养神童心切,急功近利到失了智的家长。

希望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能力非凡并没有错。

但如果要他们小小年纪,学着当一个八面玲珑的社会人,这就是对孩子童年和青春的一种剥夺。

如果要强行把大人的成就安排在他们身上,这迟早会成为一种捧杀。

吹过头了,被社会拆穿的时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而这一切,除了成全了父母的虚荣心,还能留下些什么别的吗?

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总有变得社会的一天。

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越“像个成年人”,就越优秀。

好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让孩子为之努力的同时也享受自己年龄该有的快乐。

说到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孩子的诗:

他们或许写的不够快、不够多,也没有有钱的、学霸的父母,更没有拿到什么奖。

但却用最具有灵气的笔触,记录住了自己对世界最诚挚的思考。

不用666首、不用2000首,短短几行字,就能看得人备受触动。

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路,必须要自己走过。

所以,放过我们的孩子吧。

不要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去打造任何的神童。

不要用虚假的光环,去捧杀有潜力的孩子。

不要强迫他们变成一样的人,更不要催他们早早就变成大人 !

珍惜孩子们独有的天分和灵气,也让他们享有自己该有的童年和青春吧....

*参考资料:新浪微博、澎湃新闻、央视新闻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