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崖子民俗村活动作品展播】高淑梅:印象黄崖子

 妙趣横生 2020-07-16


高淑梅:印象黄崖子


 印象黄崖子

  儿时记忆中,每年进了腊月,父母便开始张罗着忙年了。昔日的年节承载着中国人对年的记忆。在距离黑龙江省城哈尔滨仅70公里的一处小村落“黄崖子年俗节”拉开了帷幕,“年俗文化节”正以特殊的方式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兰西县兰西镇永久村黄崖屯坐落在呼兰河右岸,因历史上呼兰河水无数次泛滥冲刷,岸边形成黄土陡崖,当地人称之为黄崖子,在此立村也就得名黄崖子屯。

  2017年1月7日是周末,我们一行十人驱车奔向翘首已久的兰西县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黄崖子“年村儿·新年大集”,品年味、感受民俗文化的旧日情怀。

  时间近下午三点,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还没进村。那带着民俗气息的成排的大红灯笼就映入眼帘。“黄崖子”三个大字镌刻在迎客门的高高门梁上。西斜的太阳挥洒着落日前的余晖,映照在或浓或淡的缕缕炊烟中,氤氲弥漫,一股宁静祥和、安逸恬淡的素朴之情也随之在心中泛起。

  一条 1里多路长的“关东民俗旅游文化大道”纵贯东西,也堪称黄崖子村的魂和眼。抬眼相望,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村民的房舍,家家户户修新如旧的黄褐色砖院墙,琉璃式、栅栏式、瓦檐式的各色墙头,又把人带入了古色升香、简约原初的过去。而在古朴的院墙下,三步五步之间,便是一组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泥土塑像,他们有的扎着围裙、有的披着皮袄、有的搭着小褂、有的穿着厚厚的棉衣,这些身着不同服饰、做着不同姿势、男男女女和老老少少们不一而足,原汁原味的图景、十八般手艺、幸福表情、乐天的心态无不诠释着生活的自然本真和人们善良勤朴,演绎着经年远去、岁月流转中人们生产生活和生存状态,如一幅幅悠远的民俗民风画卷,让人穿越时空、身临其境。

  黄崖子年俗活动热闹非凡,这个周末又是年俗大集,民俗景观大道两侧遍布了传统的店铺,路摊的黑猪肉、粘豆包、潘大美人豆腐、现灌血肠等东北名吃畅销满大街。年俗美食乡味浓,更有扭秧歌、耍狮子再加上原汁原味的二人转、皮影戏,搅热了民俗乡风,让我们一行人找到了昔日之感,回味着浓浓的乡愁。

  虽然兴致盎然,但黄昏已至,走出喧嚣、投身于寂静,回首着下午所见所感,朦胧的梦境中,那些惟妙惟肖的村中塑像、那些难得一见的旧时物品、那些让人捧腹的方言俗语竟化作美丽的映像活灵活现。

  黄崖子年俗节已经拉开帷幕,众多游客来到年村,带动了文化旅游,带动了呼兰河两岸繁荣。民俗文化可以做大做火,年俗文化也必定会成为这盘大餐中的美味珍品!


作者简介:

高淑梅    黑龙江省瀚润文化传媒公司    哈尔滨翰翔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黑龙江散文创作委员会 副会长,哈尔滨小作家协会 副秘书长,哈尔滨作家协会会员,部分作品刊登于《黑土文苑》、《北大荒文学》、《香坊政协》等报刊,主编《书简旧梦》、《文化范儿》等书籍。


其他作品链接:

【新闻】文化范儿作家走进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

文化范儿作家走进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活动剪影

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活动剪影(1)

【黄崖子民俗村活动作品展播】船长:刘文化系列故事之黄崖子行(一)

【黄崖子民俗村活动作品展播】船长:刘文化系列故事之黄崖子行(二)

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活动剪影(2)

【黄崖子民俗村活动作品展播】周周:黄崖子村之冬日

船长:刘文化系列故事之黄崖子行(三)

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农贸大集及皮影艺术表演写真

【侃】船长:刘文化系列故事之黄崖子行(四)

【黄崖子民俗村活动作品展播】孙文:悠远的风俗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