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午沙龙 · 一言不合就取而代之?人类的未来,可能要看人工智能的脸色才行

 正午文化 2020-07-17

对于人类而言,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

要是有人拿这事去问霍金,多半只会得到一个有点辣眼睛的词儿——终结者。

?!

最近热播的美剧《西部世界》,让人工智能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可实际上,人家霍金早在两年多以前就说过类似的狠话:一旦人工智能学会独立思考,能适应环境变化,就极有可能造成物种灭绝、战争、疾病、贫穷等等严重后果,直至成为导致人类灭亡的终结者!

真就这么简单粗暴?



漆黑的深夜里,周遭一片死寂。一束强光打下来,照亮整个旷野,看得清四处堆满的机器残渣,和累累白骨,你惊恐,你惶惑,你呼喊,你奔跑……可你不会想到,一个魁梧高大的家伙,就那么猝不及防的,横在你前行的路上。

几乎是下意识的,你扣动扳机,射出一连串子弹,那威力,足以穿透任何一块钢板。

他中弹了,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后仰,即将倒下。你开始庆幸,多亏手中还有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靠谁不如靠自己,我—赢—了!

但是,可但是,很快你就发现,眼前这个家伙,没他妈倒下!在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竟然看不到半点痛苦的痕迹,他一点点直起被重创的身体,双眼直狠狠的盯着你。最骇人的,是他撕裂后的伤口,露出的不是白花花的骨头,而是黑黢黢的钢铁支架!

你没猜错:他不是人,是机器!

也没猜错:这不是现实,而是那部大名鼎鼎的电影,《终结者》。

……

搁在25年前(《终结者2》于1991年推出,是1984年推出的前作《终结者》的续集),这些情节确实有让人跌破眼镜的奇思妙想,可现在回头再看,恐怕没几个人还会觉得新奇。看惯了科幻电影的当代人,对未来的这些可能性早就有了免疫,从《2001太空漫游》到《银翼杀手》,从《终结者》系列到《骇客帝国》,从《我和机器人》到《机械姬》……据说约翰尼·德普主演的《超验骇客》,就曾因为人工智能题材引起过霍金的关注。

是的,关于人类与人工智能间究竟该以何种关系共生共处的问题,从上世纪延展至今,其中琢磨得最欢实的,就数向来以理性著称的科学界,还有以感性著称的文艺界了。


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在创新峰会上曾不无乐观的强调:“机器能够飞到更远的地方,甚至比我们人类让它们走的更远。这是我心目中的一次新的革命,人工智能的革命。机器会学习,然后超出预期地更好地完成一些事。”

这话说得夸不夸张?看过近期热播的美剧《西部世界》,就全明白了。

作为展现整部剧集的背景舞台,“西部世界”其实是个用高科技打造出来的全方位主题公园,遍布其中的“原住民”看似形形色色、身份各异,实际上都是具有高级智能、足以乱真的机器人。不同的是,这些机器人在设计之初就非常贴近人类,有着与人类看上去完全相同的骨架结构,以及由3D 打印出来的人造肌肉。一旦分布到具体场景中,他们又纷纷化身为酒馆中招摇妖艳的妓女、征集帮手讨伐匪徒的警长、甚至是安静农场中的一对父女。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机器人不仅有自己的性格,还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伤心时会流泪、疼痛时会大叫,绝望时甚至会下跪,机器人父女间还会彼此问好,哪怕旁边没一个真正的人类。

一句话概括,这些机器人无论是在自身硬件(外表、动作)还是在软件(人工智能)方面,都达到了一个人类对于AI的“梦想高度”,完全拟人化了。

你以为这只是电视剧中才有的情节?

看看人工智能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哪些惊人之举吧,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编写新闻故事、进行医疗手术,甚至还包括在战场上完成自动战斗。

医疗行业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无疑属于最早吃螃蟹的那一个。看过电影《星际迷航》没?现在的病患已经可以手拿同款的科学分析仪进行自我诊断了!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再结合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患者不仅能对单个基因组进行排序,还可以跟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对比来预测自己感染某种特定疾病的可能性,直至找到治疗办法。在实操过程中,人工智能还可以为手术室的医生给出明确指令,现场帮助人类完成一场程序复杂的高危手术。

在金融领域,人力顾问的很多工作也已经被人能智能取代。计算机系统在整理过成千上万的复杂信息后会为雇主给出建议,通过查看你在社交媒体中的定位、你的电子邮件以及情绪分析,来决定哪个公司最适合你,然后再根据你的个人资料和市场现状实时调整证券投资组合。这显然是任何一个人类顾问不可能达到的水平。

再比如保险行业。一个好的人工智能分析师,会利用大数据进行复杂的分析工作,然后告知你如何享受到更低的保险费折扣,等于是用最小的付出为你创造最大的收益。

正如《西部世界》中展现的那样,在未来的世界里,人工智能尤其是带有仿生学意义的机器人,会帮助人类处理、解决掉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至于屌丝们能不能借助这一科技跟机器人谈个恋爱,也未必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是的,完全的人工智能距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它所呈现出来的发展态势,却值得关注。如果说“深蓝”还只是靠运算能力战胜了人类,战胜了李世石的“阿尔法狗”就完全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了——这东西除了有庞大到惊人程度的数据作为支撑,竟然还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这是啥意思?这就等于是在告诉所有吃瓜群众:别看这个阿尔法现在还是条“狗”,可它距离变身成人类只差了那么一步之遥,一旦拥有了情感,这个由机器组装而成、靠程序运转驱动的机器,就能分分钟变成个活生生的“人”,然后横在你面前。

就像《终结者》里的T800,一样。

这边阿尔法狗刚刚让小李子输掉了裤衩,那边一个曾经困扰人类多年的命题就再次上升为坊间热议的焦点话题: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对于人类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互虐?还是和谐?是天堂福音?还是打开后的潘多拉魔盒?各路观点一窝蜂涌现,点赞的唱衰的此起彼伏,就是没个公认的答案。

倒是有些具备了“先见之明”的热心人士愿意频繁站出来大声呼告,比如特斯拉总裁伊隆·马斯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曾不止一次公开强调,人类不该在有能力完全把控前过多涉足强人工智能领域。对于这种来自个体的警告,没多少人会真的在乎。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突破科研范畴,进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有这么一组“惊人”的统计数字:“到2020年,美国经济预计创造5500万个就业机会;而其中的2400万个将是全新的职位。其中超过48%的新工作将强调软硬智力技能,如积极倾听、领导、沟通、分析和管理能力。而针对上述技能的实际需要来看,人工智能显然比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更适合。”

站在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来看,正像任何革命性的技术一样,人工智能在带来革新与变化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层面的挑战,其中最复杂和紧迫的问题是它的责任和问责,谷歌总公司、Alphabet、亚马逊、Facebook、IBM和微软的研究者们都在联手解决这一问题。

人类对于机器的过多依赖,结果就是导致机器拥有了更“聪明”的运用程序,可以自动选择对一些疏漏甚至是错误的主观忽略,这往往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其中最严峻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工智能并不承担任何适用于人类世界里的责任和义务。举例来说,它可以让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开得顺风顺水、毫无危险,可对于出现在车辆前方和两旁的其他人或其他生物将会造成什么样的风险甚至伤害,就不在其考量范围内了。所以哈佛大学教授Barbara Grosz在Robohub在采访中才会不无担心地表示:“现在是时候考虑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带来的设计、伦理和政策挑战了。如果我们现在解决这些问题,并认真对待他们,我们将来会有设计更出色的系统和更适当的政策来指导他们使用该系统。”

说到底,这应该是个“人类+AI”的结果,而不是“人类vsAI”的结局。很多年前社会上就有了“双赢”一词,搁在人类与人工智能这事上,同样适用。至于其他猜想和疑问,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还行,别的还是省省吧。

我白话完了,到你啦。

留言里我们一起聊聊吧……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现在是技术社区的热点话题,尽管还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人工普遍智能,但它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广泛的投入和使用,也确实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毕竟,这不是哪个人的私事,真捅出什么篓子来,光指望大个子是顶不住的。

针对前段时间Facebook改变热搜的部分算法后被指责推送虚假和不恰当新闻的反面新闻,是否该把新闻编辑、购物、社会交互和客户服务完全移交给机器的议论一下子热闹起来。也有人说,人类应该研发出“更有道德感”的AI,以便更好处理涉及隐私权、政治偏见和消费者敏感问题。

既然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朦胧的未来,那就应该让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跟上来。要知道,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会越来越倚重于人工智能的合理使用。与其把时间和精力用来担心机器人,还不如把这种恐惧变成动力,用以提高自身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

·

·

END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王恩泽  

编辑│张爽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