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 · 去“油”保“脆”,以30多种中草药加持,他改良后的肉夹馍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午文化 2020-07-17


美食带给我们的,还是文化上的传承。


水平持馍,

从两侧咬起。

据说这是吃肉夹馍的正宗姿势,

保持水平,

可以使腊汁充分浸入馍中,

不致流出。

陕西有三种最为出名的肉夹馍,

潼关肉夹馍是其中之一。

80后张楠是第五代潼关肉夹馍传人。

与其他肉夹馍的饼不同,

潼关肉夹馍用的是千层饼,

张楠说:

“了解一个品类,

一定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

每种食物的兴起都和当时的生存环境有关,

潼关肉夹馍也不例外。”

自古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

常年战事不断,

能有口饭吃,

是当时老百姓最大的心愿,

为了让前线打仗的士兵吃饱,

老百姓把做好的肉夹馍送给士兵。

一连打仗数日,

如果是普通的白吉馍,

很容易软掉,

也不方便携带和保存,

如果做成千层饼的潼关肉夹馍,

一层一层不容易软掉,

保存期也长,

更重要的“油大”是当年潼关肉夹馍的特点,

十分抗饿,

作为战备粮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每种美食都有基因,

你不了解基因,

不尊重这个食物的历史,

你就不可能做好这个品类。”

张楠不仅探究了肉夹馍的基因,

也根据时代需求,

大刀阔斧地改革,

把潼关肉夹馍“油大”的特质,

给改变了。

原来的千层饼,

要想做出千层的效果,

需要不停地刷油,

只有刷了油,

馍才会涨起来,

这一点也导致了潼关肉夹馍油比较大。

张楠经过反复实验,

将过去爷爷给的配方用30多种中草药做成了料包,

料包原理是上色并逼出大肉上的油,

再加上工艺上的技术处理,

猪油就自然地渗透到饼里,

虽然这样做的成本高,

可是口感更好。

做餐饮没有捷径,

必须要有时间的积累,

这种积累就是细微的一天天地去试,

但是正是日复一日的细微改变,

才决定了口感上的不同。

在和面上,

张楠一年四季用的水温不同,

冬夏相差30度,

处理猪肉的火候,

一年四季也不同。

“就拿处理猪肉的火候来说,

夏天天气比较热,

猪身上的毛孔大,

这个时候就需要先用大火,

开大火的目的是为了去掉猪身上皮脂里边的脏东西,

然后用焖制的方法做熟。

到了春季,

是植物发芽的季节,

气温相对正常,

小火煮的时间比较长,

再用大火热调”。

不忽略任何影响口感的细节,

即便是用电烤效率高,

张楠也坚持用炭火烤馍,

炭火烤出来的馍酥脆适度,

在用不了炭火烤的商超里,

他自主研发仿炭火设备,

不断往炉子里注水,

以水蒸气的形式渗透到饼皮上,

这样出来的馍不干。

经过不断苦心经营,

2016年,

张楠接手的梁喜娃肉夹馍,

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拍进《舌尖上的中国》里,

被称为最正宗的潼关肉夹馍。

浇一点腊汁,

让熬制多时的风味进馍中,

一口下去,

外酥里嫩,

口齿生香。

美食带给我们的,

不仅仅是口感上的享受,

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

·

·

END


张楠

陕西梁喜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