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本心”有多难。 一个很烂的片名,堪比当年的《刺激1995》,却并不影响人们看过后的思考与探索。明天又是七夕日,无论是有伴侣的,还是尚未找到意中人的,都需要开开心心地度过,毕竟“节日”只是人为刻意设定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无聊的时候,看看这部喜剧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会遇见惊喜。 虽然这是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但是,我们并不想严肃认真地探讨应试教育的问题,只想说人们处于现实社会下,是否还应该遵从本心,坚持自我。 兰彻、法兰、拉杜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是好友。在以分数论等级、以分数定前途的教育制度下,兰彻是个非常另类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鼓动拉杜和法兰去勇敢追寻梦想,“明白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明白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 ,跟摄影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拉杜成功地说服了父亲,终于去做了野外摄影师。兰彻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琵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 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了应试教育的典范生“消音器”的不满。“消音器”约定十年后,与兰彻一决高下,看谁能在这个社会里混得更好。 十年后,拉杜、法兰、“消音器”和琵雅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找到了兰彻。“消音器”已经是大公司的副总,正在寻求与炙手可热的科学家合作。他嘲笑兰彻只是一名老师,一个月的薪水可能还不如他孩子的零花钱,名副其实的loser。兰彻淡定从容地微微一笑,“收入不菲而无内心追求”与“坚持自我自得其乐”就此分为两路。 最终的结局也出现了反转,“消音器”百般巴结的科学家正是兰彻。看到这里,浓浓的励志片的味道弥漫开。这样的转折,令人过瘾、很爽。兰彻最终赢得了世俗认可的成功人士光环,赢得了“消音器”的阿谀,并重新收获了琵雅的爱。 如果结尾处,兰彻只是一个偏远农村的小学老师,那么他面对“消音器”的趾高气扬,还会笑得那么有底气吗?那些坚持了自我,却最终平凡的人们,在艰难的踽踽独行中,能保证绝对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与挑战,真的可以坚守内心做一个傻瓜吗?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天才,按照传统的模式行走,大概还可以很安全地存活于世,如果像兰彻那样,跳出规则,不按常理去做,也许会成为那个一直钟情制作直升机而耽误了课业选择自杀的学生。就像,一个名家所说,当我们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我们藐视规则时,就踏踏实实地先按照既定的套路来,等到修炼成高手后,才能真正做到视规则于无物。 不过,无论按哪个模式走,都不影响我们去“追求本心”这件事,是否因此而获得最后的成功,那依赖于运气与天分,即便最后没有获得世俗认可的成功,倒也无愧于这一世吧。 · · · END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