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就是我的窗户,我就是通过设计去看世界,世界也是通过我的设计来看我。 浸润设计领域近30年的伍仲匡, 早已是国际酒店设计领域, 最受瞩目的中国设计师之一。 他善于将历史、艺术和文化, 融入自己的设计之中, 这使得他的作品, 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性, 又很容易被当地人接受。 因此他的作品 遍布亚太、中东、欧洲等各个地区, 并屡获国内外设计大奖。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都市, 一直是中西以及南亚、东南亚等多元文化交融之地。 生于斯,长于斯的伍仲匡, 自小便对研究周遭的不同文化很感兴趣。 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毕业后, 他连投5份简历给酒店设计公司, 最终成为五星级酒店设计公司的设计助理。 为什么一定要去设计酒店? 他说:“去英国、土耳其、日本, 去不同的地方去做案例, 可以跟当地的人去互动,去了解不同文化, 我觉得这非常棒, 所以当初我才选了酒店设计。” 多年的实践和研究, 渐渐让他成长为 一个利用不同文化塑造酒店风格的“高手”。 不论是高端酒店,还是主题餐饮, 做设计时他首先思考的是 社会文化有什么题材能够赋予灵感。 每一次做项目前, 伍仲匡都会花很长一段时间去研究, 去了解业主有怎样的故事、 餐厅菜肴有什么特点, 以及酒店的地理位置、周遭景观 有什么历史背景…… 他说:“做设计就像讲故事, 设计师是导演, 所以设计时一定要抓紧故事的主线。” 设计香港泰式餐厅My TaiTai, 在与餐厅业主交谈时, 他发现餐厅定位是: 要把泰国的“街头小吃”, 变成有氛围、有风味的高端餐饮。 于是他将泰国街头的文化元素——纹身 应用到地面瓷砖、餐具, 甚至是天花上的管线。 以这些细节构造一个带有浓浓泰国街头风情的空间。 做意大利餐厅EE DA项目时, 他则把佛罗伦萨的歌剧院景象搬了来, 造型夸张且丰满的女性服饰, 红丝绒的舞台幕布,大波浪般的穹顶…… 这些意大利风情元素的融入, 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伍仲匡最为人称道的“人文设计” 就要数苏州W酒店里的“苏滟”中餐厅了。 餐厅以苏州园林景观为设计灵感, 细节处大量融入苏州传统元素, 比如苏锦、苏扇、灯笼、刺绣…… 高饱和度的色彩, 迎合了W酒店素来的奢华风格, 同时也彰显了苏州文化的丰富与多样。 抓紧主线的同时, 伍仲匡对氛围的把控也有着精准的尺度, “做一个项目可能有100个概念, 但最后只能放一到两个在里面, 要知道 什么一定要放进去,什么是多余的。” 这时候, 他会用感性去体会 自己所要表达的氛围和情绪, 再理性的将其用色彩、线条等表现出来。 伦敦四季酒店中餐厅MeiUme, 坐落于伦敦港务局总部, 该建筑物旧时曾是中英贸易通商之处, 设计时,伍仲匡以这段贸易历史为背景, 最大限度保留该建筑历史痕迹, 英式传统的绒面沙发、 中国宫廷吊灯、苏绣屏风…… 甚至于金属支架, 都是顺着原始建物轮廓进行设置, 完全还原了上世纪该建筑的风貌。 整个空间没有丝毫现代元素, 古色古香, 坐入其中便能感受到 一个世纪以前中西文化融合的风貌。 伍仲匡的设计, 永远与文化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你总能发现历史文化的影子。 但在他的作品里, 你却找不到所谓的“文化隔阂”。 他的设计, 总能游刃有余地 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由出入。 曾有学生问他如何做到这点: 他的回答—— 小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设计。 “一个设计师,终其一生, 能做的设计是有限的。 可能我从开始做设计到退休, 总共能做的酒店设计也就二三十个。 当有设计项目来找你, 你就要想清楚: 为什么我要花心血在这个项目上? 为什么我要把这个项目, 变成为人生二三十个酒店设计中的一个?” · · · END 伍仲匡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 奥必概念(AB Concept)的创始人兼董事, 从业20余年, 曾获得多个业界国际知名的设计奖项及荣誉, 其中包括: Gold Key Awards, The HospitalityDesignAwards设计大奖等。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