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鄱专栏 | 枫树林 :再游三叠泉(外一章)

 香落尘外 2020-07-17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图、文:枫树林



<<< 再游三叠泉

庐山三叠泉瀑布,世称“庐山第一奇观”。以至自古以来就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传言。我上过两次庐山,也做了两次“庐山客”,说起对庐山三叠泉的感受,还真有点如数家珍的味道。

记得第一次游三叠泉,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带学生暑期考察九江白鹿洞书院,顺道游历了庐山东线的一些景点。那时通往三叠泉谷底的路径还比较原始,崎岖坎坷,曲折徘徊,近似早年深山砍柴的山路,即使条石铺就的路段也狭窄陡峭。自己当年处而立之年,带一帮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看三叠泉瀑布,自然是豪情满怀,充满想象与激情。但炎热干燥的枯水季节,三叠泉的瀑流不是很大,瀑布叠泉亦如小溪积水,整体感觉尚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因而也就留下寻机再游的希翼。

今年鼠年之疫基本消停,乃又严防疫情复燃之时,复工复产的热潮,省内的“地方游”独树一帜、风起云涌,成为恢复经济的一条靓丽风景。随着盛夏的莅临,当我得知有避暑胜地的庐山游(七天六晚),心中便燃起再游三叠泉的冲动。至于可能邂逅的几天强降雨,也被选择性地失明,一直陶醉于雨水多就有助瀑布气势的心理期待。上庐山后的第二天,当三叠泉景点因暴雨面临关闭,多亏地陪导游提前掌握信息,果断将游三叠泉的行程提前一天,确保了我再游三叠泉的愿景如愿以偿。

去三叠泉景点新开通了缆车,缆车像一节火车车厢,可站立游客五六十人,乘缆车沿铁轨穿行于山水之间,非常贴近自然风光,一趟还可节省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消耗,直达一叠泉的附近。但人算不如天算,当我们走出缆车,徒步去三叠泉谷底时,云雾已朦胧了眼前,倾盆的大雨劈头盖脸,沿途陡峭的犄角旮旯,挤满避风躲雨的游人。溪流冲刷的峭壁前,强雨滴冒的树枝下,穿着雨披鞋套的人还好,仅靠打伞避雨的游人则早已成落汤鸡,个个愁容满面地伫立在暴风雨中,内心忐忑是否再坚持前往。

一位全身湿透的中年人发出:“既已如此湿透了,更得去三叠泉看一看”的呼吁;一位面露天真的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要继续前行。我担心雨雾会遮住了瀑布景观,做好了上下这2400多个台阶,就权当锻炼身体的心理准备,期间也有许多游人打起了退堂鼓。这时,两位背负摄像器材的男女团友,信心满满地走过我的身旁,他们只担心下雨影响施展长枪短炮,全然没有对风雨和路途的担忧,鼓舞了游人士气。

经半小时左右的雨中跋涉,我们来到三叠泉谷底,瀑布急流在峡谷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三叠泉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三叠泉。水流从五老峰北崖悬口落下,冲击三级盘石的总落差155米,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气势壮美。

当我走近瀑布谷底新建的亭台楼榭时,狂风夹着水雾呼啸扑面,仿佛要把人吹悬刮倒似的。面对由高而低,瀑流狂泻的三叠瀑布,我震撼不已,并由远而近,先概貌后细节,多角度留下三叠泉的壮美图景,直至手机因水雾一时被屏蔽。

烟雨中的三叠泉瀑布恰似咆哮奔腾的白龙。绿波激荡的叠泉中央,有直径两米的一块巨大圆石,仿若巨龙口吐的滚珠,在碧池中沐浴瀑流的洗礼。水雾飘渺、瀑布飞涌,在观瀑平台上,有红衣女子翩翩起舞,如醉如痴;有银发老者,高亢朗诵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虽然李白诗写在庐山南簏香炉峰侧的庐山瀑布,但此情此景,用之于其后数百年才发现的三叠泉瀑布却更加贴切。我想,若李白再世,也会为三叠泉瀑布的壮丽华美而手舞足蹈,吟诗填词,让祖国的山川美景万世留芳。

<<< 庐山观云海

庐山的云海,独占虚幻胜景的鳌头。如瀑布,似轻纱,像棉花,把庐山装扮得分外妖娆。在推介庐山的影视作品中,动人心魄的莫过于庐山的云海,含鄱口因它名声鹊起,锦绣谷因它声名远播,五老峰因它屹立名山大川。而我这次庐山行,因观云海而结缘一个新的名胜——小有名气的观云亭。

在庐山窖洼路一则危崖之上,建有一个叫观云亭的凉亭,它三面环山,一面峪口。那里山道崎岖,风景优美,亭前有平坦的巨石,亭后有高山崖壁,站在巨石、崖壁可观山峰沟壑,凉亭云雾,遇到好天气,就能看到气势磅礴的瀑布云。目前,它仅是一个修建中的小景点,没有明确的旅游指引,知道它的人还不是很多,当地摄影导师聚集一帮摄影爱好者,每年都长时间租住民宿出没于此,期待收获瀑布云的美景。

我们这次庐山游,遭遇连日的强降雨,即使暴雨停歇,也多是雾气濛濛,细雨绵绵,雨雾笼罩了许多好景观,使游玩的兴致大打折扣。特别是7月8日这一天,庐山因暴风雨的侵扰,摆渡车全线停运,所有景点暂停接待,山上所有游客就地休息。像三叠泉、五老峰这种野外景点还封闭三天,成为众多游人几十年未见的奇遇历险。我们因住地酒店洪水漫灌厨房,不得不临时换至观云亭前的宾馆。团友中有两位摄影爱好者,闲愁中主动出击,寻找风雨后的意外收获。在住地宾馆的后山,他们邂逅了几位从鹰潭到此静候瀑布云的同行,开始与观云亭结下不解之缘。

我紧随两位摄影团友,几度穿梭于民居巷道来到观云亭,或登山在崖壁静候,或休闲徘徊于凉亭,一次次在飘柔的点滴云雾中,期待瀑布云的光临。当天傍晚,骤雨初歇,山峦间烟雾弥漫,云光岚翠掩映,我爬上后山崖壁,静候几分钟后,见穿越云层的夕阳辉映凉亭天空,厚积一块莫大的瀑布云团,飞流倒挂,渐有发散之势,向着凉亭飘逸而来,如梦如幻,蔚为壮观,但终究没有形成云蒸霞蔚的云海。

第二天凌晨,头天傍晚凝聚的瀑布云层,突然被日出东方的霞光激活,瀑布云开始活跃游移,先是一丝丝,后是一簇簇,再是翻腾奔涌,由高空飘泻凉亭、峡谷,与峪口的茫茫云海对接,晨曦、山峦、蓝天、白云融汇合成一次重量级、全景式的云海奇观。令多日守候山顶的粉丝,无不为此发自心灵的强烈震撼。几位来自庐山、鹰潭和赣州的摄像爱好者,行走于高山崖壁的两个摄影点,长抢短炮的“咔嚓……咔嚓……”智能手机“短平快”的机动出击,瞬间将瀑布云彩的气象万千尽收影框。当地摄影老手感概,这是五年一遇的难得机遇,盛夸我们赣州游人的好造化。虽然这次瀑布云,前后仅存续一个多小时,但我们已尽享了它的惊艳,一扫数日来的愁绪,显露游有高值的喜悦。

这种不畏艰险的进取努力,使我进一步感悟了人生要倚重一个“缘”字,一种自然和社会的机缘。试想,如果没有庐山这多日的强降雨,没有这朝阳的开怀一笑,或是你没换到观云亭附近的宾馆,又没遇上这些摄影爱好者,你就会与这瀑布云擦肩而过。正如我两个月前游萍乡武功山,偶遇一段云海时的感怀,有诗云:

        云海在朝霞与峡谷间

        飘柔  翻腾  飞涌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弥漫绿水青山

        荡漾梦幻般的美仑美奂

        它要雨水浇灌

        借助阳光的滋润

        大自然的恩赐

        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爱慕也只能顺之自然

        众里寻她千百度,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以为因缘相识、因缘相聚乃世之常理,由此演绎芸芸众生和世间万物,人当珍惜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