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张俭:母亲

 妙趣横生 2020-07-17

您熟悉作者吗?

您喜欢这篇作品吗?

如熟悉和喜欢,就去文后打赏吧!

作者的稿费该发多少?完全由您来做主!

张俭:母亲

 母亲

  母亲走了,走得那么遥远,留下的是茫茫岁月中无尽的思念; 母亲走了,走得那么不舍,留下的是儿子心中永远不能抚平的伤痛; 母亲走了,走得那么决绝,留下的是儿子再不能为您床前尽孝的遗憾! 也许是清明将至的缘故吧,也许是因为儿子刚过了生日的缘故吧,对母亲的思念再也无法遏止。窗外细雨绵绵,淋湿了我的双眼,无休止地叩打着我记忆的闸门。

  五年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无一日稍减。我的心情总是那么愧疚和不安,我恨自己,恨自已没有一支生花的妙笔,来记录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诉说我对母亲的切切思念。写不好文章的我,总是拿起笔又放下,放下笔又拿起,踌躇间已是泫然泪下。我又能写出什么来呢? 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哺育之情又岂止是一支笔,一段文字所能承载的?

  母亲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像一株小草,在人生的四季中萌生,荣枯。母亲是伟大的,她用她朴实无华的爱滋养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四个孩子是母亲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我们身体中流淌着母亲的血液,头脑中蕴含着母亲的思想、行为上秉承着母亲的精神。是您的乳汁哺育了我们,您的慈爱就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缓缓地流淌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季节。

  母亲出生在黑龙江省拜泉县一户农民家庭,从小没有上过学。祖上是没落地主,我的外祖父去逝比较早,留下子女六人,生活比较贫寒,全靠外祖母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我母亲从小就养成了中华民族妇女勤劳善良朴实的美德。

  母亲二十岁那年经人介绍和父亲成婚。从拜泉县繁荣公社搬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由于我父亲的工作经常变动,家也随着父亲工作变动而经常搬家。从齐齐哈尔市到依安县,从依安县到哈尔滨市,又从哈尔滨市到呼兰县,一直到父亲去世,一住就是几十年。童年的记忆里是一家七口人挤在五十多平方米的一套老式日本住宅,南北屋,那里留下了我们童年的欢笑,是记忆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父亲被打成了“当权派“天天受到批斗和游街,家里被造反派贴满了大字报,就连窗子也被贴得严严实实。懵懵懂懂的我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明白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给我的父母和家庭会带来怎样的灾难。亲朋好友开始刻意地回避我们。可是妈妈坚信,爸爸没做错什么,默默地支持着爸爸,无怨无悔地支撑着这个家。我们全家被造反派赶出老宅,不得不搬进一间由仓库改成的仅有三十平方米的小屋。生活虽然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那时母亲在甜菜站做临时工,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去铁路货场收甜菜,非常辛苦。每月能挣到三十多元钱贴朴家用。大哥参加工作,姐姐下乡,家里常常是只有我和母亲。为了让母亲回到家能歇一歇,十多岁的我学会了做饭,望着灶膛里跳动的火焰,望着锅盖四周蒸腾的热气,我常常呆呆地想,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晚上我把饭菜准备好以后就站在大门外,眺望着母亲归来的方向,每当看到满身灰尘,疲惫不堪的母亲蹒跚着走来,我的心都会隐隐地疼。虽然生活窘迫,但是母亲从来没有怨言,只要我们能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母亲最大的满足。母亲针线做得好,人又热情,经常帮助邻居做针线。左邻右含都夸赞母亲心灵手巧。母亲用她的勤劳和智慧与父亲一道养育我们长大,度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母亲的一生没有什么奢望,她和千百万个母亲一样,就是希望儿女们好好上进,好好工作,平安健康。

  母亲为我们操劳一生,没有什么索取。母亲去世之后,我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看到一包包衣服和她亲手给儿孙做的绣着各种花样的大大小小的鞋垫都干干净净地码在大衣柜里。儿女给她买的衣服还如同新的一般,似乎没有上身穿过似的。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抚摸着妈妈的遗物,我不禁潸然泪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母亲! 我们是您生命的延续;母亲! 我们是您思想的传承; 母亲! 我们是您放飞的风筝,而那根长长的风筝线,一头连着母亲,一头连着我们的心。无论您走得多遥远,我们都是您心中永远的牵挂,无论您走了多么久,您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思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