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享 · 没钱,只是你舍不得为梦想吃苦的借口

 正午文化 2020-07-17

“人总是在潜意识当中,见到与自己心意相通的风景。凝视着极光的人,在内心深处,也正与那不可思议的光芒,产生共鸣。”

天文圈里有个玩笑,

据说“亲眼目睹过日全食的人,

都会无可救药地患上‘日全食症’,

从此会竭尽全力地去看每一次日全食。”

叶梓颐19岁时就中了这个魔咒,

至今没有“康复”。

2009年她第一次在上海看日食,

虽然乌云满天、暴雨倾盆,

太阳还没来得及把自己最完美的样子展现,

就隐匿在厚重的云层里了。

这短暂的亮相已经足够震撼,

从小就对自然科学着迷的叶梓颐,

被眼前这奇异的美景深深吸引,

自此开始拍摄星空和特殊天象,

也定下了一生的志向——追星。

叶梓颐16岁参加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曾拿过全国创意大赛冠军,

这样的经历让她拥有过人的毅力,

也成为支撑她跨越大半个地球

去拍摄日食的最强精神力量。

观赏她的星空作品,

犹如走进了一个个梦幻世界,

宇宙的神秘,人类的孤独,

仿佛一瞬间都有了答案,

美国NASA航空局都为叶梓颐的拍摄水准深深折服。

2013年末,

她又和小伙伴一起飞到非洲,

经历了小飞机的颠簸和3个小时的曝晒,

却在最后关头与日全食失之交臂,

“原本晴空万里,

就在关键时刻,

duang的一下又是乌云满天狂风大作,

顺便还夹带着点沙尘暴。”

与自然气象争夺机会,

除了丰富的经验还要看个人运气,

2015年3月20日发生在北极圈的

日全食恰逢极夜和极昼之交,

有人说这样的巧合50万年一次,

叶梓颐不但幸运地拍下全过程,

还偶遇了20年一遇的极光大爆发。

历时17天,跨越四万里,

一个体重不过50公斤的软妹子

却扛着和自己体重相当的行李和器材,

经历三次渡轮、四段火车、十段飞机,

抵达世界最北端的城市朗伊尔,

一切都是为了一场沐浴在北纬78度

星光之下的日全食之约,

珍贵的“贝利珠”影像与稀罕的极光爆发,

让一切辛苦劳累都有了最好的理由。

日食出现的那一刻,

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

星星和太阳同时映入眼中,

把人带入了奇异的天外星系,

叶梓颐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到说不出话,

捧着相机激动得热泪盈眶,

一边努力控制住颤抖的双手,

快速进入拍摄状态,

那一刻的狂喜只有曾经沉浸在兴趣中的人才能理解。

好多人看到叶梓颐的星空作品,

都会带着强烈的羡慕和嫉妒酸上一句,

“这么厉害,肯定家里很有钱!”

她从刚开始听到会义愤填膺,

到现如今都懒得解释,

因为内心里清楚地知道,

这是那些毫不负责妄下结论的人,

为自己找的平衡点,

也是他们为懒惰寻到的最体面借口。

“我也曾经房租交不上,

穷的叮当响,

身体差的连吃个凉皮都会发烧。

但撑过去,

一切真的变会好。

不一定非要追求星空的梦想,

任何梦想都值得去追寻和坚持。”

叶梓颐的父母,

至今都对她的工作持否定态度,

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份稳定可持续的工作,

只是一时兴趣,算不得数。

叶梓颐咬着牙坚持证明自己,

同时也很感激父母提供的良好教育资源,

这让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坚定了志向。

只要站在星空下,

她就能更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内心

和大自然赐予的力量。

而通过拍照的方式,

又可以将这种宁静宏大的力量传播给更多的人。

·

·

·

END


叶梓颐

新媒体从业人员、星空摄影师。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加入我们,一起向有情怀的生活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