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其昭:畲乡“擂茶”好待客

 妙趣横生 2020-07-17

钱其昭:畲乡“擂茶”好待客

  畲乡“擂茶”好待客

  东固是个畲族之乡,畲民占了全乡总人口的60%,客家人占30%,如果你去了东固,没有品尝到畲乡人的“擂茶”,不说等于没去的话,那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东固山好、水好、人更好,这块保持原生态和浓郁客家习俗的神奇土地,群山高耸,气侯温和,很适宜茶叶的生长。茶叶,是东固的一项支柱产业,绿茶成了着名品牌,远销上海、北京、广东。但自古被称为“山哈”的畲族人,以独特的工艺,以当地出产的上等茶叶为主要原料,秘制而成的擂茶,用来款待尊贵的客人。汉族人“朋友来了有好酒”,畲族人则是“朋友来了有好茶”。

  说起东固擂茶,畲族人话就多了。东固擂茶,既是“待客茶”,也是“联谊茶”。邻里之间闲暇无事,便会聚在一起吃擂茶,一起叙旧聊天打发时光,倒也不无乐趣。正月里,假如谁家来了客人,吃果酒时,左邻右舍会不失时机地来凑热闹,他(她)们各自提着一把茶壶,端来一盘果子热情地向客人敬茶。与客人相熟的邻居,更会请客人到自己家里去吃“擂茶。

  “擂茶”是兴奋剂。每年正月初六到十五这十天,樟洲村委会寨头村小组的畲民们便会集体做“擂茶”,争抢做全村人去自家吃“擂茶”的东。这是一种荣耀,人家会来,说明你家“擂茶”做得好,说明你家热情好客,所以,各家各户都会族长那里去申请。族长不好抹哪家的脸,干脆安排轮流当东,省得没有请客的人家有意见。轮到哪家做东的当天,全村人吃过早饭后便会携老带幼,呼朋唤友,相邀到这户人家去。待“擂茶”吃得差不多了,小伙子们舞着稻草扎的龙出场了,他们竭尽所能地舞出一些花样来,逗得大家开心大笑。舞完后将草龙堆集在空地上,取火点燃,送龙上天,祈祷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擂茶”是调和剂。一个村庄,邻里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产生。老话说:“嘴好舌好,也会相咬。”何况人际关系。那么,邻里之间偶尔产生了摩擦与隔阂怎么办呢?畲族人自有畲族人的解决方法。有错悔悟了的一方,或者胸襟宽广肚量大的一方,会邀请对方来自己家里吃“擂茶”。 在氲氤的茶香里,在古朴的乡音中,一碗“擂茶”下肚,隔阂顿消,两家和好如初。

  “擂茶”的制作工艺讲究。以前,“擂茶”的制作方法畲族人从来都是秘不外传,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习俗都与汉族同化了,他们的擂茶制作方法也就不保密了。制作“擂茶”其实简单易行,主要原料是茶叶、芝麻、花生米。将茶料放在内有纹齿的叫擂钵陶器中,拿一根木梓棍,在钵里反复旋转研磨,擂成粉末状,加入少量食盐;再取出往年珍藏的雪水或新舀来的山泉,煮沸,冲入,一碗香喷喷的“擂茶” 便制成了。新制成的“擂茶”色泽黄白,味道清凉,微带咸味。既能生津解渴、祛暑驱寒,又可提神消乏、健胃畅脾。

  “擂茶”的吃法普遍。每当贵客临门,女主人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当面做“擂茶”,煮好后,用大茶壶盛好,斟给客人。斟茶时,好客的主妇会一手提壶,一手摁住壶盖,慢慢地、浅浅地给客人斟上,然后坐在旁边陪客人说话,接着再斟,再续,直到客人吃饱盖上茶盖为止。这种畲族特有的待客之道,后来演变成了东固的乡风习俗。

  “擂茶”的吃法很多种。比如青年男女确定恋爱关系要吃“新人擂茶”,结婚要吃“结婚擂茶”,新婚第三天则要吃“三朝擂茶”,建房要吃“上梁擂茶”,做寿要吃“长寿擂茶”总而言之,东固人的“擂茶”吃法新鲜多样,不一而足。

  “擂茶”原料有增减。“擂茶”的制作会因季节的不同,加入一些有特殊作用的原料。春夏湿润闷热,会加入逐湿升阳的艾叶,或添进清凉解暑的薄荷叶;秋冬干燥寒冷,则加入润肺去燥的菊花、金银花,或加祛寒的姜末、辣椒、桂圆。产妇所饮用的“擂茶”,自然少不了添加补气暖身的茶料。如果主人特别的热情好客,“擂茶”的原料则会更多,除茶叶、芝麻、花生、食盐等外,还会根据客人的口味,加入生姜、绿豆、红糖等佐料。特别尊贵的客人来了,则会在“擂茶”里再添加一些炒熟的芹菜、香菇、木耳、腊肉、香肠等荤素之类的原料,用排骨汤或土鸡汤煨之。

  “擂茶” 的佐茶点心。吃“擂茶”,当然得有果品相佐,摆放果品的碟数必须是单数。果品一般有酒浸的藠头、辣椒、蒜兜、萝卜以及油煎的薯片、玉米、黄豆等,绝不用市场上买来的糖果糕点,否则,主人则有躲懒说法、虚情待客之嫌。

  我有幸在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长赖明娟家里品尝到了正宗的擂茶,那酽稠稠的擂茶赛似粥,五香扑鼻,沁人心脾,直把我撑得肚子滚圆滚圆才罢休。如果你到东固去,只听到悦耳的山歌,而没有吃到香喷喷的擂茶,那你就算不得是东固人最尊贵的客人哟!

作者简历

  钱期昭,笔名钱其昭,男,1958年出生,青原区富田镇人。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江西省作协会员。业余时间喜爱从事于党史研究和文学创作,在青原区委宣传部工作期间,担任了《丹心照汗青》、两期《青原文艺》、《群星辉耀东井冈》等书的编辑。参与了《青原区教育志》、《青原区志》、《富田镇志》的编修,在海内外各级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歌词、论文一百余篇,撰写了电视解说词《魅力青原》及历史文化研究《青原游》两本书,计30多万字。

  2009年6月,30万字的红色历史长篇小说《东固暴动》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吉安晚报》、《井冈山报》、市电视台“今晚八点”都作了专题报道。

  2011年元月中旬至二月,“曾山、赖经邦和段起凤的英雄传奇故事”讲座由市电视台《庐陵时闻》连播12期。

  2014年7月,30多万字的红色历史长篇小说《烽火赣西南》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作者已经授权《文化范儿》微信平台独家首发】 文内图片来源于作者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