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工场 · 20年,用水彩记录一座城,然后把它过成天天见的日子

 正午文化 2020-07-17


一半是画,一半是景,

黄有维用20年的时间,

积攒了一摞摞记录北京城的小画。

黄有维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大大小小的街道与胡同,遇见喜欢的角落,就坐在地上画下来,来不及画下来的,就随手拍下来……

这是五十多岁的黄有维,在北京的生活日常。而他,却并不是北京人。

“30岁的北漂,带着一床新婚的被子,我就是这样来的北京。”20年前的黄有维,放在现在来看,大概也是个“勇气可嘉”的青年。听着他的经历,我这样暗自想着。

黄有维在胡同里画画,总会有街坊邻居来“看热闹”。“我有一个本事,就是可以一边写生,一边跟大爷大妈聊天搭话,他们一边看我画画,一边给我讲见闻:谁家有喜事儿了,最近北京有啥新闻了,偶尔谁家做了好吃的也会送来给我尝尝。”你一言,我一语之间,黄有维的画纸上就有了色彩,有了人物,也有了味道。

不少人和我一样,喜欢黄有维的那些安静的画,里面总是透着一股香气扑鼻的烟火气。好像闻着闻着就能走进去一样:那悠长胡同的尽头,那一扇扇红色大门的后面,仿佛能听得见孩子的叫嚷,老人的叹息,藏着的是老北京人家的生活……

临近春节,市面上一本叫做《古都之美日历2017:北京的巷陌民风》的日历图书因销售一空,不得不紧急加印。里面的古都插画,大部分都出自黄有维之手。20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零零散散的街角、民风、名胜,都被黄有维的水彩记录下来,并放进了日历,成了一篇篇可以翻阅、欣赏和回味的日子。

“这么多年,我从没有画过,雾霾下的北京。”一如黄有维所说,他笔下的北京,总在鲜花簇拥下,色彩斑斓,阳光明媚。而很少有人会想到,他最初在北京的日子,却与这明媚有着不小的出入——

“那个时候,我新婚不久就来到北京,只身一人,又没有收入,租住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白天打工,业余时间画画。”舍弃了在湖南美术教师的稳定工作,黄有维最初来北京,只有一张床和一块画板,还有频繁的搬家。

即便如此,回忆过往时,黄有维的嘴角也还是会漾着笑:“没办法,从第一眼见到北京,我就爱上了这座城市。”

黄有维几乎不会以艺术家自居。他更喜欢用“画画的”的三个字来概括自己。这三个字,能概括他的经历,他的事业,他的理想,和他这个人。

“我喜欢写生,写生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我常说,写生是画家的福利。日晒雨淋、蚊虫叮咬、风餐露宿,这些苦和写生带来的快乐相比不值一提。”大概正是这个原因,画画的人,总不会很“干净”。各种水彩颜料,夹杂着日晒风吹的尘土,积淀成“脏兮兮”的潇洒。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些外人所感知的“艺术气息”。

黄有维说,自己年轻那会儿,也喜欢打扮成长发艺术家的模样,来宣告自己的职业。可后来,他就把头发剪了,变成了普通人的模样。邻居阿姨说,“不打扮成艺术家的样儿,也能看出你是艺术家,那就说明你成功了。”黄有维对这句话印象很深,想起来,就会说说,像是对自己的警示。

眼下,除了穿梭于北京的大小街道,剩余的时间里,黄有维多是坐在各种画板与颜料中间,被前来请教的学生围着。不知道此时的他,心里还会不会想起多年前,拿着树枝在地上乱画的男孩儿,和那个坐了六天七夜的火车千里求学的17岁少年。

一扇扇红色大门,上面贴着“福”字,很是应了马云爸爸的景儿。这是为了迎接2017年,黄有维微博里晒出的一组新作。他半开玩笑地说,“没想到,我这组北京胡同的画,还可以用来扫福卡!”

悠悠泛着微绿的老树,并不算新艳的砖红色大门,和有点儿“卷边儿”的对联:黄有维的笔下,那些胡同里的北京人家被“年”笼罩在一片温暖的喜庆与团聚中,让人看了,就舒坦。像冬天里喝了一口温水,淡淡的顺到嗓子里,温润了喉咙,暖了身子。

黄有维记录北京的梦,还在继续,他的自行车,还停在自家的院里,和满院子的花一起,等着开动。

·

·

·

END

黄有维

别名洞庭渔夫,1965年出生于湖南岳阳,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水彩画高研班导师,

湖南湘南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曾参加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

中国首届水彩画艺术展等。

其对北京巷陌民风、胡同乡音的刻画深入人心,

多部作品被收入

《古都之美日历2017:北京的巷陌民风》,

引起广泛反响。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王恩泽  

编辑│张爽  李晨璐  田小摔  王小轩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