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物诗的“书写策略” ——钟教授陪您读古诗词(37)

 小楼听雨诗刊 2020-07-17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咏物诗的“书写策略”
——钟教授陪您读古诗词(37)

病  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是一首咏物的七言绝句诗。作者李纲(1083—1140),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北宋末、南宋初名臣,毕生殚精竭虑,为国为民。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金兵南侵,他成功领导了东京保卫战,但不久即遭投降派排斥,被谪出京城。中原沦陷,高宗南渡,一度起用他为宰相,仅七十馀日又遭罢免。后再起再罢。多次上疏陈述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忧愤成疾而病逝。

“耕犁”,耕田犁地。古代没有拖拉机,农民主要靠牛拉犁来耕翻土地。“实”,装满。“箱”,装粮食的容器。“伤”,哀怜。“但得”,只要能使。“众生”,广大百姓。“羸病”,衰弱生病。“卧残阳”,卧倒在夕阳中。全诗写一头牛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所耕土地及该土地所产出的粮食已不可胜数。它老了,病了,筋疲力尽了,卧倒在夕阳中。可是又有谁哀怜它呢?尽管如此,它却无怨无悔,因为它唯一的心愿是让人们都能吃饱饭!


牛,是人类驯化的牲畜。它哪里有思想?更不用说如此之高的精神追求!明眼人一读便知,此诗言在此而意在彼,名为咏物,实为自喻,分明是借“病牛”来抒发传统士大夫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淑世情怀!

咏物,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有些咏物诗没有寄托,为咏物而咏物,咏物而止于物,别无深意。因此,它们的书写策略是“形似”,多以惟妙惟肖地摹写所咏之物的外观为能事。但这不是中国古代咏物诗的主流。中国古代咏物诗的主流是有寄托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咏物而不止于物,咏物只是手段,其终极指向是“人”。因此,它们的书写策略往往是“遗貌取神”。明乎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李纲此诗不纠缠于“病牛”的外观,不浪费一点笔墨来对“病牛”的形貌作细节刻画,而致力于赋予“病牛”以高尚之士的灵魂。

诗人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但他的自强不息,并非追求一己的功名利禄,而是为国家、民族与人民鞠躬尽瘁,虽“力尽筋疲”,“羸病卧残阳”而在所不辞。崇高的人格加上高妙的写作艺术,成就了这首励志的好诗。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194):2020年第二十八期

每周试玉(188)【姚泉名 胡长虹 段维】

【小楼听雨诗刊】2020年(1-3)月目录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人间要好诗”第二届诗词大赛结果公示

李树喜:“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国征诗大赛代序

“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国征诗大赛颁奖典礼现场视频完整版

《小楼听雨诗刊》2020庚子新春大拜年

荐读(五)|当代女诗人

平常景物,写得很不平常。平常字面,用得很不平常。 ——钟教授陪您读古诗词(36)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