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若敏:寡妇屯今昔

 妙趣横生 2020-07-17

刘若敏:寡妇屯今昔

寡妇屯今昔

  在黑龙江省通河县北部山区,有一个小屯叫万柳屯,那里的人们称这个屯为“寡妇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伪满洲国时的一段悲惨历史: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军举起屠刀,把万柳屯的男子几乎全部杀光,只剩下了妇女,把这个屯变成了寡妇屯。

  这个屯如今隶属通河县凤山镇和平村。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经历那场苦难的万柳人生活怎样?盛夏时节,我和知青战友高顺福、海军战友王培一起来到了坐落在县城北三十五公里的万柳屯。

  这个只有百户人家的小屯,离凤山镇很近,骑车不到不到十分钟。弯弯曲曲的岔林河,清澈的河水从万柳屯东边潺潺流过,奔涌之下注入浩渺的松花江。就是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屯,曾经蒙受那么血腥惨烈的杀戮。早些年间,这个屯四周漫山遍野长满了柳条,故被称柳条营,日本侵占通河后,于一九三六年将柳条营改为万柳屯。

  一九四〇年七月,抗联三军虽然离开了通河,但通河民众的抗日斗争在继续。一九四二年十月,抗联十二支队张瑞麟小分队到了凤山,活动在大东北岔、小东北岔以及西北河一带。经过十个多月的工作,结交了林佰川、王才、张德政、于兴仁等十几人,成立了凤山反日救国会,林佰川为会长。林佰川是万柳人,在大东北岔沟里以打猎为生,常回万柳屯。

  一九四三年四月二日和八月一日,林佰川曾经两次回万柳屯,每次都住在屯长孙国栋家,独行的林佰川与孙国栋是挚友。四月二日晚,两人酒后就唠起抗日的事,林佰川把在大东北岔有张瑞麟小分队和他们参加了抗日救国会的情况告诉了孙国栋。孙国栋说:“大哥,我快四十岁的人啦,不能再受鬼子的气啦!我们也是中国人啊!”于是两人背着家里人唠起在万柳成立抗日救国会和抗日小青年武装队的事儿。

  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串连,抗日救国会在万柳成立了。孙国栋为会长、王贵、李永江、贾进元为副会长,书记员是李才,孙国栋的两间草房是开会的秘密地点。在抗日救国会领导下又建立了万柳青年抗日武装队,孙国栋兼大队长,第一小队队长是李文明、第二小队队长是程洪恩。全屯的年轻人都参加了。他们多次为抗联的分队买粮、盐和生活用品,送到凤山沟里。

  伪三江警务厅根据通河县警务科和伪滨江省木兰县警务科报告的通河县凤山、浓河一带有抗联的情况,特别是有人受刑的过程中供出凤山一带抗联和抗日救国会的情况后,伪三江省警务厅决定对通河人民进行思想矫正。

  一九四五年正月初一,全副武装的日伪警特,木村(牡丹江最高检察官)的指挥下,在凤山、凤阳、宝兴、万柳、船口、蚂螂河和浓河街、一屯、二屯、三屯进行了大搜捕。以查户口为名在万柳抓走了孙国栋等十二人,正月初七又在万柳抓走六十一人,只有七十五户的万柳屯只剩下几个男人,两夜之间把万柳屯成了寡妇屯。

  日伪军为了审讯被矫正的人,审讯组由六个增加到十二个,动用了电刑。孙国栋是重犯,一堂过了十一次,他是宁死不招谁是抗日组的领导人,同另外四人第一批被打死。

  据目击者许化文回忆,日特对王贵、王志国等五人集体过电,跪在地上每个人耳朵里灌辣椒水,互相连接,两头的人手指接上电线,特务手摇发电机,电流直接进入大脑,被折磨得前仰后倾,神志不清。还有一种象木马刑,更是原始野蛮残酷。象木马是一种木制架子,万柳农民王喜才的两只手上、脚捆在木桩上,头朝下低,屁股朝上撅着,进行拷打,屁股的肉都被打飞了。许化文是万柳被捕的人当中年龄最小的男人,才十八岁,一堂过了三天,他承认自己是抗日游击队,问他知道什么,他推说自己年龄小不知道什么,于是对他过电。他昏死过去,醒来时已经躺在牢房里。

  抗战胜利后,万柳屯光复。一九四六年二月六日,八路军解放了万柳屯,实行土改。万柳人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成立互助组,合作社。但是,由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以及受计划经济的制约,生活一直不富裕,靠政府的救济解决口粮不足,是通河县有名的贫困村。

  一九八二年,一百四十八户万柳屯农民拿到了土地承包证书,一九八九年第一次开始有了水田,农民解决了自己的口粮,还能够交售公粮了。

  哈尔滨市畜牧局包扶这个屯,为万柳打了自来水井,支持他们养猪养鹅,还修建了一座铁索桥。香港爱国商人用妻子的名义捐资修建了一所四百八十平方米的希望小学。

  幸存者的后代们种上了水稻、黄烟、瓜菜、黏玉米,日子过得好了起来。配合岔林河漂流,在岔林河西岸盖上农家小饭庄。

  许文化是王金才起义时将他放出来的,他躲过重重围剿才死里逃生,如今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精神状态很好。我们来到他家时,他家正和一家人围着圆桌上吃饭。他放下筷子,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今天万柳的变化,高兴地对我说:“如今的万柳屯正在向着小康的目标迈进,而死去的七十二名男人和那些已故的寡妇们,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的。”

  《中国国情国力》2003年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