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家 · 而立之年隐遁山林,十年后他研制出中西合璧的山水画

 正午文化 2020-07-17


他的画像一首首古典诗词。

赏杨永智的山水画,

就像是在读一首首现代朦胧诗,

或是品鉴古典诗词的意境。

有人说,

杨永智的画既有抽象的形式,

又有意象的内涵,

他是在探索和开辟着

一条中西合璧三象合一的现当代水墨油画新路径。

《中国式山水NO.1》60X80cm2017年

《中国式山水NO.2》40X50cm2017年

《中国式山水NO.3》40X50cm2017年

《远方的诗》100X100cm2016年

《宁静致远》120x140cm2016年

《蓝色山水》120X140cm2017年

《净土》120x140Cm2016年

《禅光》150X200cm2016年

《赋秋图》100X100cm2016年

《朝霞》120x160cm2014年

从广州美院毕业后,

杨永智和其他画家一样,

经历过漂泊的日子。

他在广州小洲村办过画室,

作品多次送保利等拍卖行拍卖,

和诸多画家一同出游海外参展,

成为了当代主流画家。

在而立之年,

在人生和艺术的转折关头,

他选择了远离喧嚣的都市 ,

在粤北雷鸣山上,

用竹子搭起了简易窝棚,

支上了画架,

不分昼夜苦心研画,

一画就是十年。

杨永智的作品柔美温馨、气势超然,

平和隽永、脱俗醇厚,

给人以心境上的明朗,

愉悦与安适。

很多鉴赏家认为,

他画出了与众不同的山水画,

既是油画,

又有水墨画的味道。

说它是油画,

因为他用的是油彩和画布,

说它是水墨,

源于他用油性物质调和的颜料,

在画布上形成“自流平”,

达到自然流畅的水墨效果,

有了色彩、色调、明暗、光比、透视、折射,

又运用了国画的泼墨泼彩,

有水墨的墨骨,

又有油画的肌理,

不失为中西合璧的杰作。

《自然神袛》90x120cm2017年

《万年甲骨》90x120cm2017年

《田园古事》90X120cm2017年

《日月同辉》90x120cm2017年

《甲骨岁月》90x120cm2017年

《甲骨礼赞》90X120cm2017年

《帝皇石》90x120cm2017年

甲骨文是我国文字的萌芽,

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

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

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

杨永智的《甲骨文启示录》,

用艺术的语言反映出甲骨文

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的重要地位,

用大色块来呼应文字的雏形、

简单的符号和单字及其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

画面中的造型有一定程度

体现甲骨文书体中严密的规律和丰富的想象。

充满了神秘的符号,

以独辟蹊径的构图、造型、色彩、肌理、

媒材、技法等表现手段,

创造出极具个人色彩的艺术语汇体系,

使画面总是笼罩一层圆融、祥和的超现实意境之中。

正如杨永智所说

“在逐步确立自己的当代艺术走向之后,

我立志用中外古今观念之融合,

取传统现代之各种媒材,

走出一条属于我自己的艺术道路。”

《唐古拉山口》120x120cm2017年

《神秘的经幡》120x160cm2017年

《祈愿幡》70x80cm2016年

《梦回色拉》60x60cm2016年

《经幡天力》120X120cm2016年

《经变NO.1》50x60cm2016年

《风马旗》100X100cm2017年

《神秘的波频》30x40cm2016年

早有学者认为,

西方文化艺术的三大永恒主题“战争、死亡、爱情”,

而中国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

是“和”,即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杨永智的画,

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兼具意象、抽象和具象。

隐遁十年,

砺志砺笔,

杨永智探索了一条新的绘画艺术路径,

“画传统的东西,

对象几乎固定在风景与人物,

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唯有抽象的,

才没有约束的条框。”

·

·

·

END


杨永智

1972年出生于广东

毕业于广州美术美院

法国美协会员

RSD南方职业油画家组合发起人之一

作品以多媒介综合材质抽象画为主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艾盈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