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兆瑞:守拙 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妙趣横生 2020-07-17

于兆瑞:守拙 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守拙 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拙与巧相对。如果说巧是一种刻意而为的小聪明,那么拙则是一种无为自然的大智慧。很多时候,人们都是自觉不自觉地讨巧,总习惯寻找捷径和速成的秘诀,不愿放下心来某一件事,不愿放下功利的目的,不愿忍受成功路上必经的磨砺。

  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人,没有一个文化人。方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从没见过纸墨笔砚。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非常惊呀!马上从邻居家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来便写了四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的很好。于是这件事很快地传开了,因此,人们都叫他小“神童”。由于方仲永写的诗文采立意都很好,并且只要指定题目,他就立即作诗。因此,乡里很多人都想见识见识,纷纷邀他和他的父亲去家中做客,摆酒设宴盛情款待,指定题目,让方仲永当场作诗。方仲永的父亲觉得这样很风光,因此,十分愿意接受遨请,经常带着方仲永去乡里拜访权贵和有钱人家,参加各种宴会、宴请,炫耀儿子的才华,却从不让方仲永拜师,花更多时间看书学习。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方仲永也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他的才华仍然停留在五岁的水平上,没有丝毫地长进。当二十岁的时候,他和同龄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那个“神童”不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通过不断地学习得来的。一个人即是天生就有超过普通人的才华,如果后天不学习,不补充新的知识,他也不会有所成就的。从而也道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齐白石九十高龄,还每天苦练描红,临摹历代名人名画经典作品。儿子不解,你老早以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一初级的东西来了?旁人更是戏为“呆拙”。而这书画名家,却临池不辍,焚膏继晷,从最基础的一笔一划、虔诚砥砺、法度严谨,回炉作业。

  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书画盛名于世,他曾说过:“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拙,在这里道出了一种人生的境界。

  这个世界上,雄鹰和蜗牛都能到达金字塔尖。守拙,归根到底就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

  (写于:己亥年八月 2019年9月16日)

  于兆瑞   哈尔滨市南岗区凤翥街9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