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家 · 努力使中国传统艺术的气韵复兴,他把对生命及宇宙的思考融入到画布上

 正午文化 2020-07-17


以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韵,配上直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色彩造诣,让他的作品为西方艺术界钟情。

有这样一位艺术家,

曾放弃国内艺术院校老师的“铁饭碗”,

只身前往法国甘当“法漂”,

从一个在巴黎街头“卖艺”为生的穷小子,

最终成为荣获“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军官勋章和司令官勋章”的知名艺术家。

提到王衍成这个名字,

也许国内的人稍感陌生,

但在西方主流艺术界,

他早已声名鹊起。

王衍成不属于任何流派,

以委婉而独特的信念,

用色彩的魔力为自己代言。


一次在办个展之前,

因计划的突然变更提前,

他每天从早上八九点,

一直创作到傍晚五六点,

王衍成像一个没有节假日的“上班族”。

他说即便回国也很少和朋友联系,

“这是我的缺陷”,

不过并没有要改正的意思,

“画画的品相很重要,

如果心不在这儿,

是能从画里看出来的。”

“如果一个艺术家

停留在他自己那个小小的空间中,

总是用一种最原始的方式

从事一种表象的工艺性的东西,

那么他永远跟这个时代没有关系。”

在王衍成看来,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备的能力和要素

包括痴迷、顿悟以及和时代的变更发生关系。

尽管已近耳顺之年,

但王衍成却很喜欢与80后、90后的艺术青年们

一起玩儿,

“因为他们身上代表的是明天”。

他曾在一次艺术展上,

感觉到艺术也是会“老”的,

那些画法、那些技巧、那些风格,

也许曾经风靡一时,

但终归不再属于这个时代 。

为了让自己的艺术永葆“年轻”,

王衍成始终关注着这个世界的变化。

自小习字作画,

在笔墨飘香的艺术氛围中成长,

25岁即以助教身份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深造。

上个世纪80年代,

中国与海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978年,

北京和上海先后举办了“法国19世纪乡村风景画展”,

来自卢浮宫

和法国其它著名博物馆的近一百五十件作品,

从浪漫主义画派大师

到印象派和野兽派画家,

引来观者如潮。

王衍成也被被巴黎的光环吸引,

像当时的多数中国艺术家一样,

去到了巴黎这座城市。


不同于从至上主义

到抽象表现主义的西方抽象传统,

也不同于赵无极、朱德群

中西合璧式的意象表现,

王衍成的抽象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

他的画给人一种进入虚拟空间的感觉,

“这种空间你似乎见过,

但是这种空间又不存,

可你感觉它又存在”。

糅合了东方人文思想的气息,

让王衍成在西方主流艺术界大获成功,

“一是画面的渗透力,

那种在含蓄之中慢慢预热的感觉

很适合东方人;

二是画面的气,

气韵、暗物质这种存在,

西方人理解不了,

因为他们是搞实证主义哲学的,

但东方人却能体会到。”

从未想过要成为抽象画家的王衍成,

为了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必须与观察到的现实拉开距离。

王衍成作品中,

可以同时感受到两种韵律,

一个来自中国的书法家怀素,

另一个来自欧洲的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

两位大师和谐流畅的神韵浸润了他手中的画笔,

用瑰丽多彩的画笔挥洒涂抹,

集合起咫尺与天涯、粗粝与柔和、

力量与优雅。

他的作品大多以“无题”为名,

主要是“不想以题目限定观者的想象,

每个人都该有自由的空间审视作品”。


这么多年来,

王衍成一直在路上,

自由是王衍成始终追寻的终极旨归,

在一张张色彩斑斓、

虚拟空间的画布上,

留下了一幅幅生命的痕迹。

·

·

·

END


王衍成

旅法当代艺术家

2006 获法国国家文化骑士勋章

2013 获法国国家文化军官勋章

2015 获法国国家文化司令官勋章

2018 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法国 Fonds De Dotation Des Beaux-Arts De Wy 美术基金会主席

法国国家Salon Comparaisons 比较沙龙副主席

联合国教科文国际造型协会 AIAP UNESCO 成员,

IACA国际艺术中心副主席

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