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滴答冒着水滴,蛐蛐躲在草丛里叫个不停,风轻拂过层叠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爷爷坐在土屋门口的摇椅里扇着蒲扇,晕黄的灯光照在木桌上,桌上的西瓜正等待着人来品尝。 这件被称作《夏》的袖珍作品,仿佛被施以了魔法,将观赏者瞬间带回到儿时夏夜里的乡村小院,浓浓的亲情,脸颊上残留的清甜西瓜香,那些遥远的快乐被定格在长仅有50厘米见方的小院子里。 《夏》 为小院施法的魔法师名叫西树,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从事微缩场景创作的艺术家之一。 西树,不是他的真名,仅是一个网名,名字源于《指环王》电影里冈多的那棵白树,由于白树是从精灵居住的“西方不死之地”移植而来,他便给自己取名 “西树”。对他来说,每一件袖珍作品都像精灵居住地一样,是能够留住时光的“异时空”。 遇到微缩模型之前,西树曾从事过五、六年人事管理工作。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份前途无量的工作,但西树厌烦那一成不变的工作节奏,他渴望凭借自身的能力,创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哪怕是当大家看到他的作品时感到少许放松。 他辞了职,踏上了寻找理想生活的路。帮朋友管理咖啡馆,定制个性生日蛋糕、定制办公桌迷你喷泉……西树尝试过很多事情,可没有一件事能真正触动他的心,干着干着就放弃了,直到遇上那间微型杂货店模型。 《旅》 《初夏的味道》 那是一个马来西亚女生的作品:小小的杂货店被摆放在草地上,阳光洒在里面,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即便这事时隔8年,每当回忆起那个情景,他还能感受到一股温暖由心而生。 被这间微型杂货店迷住,西树开始在网上疯狂搜寻相关资料,反反复复看了几个月之后,翻出手边可以利用的工具,动手开始制作。 《寮房》 微缩模型与实物的比例通常是1:12,这是最适合肉眼观赏的比例,相当于每件东西的体积缩小到原物的1/1728。一套袖珍作品往往包含百余种零星物件,每件都要精确符合比例,造型还要高度还原,这对于没有美术和建筑设计基础的西树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可西树就是凭着那份爱,在少有资料、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一步步摸索出了门道儿。 西树曾经做过一个传统的竹床。由于配件特殊,找不到现成的工具和材料,只能自己手工来做。通过父母,西树打听到一点竹器制作的方法,他开始用真的竹子反复尝试制作袖珍凉床。 竹片被劈成1毫米宽的竹丝,再慢慢镶嵌、拼接成床的形状。东西刚做好,西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生活中竹床用的竹杆都是有竹节的,可是细若毫发的竹丝上怎可能有竹节?于是他又开始琢磨怎么做竹节。像这样的事情,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常常发生,每一件微缩作品的背后,都是西树毅力、耐力和脑力的结晶。 为了做好微缩模型,西树学习了很多东西,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工业设计,木器制作、铁艺制作,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产品制作,甚至包括植物养殖。但西树却乐在其中,对他来说,做微缩模型就像一道解不完的谜题,总有新的东西在等着他。 西树喜欢称自己的作品为“袖珍”而非“微缩”,他觉得“微缩”给人模型的感觉,那是假的,可自己做东西却是“活的”。 看过《借东西的小人》后,他为阿丽埃蒂建了微花园。为了让花园更有活力,他不但专门培育了只有手指头大小的迷你多肉,还制作了可以浇水的铜壶。浇花时,壶口流出缓慢的一滴又一滴,就像阿丽埃蒂妈妈为家人倒咖啡。 《微花园》 “做微缩不用特意去‘还原’或是‘复制’什么场景。”西树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生活的经验,而不是人们误以为的那样有某个参照物,“我没有去复原什么建筑,它们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地方,也没有一个真正一模一样的场景,相反,这其实更像是一个寻找童年、寻找记忆的过程。” 西树的每一件作品,似乎都有着可以讲述的故事。《夏》里是他儿时夏日傍晚在竹榻上摇着蒲扇吃西瓜,《山寺厨房》是姥姥午后没来得及收拾的厨房灶台,还有秋日里铺满落叶的无人小巷,你和奶奶一同打理过的那个小花园…… 《山寺厨房》 就像去年创作《老巷旧梦》,他特地到成都宽窄巷子取景,但以被开发为商业街的宽窄巷子,昔日的生活痕迹早已荡然无存,只能从高楼大厦夹缝里,找到少数尚存的老巷子上,找寻到些许上世纪80时代的成都印迹。 《老巷旧梦》是老成都,可也不仅限于成都,西树这个作品里还融入了四川其他地区、福建等地,可以说,它没有确切的原型,但无论是斑驳的雕花木窗、街头巷尾乘凉喝茶的老人,还是屋檐下挂起来的辣椒和玉米……却总蕴含着浓浓上世纪80年代的风情,是那个逐渐消失在我们视野里,却永远活在我们记忆中的老巷。 “生活本身无需雕琢,就已经有足够多微小却能打动你的细节。”每走过一个地方,西树都会留下身边不一样的细节,因为是有感而发的细节,作品也因此有着扣人心弦的温度。 ▼ 《老巷旧梦》 “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生活缩影, 没有准确的时间,也没有具体的场所, 它是四川成都、是福建厦门,也是上海, 都市发展,老巷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但我想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一条难忘的老街、老巷, 或者说老胡同、老弄堂。 很多时候,我们还来不及道别,它们就都不见了, 这个作品能挖掘出一些温暖的回忆, 让大家好好地回味那些来不及告别的时光。” 除了参展,西树有时也会接一些顾客的特别定制,当然能让他动手的顾客,都有一个能打动他的故事。 《听海的假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一个与男友分隔两地的女孩,梦想能与男友到浪漫的圣托里尼岛进行一次旅行。西树将她的梦想用微缩模型变成现实,地中海式的纯白的房子,深蓝色的大门,一扇遥望海景的小窗,阳台上一张铺着素净桌布的餐桌上,摆放着一顿丰盛的早餐。 《听海的假期》 一个远在加拿大的女孩,从小到大的闺蜜要结婚了,她因为有事,没有办法回国参加婚礼,委托西树做一份结婚贺礼送给朋友。西树为她定制了一个风灯小屋,屋里是新人照片和一些新娘喜欢的东西,而风灯则象征来自远方的祝福。 西树喜欢这种创作,虽然事不关己,但每一份嘱托都如同接受了别人的梦想,微小的梦,掂在手里却是沉甸甸的。 ▼ “我一边筹备微花店, 一边为女孩做了袖珍木相框。 不知不觉,做了四个。 做完了,意犹未尽。 女孩暗恋男孩很久,却一直没勇气告诉他, 但看着他们在一起的照片, 想象着女孩和男孩一起去看海, 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开心。” 现实生活里,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美妙的生活,但人们仍可以保存梦想,留住希望,生活或许是残酷的,但梦想却是自由的,西树用他的微缩作品,凝固住人们美好的梦境,在烦躁和疲惫时抚慰我们的心灵,温暖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 《霸王别姬》 “灵感来自于同名影片, 场景是曲终人散、戏台上的凳子和桌子都是凌乱的。 在台北佛光缘美术馆布展时,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义工,拿着一把很长的尺子, 将所有凳子摆得整整齐齐。 他以为这件作品被别人不小心碰乱了。” · · · END
本名林涛,专职微缩创作者, 作品《夏》、《老巷旧梦》、《听海的假期》等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王恩泽 编辑│张爽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