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庚小说:心事 心事 上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第八个年头,革命的红歌唱遍了全中国的角角落落。 就在这年的九月份,嘉生在南方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呱呱坠地,随着他那一声底气十足的啼哭,几近虚脱的妈妈如释重负地舒心地笑了。 因为种种原因,在这个相对闭塞的小村子里,女人们在家中的地位总是与生儿育女有着必然的联系。嘉生来到这个世界,无疑为家徒四壁的普通农家带来了福音。 桌子上的黑色手摇老式电话丁零零地响了,里面传来了公社姚书记的祝福的大嗓门:“张书记吗?听说又添了个带把儿(男孩)的?我们说好了啊,马上开亲家……” 手握电话听筒的嘉生爹兴奋得满面红光:“好好好,咱俩是拜把子兄弟,还用商量吗?一言为定!有空过来喝几杯,顺便再带两瓶你嫂子以前酿的米酒回去!” 张书记三十有五,当大队书记已是第十个年头了,掌管着十八个生产队,近一千五百人。嘉生是他的第三个孩子,很幸运地赶上了好政策:生男孩的妈妈可以奖励不少工分,而且可以得到妇女主任亲自送来的二斤五花肉和一个猪肚子。这在当时物质匮乏,城镇粮油供应凭票限量的计划经济的时代,不亚于中了大奖!此前的一哥一姐及后来的两妹一弟的出生就没有他的幸运。因为这种政策只优惠了不久,据说是上面有指示说社会主义建设更需要男劳动力。 在亲人的呵护下,嘉生度过了淘气的为所欲为的童年:上树捣鸟窝,无人能及;将刚出生未睁眼的粉红的小耗子放进女同学的文具盒,在她们尖叫声中体会恶作剧的快乐……他无忧无虑,无所不能,很自然地成为了那一茬孩子中的头儿。 不知不觉,嘉生已进了高中。就在那一年,他的人生之旅出现了第一次青睐的眼神——空军来学校招收飞行员。嘉生凭着强壮的体魄,顺理成章地成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幸运儿,尽管他的数理化成绩不算太好。县、市级体检都通过了,只要最后一次复检合格就能穿上军装,当上天之骄子翱翔蓝天,象课本中的小丁丁一样学开飞机了! 消息传来,他在学校简直一夜成名。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不绝于耳。飘飘然中,他面对众多的女生好生羡慕的小纸条不屑一顾,唯独青梅竹马、一直同班的巧玲让他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巧玲朴实无华、能歌善舞,是班里的文娱委员。她梳着两条油黑的长辫儿,额头上的刘海儿显得她更加清纯可人,清秀的瓜子脸白皙中透着健康的红晕,咋看都像电影明星似的。如此有才华又貌美如花的她早已让身边的后生们排起了长长的追求队伍。但是巧玲一直有自己的想法儿,她在家是大姐姐,比其他同龄姐妹更懂事,更懂得专心学习,在当时算得上是又红又专的好苗子。可如今,嘉生应征飞行员的好消息让她不禁芳心萌动:如若和嘉生好上,家里肯定一百个赞成。细心的自己早已从嘉生的眼睛里发现了不同于友谊的特别的东西。 美好的前程铺上了鲜花,即将走上金光大道的嘉生和学习一流的巧玲自然而然地加深了交往。于是,课上有了两人的心猿意马、魂不守舍。 命运往往喜欢捉弄人。正当情窦初开的两人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幸福幻想中时,嘉生意外接到了自己因为肝胆中的“胆”大了那么一丁点儿,导致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的最终通知,这犹如晴天霹雳,让他感到绝望!怨天尤人?没用!在他感觉最痛苦的那些天里,善解人意的巧玲的关心胜过来自家人的关怀。 父母亲终日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不免暗暗心疼,于是就想起小时候开亲家这档子事儿来。可是生性叛逆的嘉生不想生活在指腹为婚的落后时代,他武断地认为当年公社姚书记的闺女太娇气,甚至可以用霸道来形容她的种种不是了。这真是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如若嘉生少一点在感情上的任性,不那么一意孤行,适当尊重和考虑父亲的好意牵线,日后也许不用委曲求全去改变自己,或许婚姻会美满,也许会像岳父一样吃上国家粮,说不定也能走上仕途呢,至少能有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吧?可是英俊潇洒又有点自负的嘉生断然拒绝了来自已荣迁多年的主抓工业的姚副县长欲招他为乘龙快婿的美意,让老爸不免难堪。其实,姚家千金——若兰并非娇生惯养,她的洋气是城乡的天壤之别造成的,她对嘉生的一见钟情首先来自于父亲的授意,而更多来自于对乡土、对大自然的眷恋,来自于对嘉生身上的淳朴果敢,鲁莽却不失可爱的与众不同的气质的热爱…… 因为她的祖辈也是农民,她对城里的男孩子有天生的抵触情绪,就像嘉生误解她为金枝玉叶一模一样。若兰从小在公社大院(后来叫乡政府大楼)里长大,尤其是四年前随父亲搬到县委领导公寓,她越来越感觉城里人过于世故圆滑,似有趋炎附势之嫌。由此她坚信:“纨绔子弟无伟男!”虽然自己未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见过世面,相对早熟,对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有所憧憬和描画的。上次无意听到了父母关于嘉生对自己的看法的对话,深感意外,自尊心受到了猝不及防地打击。在这十六年的交往中,她发现大自己几天的嘉生哥近两年才对自己有点疏远,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凭自己的第六感觉,若兰从嘉生两次欲言又止的神态中已经预感到了些什么,但没想到被证实得这么快。若兰从小就乖,属于温婉型的女孩儿,虽说有主见、有思想,但没有勇气辩解。这件事让嘉生爹与姚父心生隔阂,尤其是嘉生爹为嘉生的不识好歹在面对世交时总是心生愧疚。 在南方的乡下,以前开亲家双方父母很郑重其事,逢年过节时,是必须相互走动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更多的将“亲家”、“亲家母”这种称呼当做增进感情的工具,有时并不太关心子女们是否能真正喜结良缘。 立冬了,少有的寒风刮了一夜,过去的冬天没有这样跟自己打招呼的。嘉生孤灯难眠,煤油灯的灯芯由于缺油不像开始那么亮了。唉……他长叹一声,心想:以前一直搞军民共建,飞机场来供电,自己所在的大队虽然地处偏僻,却享受着城里人才有的照明。今天停电可能是翻山越岭的电线被大风刮断了吧?真倒霉!嘉生索性一口吹灭了灯盏上的微弱火苗,和衣躺在阁楼的床板上…… 未来在哪里?难道只有女孩子才能有自己的心事?黑暗中,他忿忿地想…… 中 日历翻到了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二日,立冬五天了。也是举国欢庆广州亚运会开幕的好日子。 省城一家大医院里,一名面容憔悴的男子面容憔悴地守在病床前,他无心看开幕式的直播,感觉今年这个初冬出奇的冷,尽管特护病房的中央空调廿四小时工作着。静,特静,出奇的静!这男人就是来自小县城的嘉生,他仰头用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点滴瓶,一滴,两滴,滴滴敲心坎……再回头凝视着妻子豆花年轻却苍白的不见血色脸,心里爱怜疼惜。她鼻孔里插着输氧管,换氧装置沽咕地冒着气泡,在死一般沉寂的白色世界里格外的刺耳…… 故事不得不从上回李嘉生当年招飞失利后说起…… 当飞行员的梦想像美丽的肥皂泡昙花一现彻底破灭后,戴在高傲头颅上的“桂冠”也随之消失了,嘉生曾想到求助于父亲,为自己的前途寻求一条捷径。因为姚副县长多年来曾经和父亲同是乡,县两级人大代表,而且多次合影留念,关系非同一般。在当时想寻求社会关系,走向就业之路,其实也不可耻。但这种卑微的想法马上被自己打断了,因为大哥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被爸爸拱手送人了,成了“肥水不流自家田”。父亲,穷且益坚的父亲,一个在饭桌前给兄弟姐妹灌输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老党员,他是不可能为了自己以权谋私,这有损他多年在父老乡亲们面前树立的威信。这件事已经雄辩地说明了一切!何况自己这头犟驴已经在姚若兰相亲的问题上得罪了父亲,让他很没有面子。午饭前喜欢自斟自饮喝二两妈妈亲手酿制的米酒的爸爸,那两天破例喝了七八两,没有午休习惯的他竟然倒头便睡,害得妈妈以为他病了呢?特意腿儿发软地一路小跑请来了赤脚医生姜大婶听诊把脉量血压,好一阵忙乎。其实,爸爸以前让完全符合条件的大哥失去了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也有他的苦衷。“率先垂范”这个词他不会,却做了一辈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也不会,却身体力行的想了几十年。结果大哥只有选择当兵跳出农门,就这点要求还差点被老爸以他是老大,家里缺劳力为由计划落空,幸亏当时大哥聪明搬来爸爸的拜把子兄弟来当救兵说情才得以成行。结果大哥顺利提干,被家里人引以为荣,但是在爸爸内心里对这个长子多少有点愧疚。想到这里,联想到自己的未来,嘉生心里一阵凄凉,不由长叹一声。 时间过得飞快,又一个寒冷的潮湿的冬天过去了。三月底的春雨绵绵,淅沥淅沥地下着,清水河的两岸绿了,草儿虽然不高,但那生命的绿色总能给人带来希望的遐想。河水以前污染严重,在父亲等代表力排众议地在县人大会上多次提出书面意见后,终于有了效果。河上游的造纸厂排污问题解决了。由以前给沿途各村单纯的经济赔偿到现在的彻底关闭整顿,经历了几年时间!现在清水河水清了,鱼儿也多了,河水欢快地由西向东流淌,带走了嘉生很多的烦心事儿…… 春暖花开,该是收获爱情的季节了吧?他不禁痴痴地想着美事。 若兰,这个星期六竟然骑着飞鸽牌自行车自个儿找到了穷乡僻壤的嘉生的家,这个傻丫头,为了自己的所谓白马王子,在这个山青水秀太阳高的日子来寻求爱情的答案来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她不相信他所深爱的嘉生哥真的会不食人间烟火,对她这样的家庭背景和自己人品修养均无可挑剔的人,会无动于衷?她做出今天这个大胆的决定,瞒着父母谎称与同学郊游共爬九龙山,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结果可想而知,生性倔强一根筋的嘉生让若兰吃了闭门羹。他们俩只是在马步山脚下的田埂上留下了喜欢和爱的对白,一切都遗失在和风,并非细雨里。真的我也爱你!若干年后的嘉生发出这样感慨。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切都化作了粉红色的美好回忆…… 当姚若兰得体涵养地告别嘉生时,眼泪忍不住在打着转儿,可是此时的嘉生的心早已被巧玲占据得满满当当了,痴情的姑娘还一直被瞒在鼓里。嘉生并没有感到过多的内疚,相反,他固执的认为,放弃若兰是为了防止自己日后生活在岳父家庭那些官场权与利带来压力与阴影中,选择巧玲是选择了脱俗清高或者叫自立崇高,他太想在心爱的姑娘面前证明自己能给她一辈子的幸福了!于是,巧玲屋后那片竹林,有他俩畅谈人生理想的精彩对话;学校旁边的水库边,有他俩一起用石头树枝落叶搭建的象征爱情愿望的“爱巢”;周末的露天电影场上你会惊讶的发现两位不寻常的观众,一对小情侣依偎在帆布银幕的反面观看,为的就是看电影和说悄悄话一举两得。在一次用手电蒙上一块红手绢给巧玲发暗号约会时,嘉生被归来的准岳父逮了个正着,就这样,大人之间也知道了地下工作者接头的秘密…… 高中毕业后,心比天高的嘉生不再复读,不愿意走考大学的独木桥,而选择了投笔从戎,好男儿志在四方!经过努力,他如愿以偿应征入伍踌躇满志地踏进绿色方阵,决心像大哥一样做名优秀的职业军人。在军分区里,他很优秀,出类拔萃得令同批战友们嫉妒!半年就提了班长。他业余时间复习功课准备考学,还学会了帮厨炒菜,绘画也有模有样,尤其是擅长人物素描。细心的他甚至买来各种颜料幻想着挑战自画人民币,当然,不是用来流通。 好景不长,当他准备信心十足参加军校统一招生考试时,一纸命令宣布他所在的部队也在裁员之列,同批战友基本上走光了。八十年代,嘉生视托关系走后门为奇耻大辱,于是无奈地打着背包一步三回头不舍地告别了生活不到两年的军营。 随后的生活平淡有如样板戏,八股文,风光不再。他在村里当民兵连长,与巧玲结婚生子,重复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故事。但是在十里八乡他还算个能人,啥活一学就会,人缘也不错。他连生两个儿子,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整天高兴的合不拢嘴。尤其是奶奶疼孙子,婆媳关系的那个好啊,就别提了。归纳成一句通俗的话,那就叫婆媳间相处几年没见红过脸。远亲近邻包括过往客人无不翘大拇指称赞不已。这不,乡里公开评比的五好家庭张书记家名列榜首。 下 如果生活一直这么风平浪静下去,也就好了。托尔斯泰好象说过,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他们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时,巧云在一次为家里饲养的兔子拔一种最爱吃的鲜嫩的野草时,不慎失足跌入河谷,不幸身亡。两个孩子尚小,在呼天抢地的亲人巨大悲痛中,天,快塌了,地,也裂了!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在经历了世上最揪心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撕心裂肺的痛楚的几个月之后,孩子的公公张书记在一次为群众发言的大会上,因积劳成疾,有病未及时就诊导致突发脑溢血,在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医生无力回天,他离开了深深眷恋的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黄土地,离开了关爱敬重他的亲人!追悼会开得简单隆重,远在外乡的非亲非故的曾经得过恩惠的人赶回来了,还有以前跟张书记有过节后来发现是自己错怪书记的人得知消息也千里迢迢匆匆赶回了,以他们山里人特有的方式在灵前下跪,叩上三个响头,来祭奠书记的亡灵……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心系群众排忧解难,事无巨细身必亲躬”。安息吧,平凡而可敬的人! 在短期内,痛失两位亲人,嘉生的心到了崩溃的边缘,心理承受力到了极限。他彷徨,他迷惑,他面对母亲和两个幼儿欲哭无泪! 曾经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在短短几个月内失去了欢声笑语,若演奏正酣陶醉其中的琴儿断了弦,的确,这事摊在谁身上都难以释怀。时值深秋,家门口高大的梧桐树叶子掉光了,真怀疑来年这光秃秃冰凉的在秋风中颤抖的枝干末桠能否再长出新叶?几只不懂事的灰麻雀还在树枝上面蹦达,发出烦人的叽叽喳喳。 嘉生过去把老婆关爱的嘘寒问暖的唠叨比作麻雀声,现在没有了令人倍感亲切的唠叨,耳畔只有孩儿我要妈妈,我要妈妈的哭喊,宝贝,爸爸的心早随妈妈去了河谷,爸爸的心早就碎在磕破妈妈头部的顽石上!为了你和哥哥,爸爸要好好的活下去!为你们挣学费,供你们上大学!谁叫我是你们苦命的爸爸!妈妈无数次托梦给我,没有讲她在另一个世界的苦痛,没有说我与她夫妻一场的相濡以沫,她最关心和放心不下的是我与她爱的结晶,你们两兄弟!快快长大吧!孩子们,爸爸不期望你们帮我挣钱,帮我干活,只要你们健健康康,高高大大,我想以此告慰身在天国的妈妈和爷爷…… 随后的N年里,嘉生将孩子拜托给同样孤苦的孩子奶奶,自己开始了生活的艰辛打拼……他首先辞掉了挣钱少,刚够全家吃饱饿不死人的所谓“铁饭碗“,下海了。他走街穿巷当过小贩,起早贪黑卖过菜,稍有积蓄又开过米粉店,小饭馆,由于人太实诚,本钱少也挣不了几个钱,晚上顺便借开人家载客三轮(俗称“麻木”,指人坐上去几分钟屁股就麻木了)挣上十块八块用以孝敬老母。 为了孩子不被传说中的后娘欺凌,他一直未娶,直到有一天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外地姑娘豆花。共同相似的生活经历,生活磨难让两颗伤痕累累的心终于走在了一起。她孝敬公婆,她关心孩子,视同己出,特别是在嘉生和豆花婚后第二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更证实了她有一颗善良的爱心。豆花家在一个叫石头西的兔子不拉屎的小山坳里,几十户人家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几年前他们连面朝黄土的权力也被剥夺了,一场泥石流一夜之间摧毁了他们本来就不大长庄稼,碱化板结了的土地。无奈之下豆花的父母于是背朝天地种下几棵不知哪年才能成材的小树苗,带上政府救济自家的钱粮作为盘缠,投亲靠友来到了嘉生生活的小县城,一家人凭着勤劳的双手,总算能立足。虽然贫穷,但过着自力更生有尊严的生活,这也是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之处。 有句话叫做: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在饱尝生活的艰辛之后,豆花的人生观很简单,好好活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素昧平生,她脸上总是绽放着青春的笑。豆花的笑,如一股清泉滋润着嘉生久涸的心田。他不再愁容满面,他不再长吁短叹,尽管他皱纹丛生,容光不再,尽管他一双粗手,老茧开裂,他每天在城里租住的老房子里和老婆,三个孩子,掰着艰辛,数着幸福,憧憬着属于他们家的未来——尽管至今他们还欠着厚葬母亲大人的新债…… 清水河畔,游人如织,有一个美丽的百富广场,人们劳作了一天,男女老少晚饭后都喜欢聚在这里,话家常。街邻旧坊这两天讨论最多的就是嘉生和豆花的话题,众说纷芸。因为一直上班的豆花最近感觉胸口闷得不行,实在撑不住了她才告诉了嘉生,以前怕他为工作分心。 爱,有时就是善意的谎言。其实豆花心里一直有个阴影,自己小时候身体一直不好,病床总是她常去的休憩之地,很多次从梦中惊醒,都能看到父母焦虑的神情。我怎么啦?她记事起就千百次的问爹问娘,可得到的不是回答,而是母亲背过身去偷偷的垂泪,还有父亲关爱企盼她好转的眼睛,好象她一刻不在父亲眼睛余光的范围,她就会停止呼吸……看来父母这如临大敌关怀备至的背后肯定藏着某些可怕的秘密,也许,今生今世都是个谜! 这次县城的医生不敢自作主张留诊,请示院长,院长建议速转省城大医院……嘉生又一次被亲爱妻子的病情推到了人生风口浪尖上,他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我上辈子是谁?我造了什么孽?命运要将我如此紧逼!…… 嘉生在心里苦苦追问,静寂的病房还是雅雀无声,于是出现了本文刚开始的点滴情景,滴滴敲在已经几天几夜未曾合眼的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的嘉生的心坎上… 门开了,穿着粉红工作服的医生护士进来,通知了一声:明天准备手术!嘉生不由一阵心悸,一张捏了两天的省城这家医院权威诊断报告被揉成了一团……他呼的站起来,不可能!他在心底疾呼,推开紧闭压抑的病房的中空玻璃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写着豆花“先天性心脏病”关于“左右心室 心瓣 心膜Xmm”的详细报告撕个粉碎,飘落在第一场冬雨里…… 此时的嘉生,恨不得自己永远没有心事,永远失去记忆…… 作者简介:李新庚,男,湖南邵东人,现居广东佛山。系潍坊摄影家协会会员,诸城作协会员,喜爱文学与摄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