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刘若敏:拔火罐

 妙趣横生 2020-07-17

刘若敏:拔火罐

 拔火罐

  我的祖父是教书先生,日本关东军占领哈尔滨之后,他不再教书,也拒绝到协和学校当教员,就子承父业改行当上了郎中。我的祖母经常到大药房拉药匣子,能认识很多中草药,也知道很多药性,会背诵很多汤头歌。我小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一般都由祖母来治疗,拔火罐就是其中的一种疗法。

  祖母的火罐是那种陶瓷制品,比酒盅大,比盖碗小。我每次罹患感冒,她都要给我拔火罐儿。划一根火柴,放进罐里燃烧,待到快烧尽了,罐儿里成为真空,迅速盖前额上。刚开始很热,过一会儿冰凉。取下罐儿后,我的前额上就出现紫黑色的圆形印痕,就像日本的膏药旗。祖母给我拔火罐儿之后,再配合吃点扑热息痛,感冒就痊愈了。

  东邻西舍或者亲友病了,有时也找我祖母给拨过火罐儿。她的火罐儿用起来顺手,罐到病除,大家都很乐呵,医患关系很融洽。这要是搁现在,我可不敢让祖母去尽义务。不是医生随便给人治病,岂不是有非法行医之嫌。碰到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主,变成了医闹咱可受不了。

  祖母的火罐儿利用率对染很高,但主要她还是给自己拔火罐儿。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得了老寒腿,即风湿性节骨性关节炎。一到冬季,由于阴冷潮湿的刺激,她的老寒腿就会发病,一但发病就关节肿胀,行走困难。特别是雨雪天,老寒腿比天气预报还准。我早晨上学校的时候,天空艳阳高照,祖母却告诉我一定带上雨衣,那准是祖母的老寒腿疼了。瞧着吧,不等到中午就会天气骤变刮风下雨。

  不知过了多少年,祖母那只陶制火罐儿被我摔破了,我想给她买一个,商店里没有货。祖母就找来一个玻璃罐头瓶子,用干抹布把瓶口反复擦拭,直到确认绝对平滑,没有任何毛刺棱角为止。用罐头瓶子来替代火罐儿,也减轻了很多老寒腿带来的痛苦。

  拔火罐儿是一种中医的传统疗法,中医认为借此可以达到排出毒素、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但是,这种疗法尚未找到科学依据,并未获得现代医学的认可。

  自从我的祖母逝世后,我家的拔火罐疗法就失传了。

  从县城搬到哈尔滨之后,我家由住火炕改成了住床。室内温度不到二十摄氏度的那些日子,每天早晨起床后,都会隐约感到腰腿有些酸疼。有的朋友告诉我,可以去洗浴中心,泡澡之后按摩汗蒸外拔火罐儿。我试了试,果然很见效,就是价格有点儿贵。

  师傅用的火罐儿是玻璃的,用点火时,一只手持玻璃罐,另一只手拿着探子,蘸上酒精点燃,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我的后背上。罐口紧紧吸在身上,感觉皮肤与肌肉组织都被吸进罐内。

  按照师傅的说法,几天以后还要再拔一次罐儿。我的妻子看了这些火罐印痕,说:”你去拔火罐儿一次花好几十块,不如在家我给你免费拔。”

  我有些迟疑,结婚十二年了,还不知道妻子能拔火罐儿。从来没听她说过。

  妻子说:”我小时候才十几岁的时候,就给我妈拔过罐子。”

  我到楼下买来一瓶水果罐头,启开之后把水果吃掉,然后就用罐头瓶子当火罐儿。妻子给我拔了几次,腰痛病真的好了。

  真没想到我家的火罐儿有了新的传人。

  1993年

作者简介:

刘若敏(刘跃敏),笔名耀民、老兵等,男,祖籍山东蓬莱,1959年出生于湖南,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曲艺家协会会员。青年时期写了不少诗歌,在《铧子山》、《松花江文艺》、《黑龙江艺术》、《大潮诗报》、《参花》、《星星诗刊》等报刊上发表过几十首诗歌,还有二十多首入选《璀璨的星群》、《我们走过三十年》、《黑土英烈颂》等诗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