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俞秀唐回乡记(三)参拜文峰塔

 妙趣横生 2020-07-17

俞秀唐回乡记(三)

  俞秀唐/文  刘光友 王晓春/摄

  参         

  文峰塔,是靖州独特又极富寓意的景观,是昭示文运昌盛的圣坛,寄予了这个少数民族边地小县人民的莫大期望,也深刻反映出“飞山蛮”存在与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更彰显了当代靖州人,对尊师重教优良品格的传承,以及教育兴国家强的坚定信念。她作为青少年追求知识和梦想的教育基地,乃至所有文化人都会肃然起敬的奇景,非常值得我们参观拜访。

  天色新雨后,峰峦翠如碧。同学们兴趣盎然,精神上佳,于文峰塔景区门前合影留念。随后,步山道,踏阶梯,观景致,赏佳作,品文韵,评历史,徐缓向山顶攀援。

  文峰塔俗称锥子塔,位于古县小城东南两公里处的白岩坡,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嘉庆四年(1799年)完工,沥风沐雨170年,完好无损。“文革”期间被毁。直到新千年伊始,县政府采用“政府引导,民间主办”的方式,重新修缮和扩建了文峰塔景区。如今,以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为主体的园区,大小景点300余处。亭台楼阁,碑廊门第,无处不曲径通幽,碧树绿茵,鸟语花香,极有野趣、闲趣、逸趣、清趣,更为浓烈的当属文趣。

  盘山上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论语》碑林石刻。取材天然、形态各异的100块石碑,沿山道而立,分别刻着《论语》中百余句对后世影响较深的醒言警句,均由特邀国家级书法家挥毫,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俱全,有的遒劲,有的柔美,有的气势如虹,也有的行云流水,笔笔潇洒飘逸,字字聚力凝情,令人叹为观止。

  碑廊之上,拓有一块小坪,赫然端坐一位宋人雕像一一魏了翁。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今四川蒲江人,生于南宋淳熙五年,官居礼部尚书。他因为官清廉,敢于直言,得罪当朝权贵,被远谪靖州。然遭贬之翁,虽身处边陲蛮荒地,却心系民众,创办了鹤山书院。当时的鹤山书院,经魏先生精耕细耘,已与岳麓书院、濂溪书院(今道县)、石鼓书院(今衡阳)齐名,誉为湖湘四大书院。晚年的魏尚书,用一头银发,在边远蛮地,换来了桃李满天下;以一把长须,在野山密林,高扬起文化兴邦的大旗!

  步石阶继续前行,越星门,登步云亭,过及第门,就到达了耸立于白岩坡主峰的文峰塔。该塔为笔形,塔高25.66米,共7层。第一层塔门书有一副对联:塔似毛锥,倒向青天描日月;路如弦线,曲弹赤县改山河。塔内供奉着孔圣雕像,供后人拜祭。第二、三层为靖州历代进士、举人厅。第四、五、六层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靖州籍博士、教授厅。最高层为院士厅,陈列着从靖州走出的科技精英、中科院院士赵政国的主要事迹。真名实姓,言之凿凿,扣人心弦,让你动容。

  伫立于文峰塔的顶层,倚窗眺望,靖州古城尽收眼底,一条江河奔涌而去,流淌亘古不变的激情,翻滚千载百代的爱恨。视野越城远伸,那座飞来之山,巍峨云宵中,于其说是一座神山,不如说是一座形态酷似一只乳峰的母乳山,千秋万代,她喂养了这片野性十足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庶民,滋润着这块苍天厚土繁茂青葱的文化之林。


【公告】黑龙江省作协、瀚润文化公司、文化范儿平台举办迎接党的十九大,党的光辉照我心有奖主题征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