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 · 马尔克斯式绝望,希望比“吃屎”更荒唐

 正午文化 2020-07-17

读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仿佛是亲眼看着一个熟悉的人,从意气风发慢慢滑落进绝望,一切都不以他个人意志为转移,还没有反抗就输了结局。

一直不敢落笔评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

他太过于高大,

像一座丰碑立在每个写字儿的人前面。

好在最朴素的读者,

也有权力诉说自己对喜爱作品的感觉,

于是世界上有了那么多的“哈姆雷特”,

也有了那么多让人可以反复咀嚼的悲欢离合。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马尔克斯最无懈可击的作品,

他本人反复写了九遍才得以定稿,

期间还专门去向斗鸡专家基克·斯科佩尔讨要著作,

详细研究了斗鸡的种类、方式、细节。

在这部完全没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中,

我们却看到了比想象更离奇的残酷现实,

在“保卫共和国”战争中英勇作战的上校,

因为在立场上站错了队伍,

在等待中白白耗费了五十六年,

盼望着他那笔国家抚恤金的到来。

人生的第二部小说里,

马尔克斯把自己真实生活完全投射其中,

因为发布揭露走私丑闻的采访稿被报社辞退,

他窝在巴黎靠捡废品过活,

苦苦等待着间隔许久才会收到的一笔笔微薄稿费来接济。

如果没有成为作家,

马尔克斯也许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

他在回忆录中表示自己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一个深刻的影像,

《上校》中的主人公原型是他在在巴兰基利亚

一家鱼市场好几次看到的,

一个倚着栏杆不知道等什么的人,

这也让他想到了自己到死都没有等到国家承认的外祖父,

幼年时的马尔克斯,

就曾经跟着外祖父一次又一次到邮局去等信来。

童年的新奇经历与成年后的困苦重叠,

马尔克斯才意识到无望的等待有多痛苦。

感同身受永远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

有了在贫苦中苦苦挣扎三年的经历,

马尔克斯得到了成为作家的最佳积累,

而他书中的主人公,

大多是抚养他长大的亲人们,

在最熟悉的语境里,

讲述一段段最离奇不公的遭遇。

正是这样的反差让人们惊异,

也更凸显出马尔克斯看待事物的深刻

上校这样的退伍老兵在强势的国家力量面前,

毫无挣扎还手之力,

只能在一日一日的绝望中走向生命终点,

儿子先于自己死去,

他和妻子把家里稍微值钱一点的东西全部变卖,

可以一朝暴富的斗鸡,

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只活在夫妻俩对话中的公鸡,

像一个虚幻的美梦泡泡,

稍加用力就会破裂,

把所有人带进深渊。

为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事物搭上一辈子,

看上去好像无意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其实更像一场历史的必然,

意识形态激烈变革的时期,

小人物被残酷碾压,

成为各方利益争斗的牺牲品。

马尔克斯的精妙之处,

在于用普普通通的日常细节埋藏下

激烈矛盾的导火索,

又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将其引爆,

就像上校渐渐平复的对儿子隐忍的思念,

在赌场里看到杀害儿子的警察时,

瞬间化为无比的勇气,

让他敢于直面冰冷的枪口。

小说的结局是任谁都可以预料到的悲剧,

上校却以一种悲壮的幽默正视了它,

“吃屎!”

是一个强大的休止符,

为一切虚妄的期盼画上句号。

记者: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一部不可超越的作品,即使它的作者也不能超越。对此你怎么看?

马尔克斯:它在问世之前就已经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实上,我认为我最好的作品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

·

·

END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加入我们,一起向有情怀的生活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