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猪年新春】王纪民:报纸流年里的父亲

 妙趣横生 2020-07-17

王纪民:报纸流年里的父亲

  

报纸流年里的父亲

  退休了,又是一年订阅报刊的日子,感谢侄女为我订了一份《青岛日报》,我自订了一份《青岛晚报》,老年生活报的一家生活馆给我订了《老年生活报》,这让我不由地就想起当年父亲读报的点滴往事——

  我出生于五十年代,父亲生前是一家兵工厂的党委书记,在我孩提时他是这家工厂车间主任,印象中父亲就有读报习惯,那时报纸品种稀缺,除了人民日报就是参考消息。那个年代,父亲总是习惯于下班回家时吃完饭读报,次日随手拿了已读过的报去上班。

  多年后我才明白,那时的干部,公私很分明:报纸是公家的,父亲在班上忙于工作不是没时间看报,而是不想“一杯茶一张报”打发自已。父亲下班回家静心读报,次日上班,报纸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报纸缴公。

  1989年12月,父亲从单位退下来后,享受着继续读青岛日报等报纸的待遇,及至1991年青岛晚报创刊,又增加了一份免费读报待遇。只要报纸一来,就是父亲雷打不动的读报时间。即便偶尔被其它事中断,他会耐心地从头再读。

  父亲已浏览过的报纸,他会按日期排序放好。我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沙发旁的茶几上,两摞报纸整整齐齐,像是专门为我准备检阅的。不识字的母亲曾对我说,“你爸知你也喜欢报纸,他说别弄乱了,让纪民留用”。我为之动容。

  每每翻阅着曾被父亲已读过的报纸,会发现有些报纸版面有折叠现象,久之,明白,那是不善言语的父亲特意让我重点浏览的版面和内容。

  对于父亲看过的报,想到还有不识字的母亲,偶尔,我会为母亲读报,这个习惯是1993年家有《老年生活报》时留下的。因为《老年生活报》创刊的季节,便是我为母亲开始习惯读报之日。

  2003年7月份,我因公到外地工作,一个月回来一次。每次看望父母,家中的两摞报纸就是父母迎接孩儿的最好礼物,我总得浏览大半天,随后全部带走。

  在我一年半的公派时间里,这些报纸成为我与父亲无言的桥梁和情感的纽带。

  2005年5月,我完成外派工作,恢复了一周回家探望父母的习惯。每次回家,我依然习惯于浏览与翻阅父亲给我留存的青岛日报和青岛晚报。父亲时年76岁,我慢慢发现这些依然还整齐摆放的报纸竟然再无版面折痕的样报,亦无有被翻阅的迹象。

  我一边翻阅报纸一边问正在看电视的父亲,“爸,这些报纸您看了吗?”随着爸一声叹息“爸眼睛不行了,看不了了……”令我一阵心酸。

  望着父亲看电视的背影,想着我心目中曾经读报的父亲,为了喜欢报纸的儿子依然规规矩矩整理的报纸和今后与报无缘的日子,眼前报纸的文字瞬间变得一片模糊……

  报纸流年里的父亲,您是儿子永远走不出的报纸版面,读报永远是儿子慰藉您的最好怀念!

  作者:王纪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