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工场 · 传统就是一个幻象,她一次又一次“离经叛道”, 在过去和今天之间跳来跳去

 正午文化 2020-07-17



“传统就是一个幻象。”彭薇很喜欢导演伍迪·艾伦的这句话,这个出生于传统国画家家庭的姑娘,3岁学画,5岁拿奖,在沿袭父辈艺术的道路上,却一次又一次突破底线,她用戏仿、重构、挪用等手法,寻找着国画的新生。


从最早的“秀履记系列”“衣钵系列”“脱壳”,到她最新的作品“遥远的信件”,十年来,彭薇总能在日常的生活发现那些女性直接相关的创作题材,服饰、景致、书信……这些并不宏大的叙事话语,精制、儒雅、遣怀,没有黑暗与杂色,较之前卫艺术中的“喷血”之作,显得冲淡与祥和,但却能从中看到历史、时代、现实另一侧面的文人操守。

“遥远的信件”,彭薇画了近3年,说“画”并不足以概况全部,这个以水墨手绘实现的卷轴山水,带有“现成品”观念。以最古老的书籍形式出现画卷轴、册页,都由她亲手绘制出来,绫裱、玉池、格水、画轴、别子和画盒,甚至繁复的锦缎图案,看着像小型装置,其实都在画上。

遥远的信件

/  彭薇谈画 /

它们可以折叠或卷起,配上不同的缎带,

放进定制的木盒里……

就像写一封长信

给一位我不认识的有缘人。

彭薇不喜欢从传统卷轴形制去考虑,总是想玩点儿“出格的”。她有一幅作品,宽只有13厘米,但有6米多长。她说,想要一种卷起时候那种厚厚的体积感,又喜盈手一握的小。

在“遥远的信件”中,被彭薇篡改的不只有卷轴的形制,画法和画面的内容也是“七拼八凑”来的。

传统中国画的画法是勾线、填色,但她的画里有很多地方是冲出来的,比如那张看着像青绿山水的作品,线先勾好,然后用颜色将画全部打湿,趁它半干的时候飞快晕染。

如果你足够仔细去欣赏“遥远的信件”系列,你会发现画面上除了那些仿绘的古典名画,还有很多来自西方文学大师的私信作为题拨。


就像册页《渡河留声》,画面是一队唐代仕女骑马渡河,题跋抄录了卡夫卡爱情书简《渡河留声》一书中的致菲利斯·鲍威尔——您也许会产生意愿,是否应该把我作为旅伴的伴侣、导游、独裁者、累赘,结伴而行,即使如此,对作为通信物件的我却是无可厚非的。

古人用题跋和绘画交谈,而彭薇借西方文人的书信与中国古人的画交谈,对她来说,信件的审美性比情感表达更重要,她要的不仅是一封信,更是希望“西方”这一概念如她所愿地进入中国山水文本。 

卿卿如晤

逐鹿图

圆满的旅程

彭薇一直是国画领域是一个“异类”,戏仿、重构、挪用……这些始终是彭薇的艺术被人认识,也被人评议的部分。就像她自己说的:“我永远在过去和今天之间跳来跳去。”

“我很喜欢导演伍迪·艾伦的一句话,‘传统就是一个幻象’。”

彭薇不是那种很有现实感的艺术家,她不愿卷入前卫、流行的“现实狂欢”,而是在温宁的传统“闺阁”里求得一种心灵的纯净。她的作品没有当下话语的痕迹,血脉都是从中国传统文人画和艺术本身的语言、形式的思考而来的,这是一种不受外在的社会现实制约的独立想象。


遗石

/ 彭薇谈画 /

十五年来,我每年都画一些湖石,

石头挺好的,没有表情,

也不用想像不像的问题,

它是半抽象的,但也是具象的。

彭薇的父亲是彭先诚先生是四川省诗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老师,擅长没骨点染法,以唐代仕女画闻名。

彭薇从3岁起接受严格的传统国画技术训练,5岁就拿了人生第一个国际绘画金奖,之后一直沿着父亲的道路学画,可报考研究生时,她却出人意料的选择哲学系美学专业。

绣履记系列

彩墨锦绣系列

对于这个决定,她的解释是“或许是跟着父亲的脚步走了太久,让我有些自卑,我从不认为自己能成为一个国画大家,而且国画也并不像油画那样,时尚、前卫,易被人接受。我需要找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但最终她还是走回了国画的道路上,只不过她的作品始终有些“离经叛道”。

扇缘系列

2006年,还是某美术杂志编辑的彭薇,出门倒垃圾时,看到了邻居家门口扔掉的两个塑料模特。她觉得,那模特很美,有点像断臂维纳斯,于是就把塑料模特抱回了家,当做了绘画创作的新载体。

宣纸被一层又一层地糊在塑料模特身上,糊到十几层后晾干,然后在宣纸上绘制仿古画,借用古画里的元素和意境嫁接到宣纸上,背部画《唐人秋色》,胸部画《秋郊牧马》,传统的二维水墨画,延伸进入了三维空间,而女性身体独有的凹凸感,更令画面多了一份神韵。待宣纸干透后,再将整幅绘画从模特的身上取下来,厚实的宣纸自动形成塑胶模特的形状,就像一张被揭下来的“人皮”,美丽的让人炫目。

彭薇给这个系列一个贴切的名字“画皮”。

秋郊牧马

马球图


唐人秋色

这仅是她篡改作品的开始,其后,她毛笔一挥,水墨铺展,庭院、闺阁、山水、花卉、湖石统统成了服饰上的花纹,历代的绘画片段时不时出现在衣服的细枝末节之间。

时空在服饰上穿梭往来,模糊了朝代、模糊了人物、模糊了信仰,却出现了彭薇强烈的自我认知的影子。

好事成双

/ 彭薇谈画 /

我挺喜欢《好事成双》,但那时采访我说

“这是画的爱的感觉”,

其实是被人逼问想出的解释。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画什么感觉,

就是觉得把男女情爱的图像

画在半透明的鞋中有意思。

彭薇的创作始终伴着外界争议,有人赞颂,说这是“中国画新思维”,有人批评,说这是离经叛道。

但彭薇甚少理会这些,依然我行我素,“艺术对艺术家来说是件很私人的事,艺术家只能用它来干预或影响自己的生活。”

/ 美景   右 / 波斯随想


“对艺术没有新与旧,男与女之分,只有好与坏之分。好的作品就是能在传统与当下之间找到平衡,并且指向未来。”

彭薇仍在国画发展的新方向的探索之路上前行着,“我看自己的作品时,有时会觉得很高兴,有时又觉得它们什么也不是,它们距离我的期望还很遥远。我要做出超越时间的作品。”


人生中最美的事物总是免费的

·

·

·

END


彭薇

北京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博物馆、

广东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中心、

北京画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出版了《彭薇画集》《彩墨锦绣》《云裳》

《彭薇》《身与衣》等作品集。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王恩泽  

编辑│张爽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