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兆瑞:一个月票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妙趣横生 2020-07-17

于兆瑞:一个月票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一个月票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闲来无事,翻腾我的书柜,突然发现一个印有哈尔滨市公共交通局的月票夹,就是这个月票夹,跟随我上班二十多年、退休后又保存了近二十年的月票夹,完整无缺。就是这个小小的月票夹,见证了哈尔滨市的公共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

  我是哈尔滨汽轮机厂的职工,最早厂里每月按职工离厂的远近、倒车次数,发给通勤职工通勤费,直接打入职工的工资里,职工上下班自己买票。后来厂里又按通勤职工离厂的远近、倒车的次数,给通勤职工发联票。哈尔滨市公共交通局为了方便通勤职工上下车买票不方便,推出了月票,上车时只要把月票给车上的售票员一看,就可以乘车了,这样既方便了通勤职工掏钱买票,又减轻了车上售票员的工作量。

  月票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线的(票价便宜),按规定只能乘坐某某条线路;乘其他线路无效。一种是通票(票价要贵),坐任何线路都行,不限线路、不限时间、不限次数。职工管这种票叫‘满天飞’,大大地方便了职工上下班使用,也方便了厂里办事人员外出联系业务使用。

  记得:那时共交车线路很少,通往汽轮机厂、锅炉厂、电机厂(统称三大动力)只有三条线路。汽轮机厂门前一线(现在的101线),锅炉厂门前二线(现在的102线),还有从工程机械厂开过来的十线,经过动力之乡路(动力之乡路,后改为大庆路,又改为现在的三大动力路)那时三大动力厂约有三万多名职工,每天通勤的职工也将近有一万多人,就靠着这三条线路。每天上下班职工都争先恐后地挤着乘车。

  为了缓解乘车难的问题,经市政府批准,三大动力厂错时上下班,汽轮机厂8点上班,锅炉厂7点半上班,电机厂8点半上班(是不是这样上班,记不清了)。连周日休息也都错开休息,有的周六休,有的周日休,有的周一休。

  如今,哈市交通线路如同蜘蛛网,四通八达,公交 L C卡 早已取代了纸质的月票,主动投币无人售票也代替了售票员,当年的人工报站,也早已被电子语音和显示屏替代了。现在的公交车站不但美观,能遮风挡雨,而且还实现了智能化,下一趟车什么时间到站,都能显示出来。真是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写于:己亥年 十月  2019年10月30日)

  于兆瑞  哈尔滨市香坊区军民街仁和家园404栋3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