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享生活 · 租下200亩田,爆改废弃水站与粮库,这三个文青为自己造出一个现实中的乌托邦

 正午文化 2020-07-17

“世界不总是美好,城市太过喧嚣。我们想在安静美好的乡间,为所有疲惫荒漠的心,造一个安心之所。”

这是两个美女与一个“野兽”的故事。

人生在世,总会偶尔冒出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福州,就有三位特别不切实际的文青,

将这种不切实际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放弃掉城市中几十万的高薪,

集体跑到一个偏颇的小镇里,

大刀阔斧的将废弃多年的房屋重建重造,

他们说想试试,

理想和现实到底有没有可能和解。

葛真,

部队大院长大的女文青。

出生在音乐世家,

后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游学。

建民宿前,

她开过咖啡厅、搞过花艺软装、做过电视台专栏编辑,

热爱旅行的她足迹还遍布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维也纳...

可以说,音乐和建筑就是她的诗和远方。

情情,

建筑设计师,

辞掉了年薪20万的工作,

深入大山

只为造一栋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房子。

林深,

建筑设计师,

大学第一节课就被老师种下了“设计是自宅”的梦想。

在发现了闽清雄江镇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后,

毅然选择了辞职。

就这样,

三个怀抱着相同梦想的青年聚在一起,

开启了他们的筑梦之旅。

2017年,他们先后将两栋旧楼改造成功。

一栋是原来小镇上的水产技术站,

一栋是废弃的旧粮库。

他们将改造后的两栋楼分别取名为橄榄湖小院、橄榄湖大院。

意为:

“希望这里既容得下一个人的落寞,

也容得下一群人的欢乐。

这里是田园生活中等你归来的家。”


葛真说她至今都记得

第一次面对这些废弃房屋时的情景,

“落不下脚的坑洼地板,

鸭屎和杂物堆积一旁,

又黑又臭,

就是一个被抛弃的废墟。

为了改造好它

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

改造初期,

没通电、没有门,

他们就在旧楼外撘了个帐篷,

买上两根蜡烛照明,

整天扎在工地里,

一个个弄得灰头土脸,

根本没有任何形象可言。

“一开始我们也很不适应,

但每日清晨迎着朝阳早起,

看着白云湖水、听火车鸣笛、山谷鸟叫,

到了夜晚和星辰作伴,

曾经的梦想现在是那样的触手可及,

我们怎么会轻言放弃?”

在这件事上,

情情表现出了和外表截然不同的倔强。

“但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闲时,

可以悠闲地坐在小小的竹排上

看眼前的江面渐渐宽阔,

还有远处半岛小镇错落有致的楼房

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那场景就像水上的布达拉宫。”

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

小院对面还时不时会听到鸣笛而过的绿皮火车声。

那种带着时间印记的列车

从身边而过时,

时光仿佛被打上了某种烙印,

历久却弥新。

黄昏时分,

落日照在两栋橄榄楼间,

光影映照在波心,

那沿山而下的夕阳,

宛如正在融化的蜡烛,

一路追赶着时间前行。


到了夜晚,

一声呜鸣过后,

远处驶来的列车,

车厢里透出的闪闪亮光

化成一条灯带风驰而过,

被包裹在头顶银河、

背靠漆黑的远山中,

一切好似电影般的情景再现......


从荒芜的工地

到高颜值的民宿村,

这里倾注了三人大半的青春,

现在橄榄湖大小院已有了他们理想家园的模样。

但接下来对周围小房屋的改造计划仍在继续。

他们还要把几十栋旧楼

做成文创小街、民宿、乡村音乐俱乐部、餐厅、咖啡吧、周末集市,

但这都是下一步的计划,

这需要时间

还有钱。


说到自己的最终目的,

他们同样满是憧憬:

“让城市遇见乡村的美好,

让乡村多一个美好的出口,

这样的梦想

迟早会照进现实......”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