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阅读 · 卡夫卡 | 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痛苦

 正午文化 2020-07-17

在卡夫卡之前,我们无法想象,沉默的力量如此巨大。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

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

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

人不能笑得太响。

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

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

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

真正的对手会灌输给你大量的勇气。

·

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

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

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

·

人的主罪有二,其余皆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

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

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

·

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

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

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掩饰弱点。

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忍受中,

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

他们因此而丧失了人的尊严。

最亲爱的马克斯,我最后的请求:我的遗物(也就是书箱里、衣柜里、写字台里、家里和办公室里,或者可能放上什么东西以及你注意到的随便什么地方)中的全部日记、手稿、书信、绘画,别人的和我自己的等等一切东西,一点不剩地、未经阅读地予以焚毁,你或别人拥有的一切文字或绘画同样予以焚毁,你可以以我的名义去向别人索求这些东西。至于别人不愿交给你的那些信件,他们至少应该自行负责焚毁。

——你的弗兰茨·卡夫卡

这是卡夫卡对好友的最后请求,但1925年,小说《审判》还是出版了。有人说,正是因为这位老友马克斯·布罗德对卡夫卡遗嘱的“背叛”,才没让“阅后即焚”造成文学史上的一次巨大损失。就这样,《审判》、《城堡》、《变形记》三部经典之作,才能出现于人前,让弗兰兹·卡夫卡这个名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比肩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和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

1883年7月3日,弗兰兹·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而有趣的是,卡夫卡父亲的铺子也以寒鸦来作店徽。理性冷漠的家庭环境,从出生就伴随着卡夫卡,特立独行,成为他对抗父亲的方式。不少人甚至认为,卡夫卡之所以会越来越沉溺于文学,一大半要归功于他父亲对这种兴趣的蔑视和阻碍。

卡夫卡虽然钟情于文学,但他所学习的专业却似乎并未遂了自己的心愿。1901年,他进入布拉格大学,先后攻读化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后改学法律。1908年,卡夫卡开始任职于工商事故保险公司,与写作的兴趣南辕北辙。这样出人意料的选择大概离不开父亲的左右,但正是这样的工作经历,却在他日后的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变形记》中的主人公似乎就藏着卡夫卡做保险公司职员的影子,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似乎也是对他生活的反馈。

尽管学业、职场上的卡夫卡似乎错失了文学,但从1903年开始,卡夫卡就已经在进行文学创作了。《一场斗争的描写》是他最早一批的“文学试验品”。1914年,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卡夫卡在小说创作领域有了不小的突破。这一年,他在日记中写下小说片段《村子里的诱惑》(《城堡》的最早雏形),之后开始写作《审判》,并完成《在流放地》的写作。

出生于农村家庭,以积累财富为乐趣,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毫无温情可言的“暴君”。对于童年所受的伤害,卡夫卡一直心有余悸。据说1919年,卡夫卡曾给父亲写过一封长达近一百页的信。信中他仍像是个孩子一样,讲述着他对父亲的倾慕,以及父亲对他的嘲讽。不过这封信终究没有寄出,反而成了一部出版作品《致父亲的信》。这场旷日持久又实力悬殊的斗争,最终也以卡夫卡“几乎不说话了”的结局告终。

与兴趣爱好同样不被父亲认同的,还有卡夫卡的恋情。1923年,卡夫卡与朵拉热恋,却仍旧遭到父亲强烈反对。“她多半是穿了一件特别的衬衣,布拉格的犹太女人们就会用这一套来勾引男人,你一见到这件衬衣,自然就决定娶她了。”两人的关系终究止于同居,直到卡夫卡因肺病去世。与朵拉·迪阿曼特同居期间,卡夫卡写作了《地洞》、《女歌手约瑟菲妮》、《一条狗的研究》等作品。

一生三次订婚,再三次解除婚约,没人知道卡夫卡是因为执着于真爱才拒绝婚姻,还是因为贪恋文学的魅力,而抵制婚姻。总之,他将孤独、孱弱、沉默统统写进自己的故事中,以一个神秘的“K”给世界思考。

和卡夫卡的很多长篇小说一样,《城堡》也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1922年1月,卡夫卡才开始创作《城堡》,而同年9月却不得不中止,1924年卡夫卡病情恶化去世,而这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也就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直到1926年,好友布罗德才整理出版了《城堡》。据说最早的版本里,布罗德为了使小说读起来比较完整,将原稿中后面的几章删掉,而后来的几次再版,才渐渐恢复手稿原样。

对于很多评论者来说,卡夫卡都不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作家:无论是他腼腆内向的个性,还是他冷漠荒诞的小说风格及主题。而恰恰,这种不可接近,让他和这本《城堡》都成为人们的迷之追寻。完全理解卡夫卡,似乎不太可能,但好在,我们总是能从他那里看出点儿什么端倪,借此来实现这种深度阅读后难得的成就感。

强烈的自传性,让神秘的K,贯穿卡夫卡的很多作品,这也成了他的一个印章,在《城堡》中,也不例外。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城堡虽近在咫尺,可K却费尽周章也无法进入,至死也未能有个合理说法。当然,除了故事情节本身的荒诞外,卡夫卡独特的叙事手法也让《城堡》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异常出彩。

与寻常的叙事方式不同,主人公K所衔接的并非一桩桩独立事件,而是不断涌现的奇葩人物——招待所的老板、老板娘、女招待、闲杂人、城堡官员、官员情妇……人物的身份、个性,或者关联的事件,都是通过与主人公K的对话展开。所以,这篇小说常常被戏称为“长篇对话”,而对话中包含着巨大的隐喻空间,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人们不停去挖掘和探索的东西。

深受尼采影响,对于上帝已死的局面有着内心上的认同,这在《城堡》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面对上帝的缺失,我们怎么才能拯救自己?”《城堡》这样一部作品出现在20世纪初的西方,自然与整个人类的情绪都息息相关。于是,不少评论家将这个做什么都徒劳的虚妄世界,视为卡夫卡对现代主义的表现。显然,这离当下的读者有一点儿远,但小说中荒诞与虚无的生存状态却至今都能够唤起我们的同理心。

同时,卡夫卡在小说中对普通人和行政当局的对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让当下的很多人都能领略其中的种种讽刺。对于权力和阶层的认知,加重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冷漠的持续发展,甚至侵占了个人“孤独”的空间。最终,追寻这个主题,连接了K、卡夫卡和我们。而可惜的是,卡夫卡的戛然而止没能让我们从《城堡》中找到追寻的终极答案。

这部小说,从名字开始,就有着明显的象征主义。权威、权力、界限、等级、关联……一座荒诞的城堡,一个冷漠的村落,一批底层人的生活,一段被排斥的经历,K的故事,或者说是卡夫卡的故事,总像是带着黑色幽默的玩笑,揭开所有人的疤。而他所委身的孤独,也常常会被迫不得已的撕开,或者,每一部未完成的长篇最后,都是卡夫卡自己也无法排解的痛苦。大概,他也没能找到最终的方法,来给自己和K一个结局,不管好坏,他都不甘心。又如何能勉强给后人一个相对完整的答案呢?

·

·

·

END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