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家 · 张弱 | 命运的壮丽与尴尬都在于,漂泊之下,仍要搭建一个心神临时避难所

 正午文化 2020-07-17

现在是一个疏离的世界,人们从来就是在路上。

张弱,是一个挺矛盾的人。

一面抱着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理想,不停地去表现,

一面却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张弱”。

“2012年,我生了一场比较严重的病,

当时突然就想,生命是一种无常的状态,

一些事情是强求不来的,

还是弱小一些比较好,

就改成张弱了。”

颇有调侃的意味,

他的名字、文字和作品都是如此。

“不适合呼吸的空气,

也做不到能自强不‘吸’,

直面惨淡的人生,

也不都是真的‘猛士’。”

无力抗拒命运,

是张弱早早就领悟到的一件事儿。

他说他只会做雕塑,

所以作品中大多也都是在表达,

命运之下,人的“示弱”。

但其实,在张弱的“示弱”里,

我们能看到的,是另一种不甘和反抗。

张弱的很多作品中,

都有一个若有所思的小人物形象,

有点呆萌,也有点孤单,

他说,他们是从一个小机器人延伸出来的。

《读书时间》

雕塑,铸铁 丙烯着色,21×17×13cm,2017

《梦游时间》

雕塑,铸铁丙烯着色,27×13×22cm,2012

《上学时间》

雕塑,铸铁 丙烯着色,13×13×22cm,2012

《吃饭时间》

雕塑,铸铁 丙烯着色,14×13×20cm,2012

2006年,大学毕业,

张弱从一座小城,来到北京,

满眼所见,

都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人变得忙碌。

“人好像都被输入了程序一样,

早九晚五,忙忙活活,

所以就做了个机器人的形象,

代表我对周遭的认识和反应。”

《上学时间》、《吃饭时间》、《睡觉时间》、《梦游时间》……

他给这一系列作品,取名为时光系列,

其中小机器人所处的众多“时间”,

都是他的思考停留过的地方。

对于张弱而言,

“北漂”既是一个身份,

也是一个重要的生命阶段。

“接触更多的人,
看了更多的展览,

娶妻生子,人格成熟……

它带给我的,其实挺多。”

在北京,他开始去对世界做出反应,

也学会通过作品,去描述境遇中的一个时段。

《早操时间》

雕塑,铸铁丙烯着色,23×15×17cm,2016

《休息时间》

雕塑,铸铁 丙烯着色,21×16×14cm,2016

《睡觉时间》

雕塑,铸铁 丙烯着色,13×13×21cm,2012

很有童话质地,

却又总是与现实沾亲带故,

他的雕塑作品与本人一样,

带着浓重的矛盾冲突,

虽然都是从弱小的视角去审视、疑问,

却莫名地呈现出无奈的尴尬和悲壮。

张弱在一篇自述中说,

他的雕塑,是在“自己演自己”。

《动物家—羚羊》

雕塑,铸铜 丙烯着色,105×40×52cm,2015

《动物家-羊》

雕塑,铸铜 丙烯着色,60×44×156cm,2013

《动物家-马》

雕塑,铸铜 丙烯着色,145×33×110cm,2013

《动物家-狗》

雕塑,铸铜 丙烯着色,82×27×60cm,2013

初中之前,

张弱都是在河北山村里长大的。

没有过多的工业化消费侵染,

每天与自然亲密接触,是张弱的生活常态。

“离人远,离自然近,

我觉得自然能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更加真实地介入世界。”

所以,自然主义属性,

能够很大程度上概括张弱的雕塑,

像《动物家》这一系列。

《动物家 -猕猴》

雕塑,铸铜丙烯化学着色,126×72×48cm,2017

《动物家-猴》

雕塑,53×28×39cm,2016

《动物家-鹿》

雕塑,铸銅 丙烯着色,180×44×54cm,2014

《动物家-猫》

雕塑,铸铜 丙烯着色,54×17×40cm,2013

《动物家-猪》

雕塑,铸銅 丙烯着色,64×25×60cm,2013

顽皮的猴,静谧的鹿,竖着尾巴的猫,

还有满脸无辜,不知所云的猪仔……

这是一组踩在板凳腿儿上的动物造型。

它们一边继续优雅、保持天性,

一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我在想,现在的动物,

犹如行在人类社会的反面,

生存的家园丧失到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

却不能改变它们的精神世界,

卑微的保持着平衡而优雅的姿态,

期待新世界的到来。”

在张弱眼中,

这一组看起来天真、烂漫的小动物雕塑,

却藏着人类社会中的幽默、滑稽、荒诞不经。

“像一则寓言,一位老师,一面镜子,

教会我们看清自己。”

《低端纪念碑》

装置,拆迁所剩的破砖块旧电视 强拆录像,

200×40×50cm,2017

《低端纪念碑 2》

装置,电视机 拆迁的废砖 影像 安迪杨,

220×70×120cm,2017

《母狼》

雕塑,旧缝纫机 铸铜 烤漆,87×43×105cm,2010

我们常常能从张弱的作品里,

遇见太过熟悉,却又太久没见的老物件儿,

无论是雕塑艺术还是装置艺术,

比如《低端纪念碑》和《母狼》。

“想追求一种童年时代的质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画面给我的感觉,

就是铁锈一般的质感。”

情感和画面质感上一致性的偏好,

让张弱在某一阶段内,喜欢用旧物来表达情绪。

而眼下,这一创造偏好,

似乎又要被柏林这一全新的生活、工作环境所改换。

张弱新作Temporary faith

从去年10月到现在,

张弱已经在柏林工作、生活五个月了。

也开始在陌生环境中寻找新的问题,做出新思考。

虽然变化很大,但在张弱看来,

安身总是要比安心容易太多。

“生活习惯、文化素养,一切原本的知识架构,

在面临新的问题时,都是完全失效的。

我接下来的作品,可能是漂泊在外的艺术家的状态。”

此刻的张弱,

就像再度回到了2006年踏入北京的那一刻一样,

身心的不安感、游牧感、疏离感,都成了迎面扑来的东西。

《劳动一号》

雕塑,铸銅 丙烯着色 书本,2010

《劳动二号》

雕塑,铸铁 丙烯着色 LED,73×61×61cm,2013

《劳动三号》

雕塑,铸銅 丙烯着色 旧报纸,56×45×40cm,2016

“艺术像呼吸,可悲催的是空气中都是雾霾。”

没有人保证新的世界一定美好,

但至少,作为艺术家的张弱,

始终不会放弃呼吸的姿态。

正午文化:父亲对于你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他给你的影响是什么?

张弱:我的父亲是个民间手艺人,做了好多跟民俗有关的东西。对我来说是种,有些懵懂的启发,受他的影响,我也喜欢绘画和雕塑。

《杜尚的摩天轮》

雕塑,自行车 铸铁 椅子,180×80×45cm,2011

正午文化:你常常会利用物件原本的造型,去想象、挖掘出一些有趣的东西,是吗?比如《杜尚的摩天轮》,它表达的是什么?

张弱:不是单纯的展开想象,更多的是关注历史、潮流、文化的定位。因为杜尚之前就把一个自行车上放在椅子上,这是西方一个比较精英的艺术状态,但这种主流的学术,在中国总会遇到被曲解,被商业化的问题,我想表现这个。

正午文化:听说您高考时选择雕塑专业,是因为同学帮你填的表,这是真的吗?那有没有后悔过,或者抱怨过?

张弱:是真的。也无所谓了,只要是艺术就喜欢,跟儿时的记忆是一致的。

《铁气球》

雕塑,铸铜 丙烯着色,52×41×40cm,2016

《插翅雕塑》

铸铜 铁 旧书 高音喇叭,90×180×30cm,2016

《受伤的舞狮》

雕塑,古董打字机 铸铜 旧书,150×43×100cm,2016

《绿墙》

雕塑,铜 化学着色,92×32×76cm,2017

正午文化:你的雕塑作品,有些看上去很天真,有着童话的质地,但有些则很现实,有着对现实中具体事件的思考。这两者,是不是有些矛盾?你本人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在这两种视角中转换的?

张弱:因为小时候被灌输的是那样一个世界观,而长大以后遭遇现实的时候,我还是想坚持自己内心的东西,就会显得比较荒诞,比较无力。而且会有剧场的冲突性在里面,因为这个是被限定好的。

正午文化:艺术之外,还有哪些其他爱好?

张弱:艺术之外,我可能更喜欢去无人的风景区走走看看,想想。或者看看展览?我也不知道,逃脱不了艺术,我觉得是一种命运的归宿吧,一生都在艺术的领域里思考、生活。艺术是人生中的一种状态,和生活状态还是工作状态一样,都不可或缺。

《暖羊羊》

雕塑,铸銅 铸铁 烤漆,76×20×63cm,2014

《热狗》

雕塑,20×20×140cm,2016

《喵星人 喵 mew》

雕塑,铸铜 硝酸银着色,100×40×50cm,2017

·

·

·

END


张弱(本名张强)

1982 生于河北省邯郸,2006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

2011 在北京成立森林工作室,现生活工作在柏林。

近年展览

2015

第十二届——日本亚洲大分国际雕塑展,

朝仓文夫纪念馆 日本,九州

第二届——新雕塑,Hi艺术中心,北京

2016

第三届——新雕塑,Hi艺术中心,北京

2017

寂之镜,利阿贺拿艺术生活馆,北京

青年艺术100,今日美术馆,北京

森林里安放着我的愿望,艾荷华农庄,北京

一拳之后现彩虹,798蔓空间,北京

你不适合做一个艺术家-张弱个展,前行美术馆,长沙

第四届——新雕塑,Hi艺术中心,北京

多维剧场——年代生活雕塑展,年代美术馆,温州

2018

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18,北京时尚设计广场-751D,北京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加入我们,一起向有情怀的生活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