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李新庚短文3章

 妙趣横生 2020-07-17

  夏日絮语

  眼瞅着自己卖萌的年龄悄然逝去,听着一丝风也没有的闷热天气里没完没了的蝉鸣,似乎那是岁月流逝的哀曲,不禁在心底长叹:真的老了吗?说实话,心中总有些许的不甘、不爽。

  街头的树被晒焉了叶,叶儿不情愿地打起了卷,耷拉着脑袋,脑袋无可奈何的倍受煎熬……正午的太阳,够毒的,将少有的几个行人的影子压缩成了可怜的一个小点,被自己狠狠踩在脚下,也许,人们,只有潜到地下,才能躲避夏日的炙烤吧。您别说,防空洞去过吗?虽然有点阴暗,潮湿到缺氧,但是透心窝子的凉,是不至于窒息的避暑胜地呢。

  天,无遮无拦的慷慨着,将阳光直射,白光,一道道白光,耀得人睁不开眼。于是,不是近视的人也眯起了小眼,忙不迭的戴起出门必备的墨镜;防紫外线的太阳伞朵朵绽放在大街小巷以及各个风景名胜处;新潮时髦的款式新颖的各色皮肤衣纷纷上阵,裹着大姑娘小媳妇儿粉嫩的颈脖白皙得近乎病态的胳膊招摇过市,柔若无骨的飘逸……总之,一道道看不完的风景里,天上只飘过一个字“热”!

  喜欢诸城的夏日中的早与晚,鸟照语,花仍香,清清爽爽的,不用手搭凉棚地看人,不用心烦意乱的对话,心不静,自也凉。

  有人说,思念,让人更孤单,深爱,让人更受伤。的确,在这炎炎夏日,夜,变短了,思念,疯长。

  于是,我选择一次心的旅行,和爱人,向远方。

  夏季的酷暑大家可以规避,夏夜的蚊虫可以驱赶,着了魔起了火的心将何处安放,至今,没有人回应,或许也是无人知晓其答案。

  有句六哲演唱的歌词,伤过的心还可以爱谁?我认为他这种伤感带有磁性,产生巨大磁场,让人有时欲罢不能。

  我的心,像火苗,在夏日已然跳跃,闪出希望之光。有种傻想:与其默默无闻地倍受心灵煎熬,不如迎着热浪,轰轰烈烈活一回。

  心灵絮语,絮叨无序,清风过隙,凉意袭来。天地之间,自由自在,舒络筯骨,不亦乐乎?

  记《我的父老乡亲》摄影展

  潍坊摄影家协会唐志国主席一行五人赴革命老区集体创作的《我的父老乡亲》画册首发仪式及摄影展于2013年12月31日上午在潍坊富华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我有幸诸城摄协影友团大清早前往观摩学习。九点半,山东省摄协常务副主席田凤仙等领导参与剪彩的摄影展正式拉开序幕。此展为期五天,面向广大父老乡亲传递正能量的展览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各地影友、摄影爱好者以及潍坊市民的一致好评,必将带给潍坊人民一场视觉盛宴。这本同名画册是唐国志、李树平、陈建伟、王爱英和张国强五位摄影老师深入革命老区采风,在西部那片红色土地上体验生活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用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文关怀创作出的摄影精品,其中不少是他们各自引以自豪的获奖作品。展区设在一楼入门左侧,大厅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欣赏,不时有摄影师按下快门,定格引起共鸣的难忘瞬间。唐老师亲自为嘉宾及观众现场讲解每幅作品的创作过程,表现方法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我认真听取后,深受教育和启发。

  《我的父老乡亲》影展,主题是表现劳苦大众的善良质朴和勤劳勇敢,旨在讴歌劳动人民的平凡与伟大。五位摄影家通过小小的镜头,用无声的作品语言已经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孝亲文化和父老乡亲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展现给了大家,画面中坚忍自信的父老乡亲们的形象让人敬仰,让人感动。每一位红土地上的生活着的老人,岁月沧桑了他们与城里人同样曾经英俊潇洒或青春靓丽的容颜,年轮无情地在脸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可是,他(她)们终日忙碌却知足常乐地笑着,那眼神、那神态,让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我们惊羡和佩服。俗话说:人,无高低贵贱之分。生命是平等的,社会分工不同,农民兄弟凭本事吃饭养家,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中国这么大 ,祖国的东部与西部,沿海与水陆,目前以 及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民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新年新气象,我们谈中国梦,爱国爱家爱岗敬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与朋友,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梦想与现实总有距离,或远或近,这个征途中,也许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上甚至会有荆棘,那么父老乡亲的嘱托或亲朋好友的期待就是咱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之源。观看影展的感想与收获,我想,人人都会有的。我们知道,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号召由来已久,并颇见成效。在深化改革的春风下,人们舒展了皱纹,灿烂了笑容,这是一种心态的变化,更是贫困山区发生变化的真实写照。我们的摄影家,用镜头捕捉老人、母亲及孩子们的丰富的发自内心的欣喜,那延安的窑洞是革命的摇篮,那慈祥的饱经风霜的老人,那活波可爱的孩子,组成了一幅幅精彩绝伦的图画,吸引着观众走进他们。让被摄的人物说话,让镜头里的人的梦想通过眼睛这一心灵的窗户来淋漓尽致地予以表达,这正是摄影大师们追求的至高境界。唐老师等每一位作者都饱含对父老乡亲的敬仰与深情,开展心与心的设身处地的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抓拍到这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我想,好的纪实作品的最大魅力在于不需要文字描述,就能让人印象深刻,而且不随年代久远而黯淡,反而历久弥新,更具生命力。中国摄影报走进诸城影友联谊会上,湖北省摄协副主席宋老师授课时讲得好,纪实摄影作品相比风光片更有意义,更有生命力,而且大师们的纪实片都喜欢选用黑白的形式来表现,让作品更传神,更有视觉冲击力。

  影展还在继续,精彩还在纷呈,感谢摄影展让我们记住“树高千尺忘不了根”,饮水思源。新年伊始,我想问:我的父老乡亲,您们生活还好吗?但愿,有朝一日我也重走这些心系民生的摄影老师们的路,拜访并拍摄我的父老乡亲,相信那一天,他们可喜的变化会更让我以及所有心怀感恩的摄影人兴奋不已,感动涕零!

  写在助残日

  今天是第24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对于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自己来说,今天面对残疾人朋友我有点惭愧,爱莫能助。具体表现在我今天逢星期天也在加班,没有时间参与关爱残疾人的公益活动,其次,这么多年来,说实话帮残助残献爱心的行动也没有常态化,献爱心方面的捐助也不太多,帮扶对子尚未结成,集体组织的内容似乎有点流于形式。

  既然看到了不足,就要敢于揭短亮丑,我只想说说心里话,交流一下自己对助残日的粗浅看法。

  先天致残或后天因病因各种意外致残的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不管是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者还是行动不便失去生活来源者,他们都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爱,而不是歧视与同情。

  有人总寄希望于社会和政府出面解决残疾人的就业医疗保险等权益问题的落实,不无道理,我们也看到新出台的一些政策正在改善残疾人朋友的低保、交通出行和免税等方面的特殊补贴,但是,最终的优惠政策都要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来抓工作末端,才能实现残有所医,残有所养,残有所保的愿望。政府的各级残联组织,尽管想方设法为老弱病残的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奔波维权,却总有诸如残疾人上学难,就业难等实际困难客观存在,这就需要广大爱心人士伸出援助的双手,在解决聋哑儿童的特殊教育和肢残人群就业自谋出路方面有所建树。残疾人的自尊心极强,他们想拥有正常人的受教育的权力,学会一技之长,学以致用,让社会承认他们的劳动,不沦落为社会的累赘家庭的包袱。

  早些时候,电视等媒体播出的单亲家庭里的智障儿童被母亲不离不弃毅然决定自己给儿子当老师,十几年如一日,培养儿子弹钢琴,终于学有所成的感人画面,固然令广大观众动容,我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可是冷静分析一下,孩子的遭遇让人深思。为什么这个智障患儿求学无门,特殊学校不能对这样的孩子再特殊一次吗?当然,学校的领导无错无过,案上的大红文件没有特殊照顾一项,可是,这种患儿因病差点毁了全家,首先,零刀碎剐也难以解恨的父亲弃他们母子而去,好在深明大义的母亲辞工悉心照料他,利用他睡觉休息的时间去打零工,养家糊口。为教会儿子发音认字,这位伟大的母亲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很多次她绝望得想放弃,可是,为了儿子的明天,这位妈妈挺住了!

  人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机遇,总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可是我们为数不少的残疾人,无论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不幸,他们没法与健康的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大多数从小就以张海迪姐姐为榜样,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与多灾多难的命运抗争,成为生活的强者,令人钦佩。媒体报道的有琴棋书画艺术界的残疾人,学有所成;也有自学成才,闯出一片天地身怀绝技的民间能人让人赞叹不已;也有放弃救助,谢助爱心,凭自己的聪明才干自主创业,并接纳残疾人就业自力更生,并以此回报社会的成功者,他们的事迹极端感人,他们的奋斗之路充满荆棘艰辛。在我眼里,身残志坚的群体,是残疾人的骄傲,他们无不是用汗水与毅力写就了大写的人。

  当然,大多数残疾人员,因故失去自理能力者,得到了政府合理的安排与照顾,衣食无忧,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容忽视,为数不少的残疾人,生活在并不乐观的状态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最大的成就公认的是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继续奋斗,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也存在一些贫富两极分化,残疾等弱势群体除政策规范照顾外,缺乏全社会应有的务实的关注。更有甚者,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冒充残疾人行乞讨饭骗财,有些还是有组织的可耻行为,如不法分子将拐来的幼童人为致残,利用他们赢取路人的施舍,发不义之财。此类现象虽少,但让人痛恨,也让人们的怜悯之心日渐变得麻木不仁,缺乏应有的同情心。

  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水涨船高,吃,讲排场营养,穿,讲品位高档,某些一夜暴富者甚至一掷千金,而一年一度的助残日的到来,又有多少人知晓?平时锦衣玉食有帮助残疾人能力者又有几人愿意投资公益扶贫济困向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

  助残日,一年只有五月第三个星期日这一天,就像世界残疾日为每年的12月3日,重在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残疾人,完善与残疾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法规举措,实现求真务实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的习惯,自发形成关爱残疾人,快乐自己的好风尚。

  有爱心,请付诸行动,给身边的残疾人朋友一个真诚的问候,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微笑,一段文字,总之,一帀一物均是爱。爱心无价,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开始,这与自己的财富多少真的无关。

  2014-5-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