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享 · 都市女画家随狼子走入荒野,演绎现实版“美女与野兽”

 正午文化 2020-07-17

女神节,愿每一个女性不会因性别受到或明显或隐匿的阻碍,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成都有这样一位女子,宁愿放弃原本的安逸生活,随着一匹狼潜入荒野,度过重返狼群的一段时光,演绎现实版的“美女与野兽”。

2010年,野生动物画家李微漪去四川诺尔盖草原写生时,意外救下了一只刚出生的小狼崽。为了不让小狼饿死在草原上,她决定将带它回成都,并为其取名为“格林”。

随着格林一天天长大,狼的本性也渐渐显露出来,将一只狼留在城市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格林3个月大时,李微漪重新将它带回了出生地。

夏季的诺尔盖草原绿得一望无际,善良的藏民邀请他们在家中住下。回到草原的格林,瞬间释放了天性,快活得没有一分钟安静的时间。可是从城市来到草原生活的李微漪,却因水土不服病倒了。在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里,狼根本就是无法与人和平相处的生物,然而当“母亲”病倒时,格林却表现出难以想象的责任感与担当——它将自己的存食叼到李微漪面前,趴在“妈妈”跟前呜咽。在狼的观念里,能吃就能活。

回到成都经历一番治疗后,重返草原的李微漪发现,总跟在藏獒身边的格林已完全丧失了捕猎能力,每天趴在地上等着人来喂,简直没一点狼性。“狗不怕人没事,狼不怕人就死定了。”带着对格林的重重担忧,她与搭档亦风商量后决定,立刻动身前往狼山。

10月的诺尔盖草原,已进入白雪皑皑的冬季。海拔3800米,含氧量仅为平原的60%,白天气温-15℃,夜晚气温-30℃,荒野没有饮用水,他们就将雪水烧开来喝,大雪封山,外面的物资进不来,万般无奈下他们还曾“偷拿”过格林藏在雪地里的野兔。

此情此景,让李微漪对着格林感慨万千:“孩子陪你走进荒野,才知道你的每口食物都来之不易,我看到了你捕猎时的虔诚,不是我要杀,而是我想活......”李微漪说:“人比狼高级,但狼比人高贵。格林它除了不会说话,什么都懂。”

格林会在李微漪踩入冰河扭到脚时,孤身前往几公里外的牧场,为她牵回一匹马;也会在第一次重返狼群失败后,带着受伤的腿,返回“母亲”的怀抱中呜咽。它虽然是一只狼,却拥有和人同样丰富的情感。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狼是最懂得感恩的动物,所以草原人才会流传着一句话,“怕狼的人都是没见过狼的。”

然而,分别的日子总要来临。一天李微漪与格林在嬉闹时,狼群突然出现了。冬天狼要集体打围,这正是格林回归狼群的大好时机。经过几次接触后,狼群似乎开始接纳这只由人类抚养过的同伴。这一次,格林终于成功重返狼群。


对于送走格林这件事,李微漪坦言:“其实我真的在内心挣扎了好久。我想过干脆在草原上陪它、养它一辈子,我甚至用铁链拴住它,它也没有反对。但它的狼群在呼唤它,格林远远看着我,那是种充满了渴望的眼神,于是我摘下了铁链,让它自己去做选择,它有些惊喜又有点失落,看着它在山坡上三去三回,我在心里想着,孩子走吧,奔向了属于你的世界吧,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走吧。”

遇见格林后,李微漪的生活似乎已被狼与狼群填满。人们不免好奇这样一位美女画家之前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我画画、养花鸟虫鱼、听音乐、在顶楼的院子里种水果蔬菜、……做一切自己喜欢的事情。”

与格林一起的时光,李微漪曾用各种方法记录着小狼的生活特点和成长变化,这种记录不仅给自己的国画创作提供了素材,还为草原狼种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凭证。

如今李微漪的本职仍是位野生动物画家,但除了绘画,她还多出个身份——动物保护志愿者。在她看来,每个降生在这世上的小生命,都应得到最温柔的对待。她要把对格林的思念化作动力,去帮助更多可爱的生灵。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