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柴米油盐过成诗也是一种本事。 这些天大家都为996吵翻了,但其实,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的公司,已经涉嫌违法。有科学研究说,3个小时是多数人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时间就需要休息。想要员工保持9小时甚至12小时持续高度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按照职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劳动者的职业满意度受到工作时间的倒U形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劳动者由于生存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工作时间越长,获得劳动报酬越多,职业幸福感越高。这个临界点,是6~7小时/每天。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职业幸福感将急剧下降。 即便是自愿加入“996”或是“711”一族的人们,也要记得2017年马云在韩国接受采访时说过:“我后悔终日忙工作,根本没时间陪陪家人,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这样。” 打拼事业固然可敬,不过能把柴米油盐过成诗也是一种本事,偶尔慢下来的文艺生活,可以缓解浮躁社会中人们的焦虑与抑郁。与其为无穷无尽的工作忧心不已,不如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去看看那些“治愈系”的展览,给自己的身心一点空间吧。 不能吃掉的“甜甜圈” 被500多个甜甜圈包围,会是什么感受?如果是被施华洛世奇水晶包裹的?制作这些甜甜圈的人,叫金载容,一位首次来中国办个展的韩国青年艺术家。 在《我爱甜甜圈》的展厅里,你能收获满满的“幸福喜悦”,这也是金载容创作“甜甜圈”系列最想要达到的效果,“我想让甜甜圈像画作一样被欣赏,而不是单纯地被吃掉”。 “甜甜圈”对金载容来说,就是画布与画家的关系。“色彩、快乐、微笑和趣味”是他艺术的关键字,不同颜色、图案、点缀的各式形态形状的甜甜圈,就像艺术家在探索绘画的技法和色彩。 一面墙整齐排列的小型“甜甜圈”,画满大量涂鸦、点状的图案,让人想起了波普艺术,金载容也介绍,在对美国当代艺术尤其是波普艺术进行观察时,自己在某些艺术家身上找到力量,创造出了今日的甜甜圈艺术品。因此,波普艺术的创作理念贯穿在他的创作过程中。 在这里,你肯定会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上几张。金载容并不介意展览的“娱乐化”,他反倒认为,“娱乐化”是为大家提供非常简单明了的入,但实质上是让更多人了解当代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我爱甜甜圈:金载容艺术项目 展览时间:2019-04-12 - 2019-06-09 展览机构:上海宝龙美术馆 展览地址:漕宝路3055号(近新镇路)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18:00;5月2号前 每周一正常开馆;最后入场时间 17:00 过上“绣着诗的小日子” 想过理想的田园生活,可以试试看“绣着诗的小日子”。一进门就可以看到挂在高空中的“双面扑克牌Q”,而且是获得了刺绣界奥斯卡奖肯定的。 有花鸟鱼虫的大自然,让人们在听觉、嗅觉和感官上放松自己、享受其中。缕薇工作室创始人张晓星和宋亚樵立以刺绣还原心中向往的生活,选择年轻人喜欢的题和材料,以刺绣还原的理想田园生活,倡导一种美学生活的态度。 耗时4年才完成的第一件以“谷中无忧岁月长,舌根常嚼菜香”为谜语的《灯谜屏风·肆》,刺绣中为体现诗的意境,画面上的麒麟身边用1000个亮片绣出88个正方形“口”字,因为八八口才是“谷”。而仙鹤栖息的仙树飘散着上千枚“口”字树叶,就是“舌”……人们边欣赏作品边思索谜底。 参观完展览,会让人感慨其实还有诗一样的生活等着我们去发现。 绣着诗的小日子:缕薇艺术项目 展览时间:2019-04-12 - 2019-06-09 展览机构:上海宝龙美术馆 展览地址:漕宝路3055号(近新镇路)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18:00;5月2号前 每周一正常开馆;最后入场时间 17:00 “洞见”内心体味快乐 走进虫洞的所见,人们自会激发对于“当下”的领悟。每个当下,都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但生命个体受到感知的局限,只能接收到极小部分,这部分就叫现实。切开时间,过去和未来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激活我们频频发生的每个当下。 “虫洞”也是时空洞,是连接多维天体的时空细管。照明科技让“虫洞”有了艺术的化身。观众可以穿越光的隧道,在通往彼岸的路上,体验无常的当下。“洞见”即是指观众进入“虫洞”中的所见,也是通过沉浸式体验所激发的种种领悟。 在现场,观念让位于体验,不管赋予它何种意义,都不如人们从中获得的快乐,穿越虫洞,带走自己的体验、领悟和靓照。 “穿越——影像装置中的洞见”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4日-6月23日(开放时间09:30-22:00) 展览机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场 开放时间:09:30-22:00 “不着两边”与自我对话 “人观看世界的方式,一般是从窗里望向窗外,或者从窗外望向窗内,而我是站在窗的中间。我从一个中立的角度,观看我自己,同时也观看着世界。”传统的观看方法一般分为“主观的”与“客观的”两种,而周力却“不着两边”。 人们需要在这样的世界里去感受与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的细微体察。在禅宗里面曾提到“起心动念”“无念”的概念,在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白处,是佛家所谓的明心见性,也是周力所捕捉的“不着两边”的境地。 周力很喜欢王阳明,也追求知行合一,所以她这一系列作品就诞生于她的收和放的过程。她曾说过,画是永远画不完的,你可以一直涂一直加,但反过来做减法就不容易了。 我们平时都被周围的很多事物所扰乱,心态并不平和,有些反应下意识地、很快地就出去了,但那也许未必是你真正想做的。观者在她的画中,与创作者交流,也是在与自我对话。 我站在窗的中间—心原 展览时间:2019年4月17日-6月30日 展览机构:伦敦白立方柏蒙塞 重新认识自己的“情绪” 叶锦添认为当代科学是“冷科学”,没有人情在里面,非常物质的,就是物理学。“我们其实活着真正的状态是看不见的东西,所有事情的一个动机,不是我们事情本身的结果。” 在这个展览中,人们可以重新认识“情绪”,“情绪是能建造文化、 能建造所有的东西。”叶锦添将自己过去十多年的思考、从个人的艺术经验出发,在未来与现代、梦幻与现实、抽象与具象、虚构与日常之间建构出一个承载“精神DNA”的世界。 “全观”英文译为“Mirror”,叶锦添在自我表达中,也开放着极其自由的空间,置身在《叶锦添:全观》的艺术场景和作品中,人们可以自由感受、自行碰撞,开启探索之旅。 叶锦添:全观 展览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1号馆 展览开放:2019.04.14 — 2019.07.21 (周一闭馆) 展览时间:10:00-18:00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